桂贤亮 刘小芳
·临床论著·
两种导管塑形方法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比较分析
桂贤亮*刘小芳
(江西省瑞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九江 332200)
双腔气管导管(DLT)插管中应用两种导管塑型方法的效果。该研究共纳入对象60例,纳入时间2017年6月~2021年6月。均为DLT插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双腔气管导管塑成小J型,观察组双腔气管导管塑成大J型,比较两组效果,以及检查后炎性指标情况及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 暴露声门时(T3),插管后1 rain(T4)、3rain(T5)、5min(T6)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pressure, MAP)和心率(heart rate,HR)。观察组插管操作时间更少,插管阻力评分更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更短,导管对准声门契合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支气管插管错位率、口唇损伤率、牙齿损伤率、声音嘶哑率、咽喉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炎性指标比较,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T1、T2、 T3、T4、T5、T6的MAP和HR间无差异(P>0.05)。大J型双腔气管导管塑形,导管与声门契合率更高,可减少插管时间,减轻插管阻力,且能减轻插管后炎性反应,但在其他指标上二者无明显差异。
导管塑形;双腔气管导管;导管与声门契合率;插管阻力;炎性反应
双腔气管导管(DLT)在肺叶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中比较常用,可促使双侧肺部分别通气,从既往报道中看出其优势明显,比如可隔离双肺,避免交叉感染;促使一侧肺部萎陷,导致术野更好暴露;还可根据不同需求完成双肺的不同通气[1-2]。相比普通气管导管,DLT管身更长,可插管至支气管;管径更粗,可分隔左右肺叶;质地更硬,难以塑型,如塑形不当,会导致导管无法对准声门,退出导芯后,导管无法插入气管管腔,此外,插管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可能导致炎性指标升高,为此有必要进行探究[3-4]。为了比较两种导管塑型方式应用在DLT插管中的效果,本次就我院2017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该研究共纳入对象60例,均为DLT插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纳入时间2017年6月~2021年6月。纳入对象满足DLT插管标准,有完整临床资料。同时排除必须右侧DLT单肺通气、ASA麻醉等级超过Ⅲ级,预计手术时间不低于6h,胃食管返流病史,术前有咽喉疼痛与声音嘶哑等病史,术后需ICU机械通气,以及有困难气道,妊娠期或哺乳期,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等患者。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0~75岁,均值(45.28±10.23)岁;ASA分级Ⅰ级5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1~70岁,均值(45.43±10.11)岁;ASA分级Ⅰ级4例、Ⅱ级17例、Ⅲ级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可视喉镜下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引导下操作,对照组自双腔气管导管左管蓝色套囊处塑形,观察组自距双腔气管导管左管末端12-15cm处塑形。具体措施如下:(1)麻醉方式: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选择地塞米松、戊乙奎醚处理,检测心电图与无创血压等指标,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左侧DLT,型号35~39,确定套囊无漏气,进行塑形(2)塑型方法:对照组自DLT左管末端蓝色套囊处开始塑形约90-100°,呈小J型。而观察组距DLT左管末端12-15cm处塑形约80-90°,呈大J型。(3)插管处理:导管塑型结束,涂抹石蜡油润滑,予以面罩吸氧,3 min,麻醉诱导,药物包括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待患者的意识消失,予以罗库溴铵。2min后,实施气管插管,从左口角入路,去枕平卧,上切牙覆盖小纱布,操作者站立于患者头侧,左手固定,上提下颌,右手持导管从右口角置入口腔,导管左管末端直视下进入声门裂,退出导芯,对照组将DLT逆时针旋转90°,继续往前推进,至遇到阻力停止;观察组同样将DLT逆时针旋转90°,继续往前,至遇到阻力停止。使用听诊器听诊方法判断双腔管位置。
比较两组效果,包括导管对准声门契合率、插管操作时间、插管阻力评分、一次插管成功率、支气管插管错位率、声音嘶哑率、咽喉疼痛率及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暴露声门时(T3),VDLT置入左主支气管后lmin(T4)、3min(Ts)、5min(T6)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等情况。
插管阻力评分由插管医生评估DLT通过声门时的阻力情况,利用NRS评分法评价,满分10分,其中0分为无阻力,10分为阻力明显,导管无法通过声门。
观察组插管操作时间更少,插管阻力评分更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更短,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观察组导管对准声门契合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支气管插管错位率、声音嘶哑率、咽喉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检查后炎性指标比较,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比较两组患者插管过程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暴露声门时(T3),插管后1 min(T4)、3min (T5)、Smin(T6)的MAP和HR,两组患者插管过程中MAP和HR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4。
表1 两组插管操作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及插管阻力评分比较(±SD,n=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