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建模有技巧,教无定法讲数学

2022-01-25 12:22福建省光泽县实验小学陈万林
亚太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建模图形

福建省光泽县实验小学 陈万林

数学教学是一个启发思维的过程,当课程标准出现在课堂上,就要借助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整理,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技能,设计科学的数学活动。借助课程标准引领教师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能够在抽象与直观、几何与数字之间打开新的教学出路,帮助小学生建立并把握有关的数学建模,使之把握数学的根本。现围绕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分享一些教学策略。

一、数学模型概述

数学模型是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建构的科学或者工程模型,用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其表达的内容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但最终必须以定量的方式体现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数学模型可以描述为针对一个特定的数学目的,对一个特定的对象,根据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具体应用之间的桥梁,在建立和处理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能力,从而达到运用知识再创造的水平。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学生可以体会数学与生活、自然的联系,所以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使用紧密贴合生活实际成为教师的共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教材涉及的数学模型大多和形象图形有关,通过引导学生绘制实物图、线段图、矩形图开始,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寻找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求解验证模型解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建模兴趣

数学模型是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这是构建模型的基础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创设直观场景,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在直观的数学场景当中看见抽象的数学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如构建“平均数”模型时(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比一比”的教学内容),该内容创设了这样的问题场景:“某小组有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提供了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情况统计图),哪个小队投篮实力强?”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建模。

教师对学生提问:“男生队和女生队哪个队伍的表现更加优秀?”结合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对比得分总数,对比综合实力差异;(2)可以比最大得分数之间的差异;(3)对比每个人的平均进球数。学生得出答案之后,要求学生证明有关方法的科学性,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1)男女生人数不一样,比总数不公平;(2)比最大得分差,结果不具有说服力。故此,方法(3)中的“平均分”成了最佳选择,这时“平均数”的策略应“需”而生。教师继续引出数学问题:“既然平均计算比较公平,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统计图,学生给出不同的数学计算方法:第一,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式进行计算;第二,可以列式进行计算:总数除以人数,便是平均数。在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对算式中的各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说明(4+7+5+4+5)、5等部分的含义,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自主构建求“平均数”的模型——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在场景中构建数学模型,帮助学生思考、答题、互动,以“数学思想”引领“数学方法”,同时提示模型存在的背景、适用环境条件等,这样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再是抽象、单一的知识,而是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鲜活而丰富的知识。

三、充分体验感知,积累建模基础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善用有趣的数学材料,并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多侧面、多维度、全方位感知,为数学模型的准确构建提供可能。如“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模型构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感知和积累的过程。其教学流程如下: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圆柱的体积为知识点,帮助学生回忆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法”,学生提出问题:“既然几何图形的体积能够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计算,那么其他图形是否也能够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找到“圆锥”这一对象,围绕圆锥的特点进行猜测:“圆锥能够转化为圆柱,还是能够转化为长方体、正方体?”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探究。

教学环节,教师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整个流程中学生经历了不断地猜测与验证,并在实践中获取数学学习经验,进而得出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为抽象概括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这一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充分的准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独立探究等学习模式的搭配使用,学生在搜集新知识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数学模型的构造方法,数学学习取得了新的灵感。

四、抽象提炼本质,完善模型构建

在抽象问题中分析客观的数学知识,才能为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萌芽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其包含函数思想、数学变量关系等重要知识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如“单价与总价”“时间与路程”等引入教学,在简单的数学概念中分析数学本质,完成数学建模,其教学过程如下。

出示例1:某汽车的行驶时间与行驶路程。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8路程/千米 70 140 210 280 350 420 490 560

出示例2:一些人买同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表。

数量/斤 10 9 8 7 6 5 4 3应付的钱数/元30 27 24 21 18 15 12 9

学生积极开展讨论活动,从正比例的定义、概念入手,思考单价、总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阐明x、y、k在函数式中的含义。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干预,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发言、纠正,以此优化教学。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五、代数过渡几何,丰富数学模型

代数和几何不是两部分互相孤立的知识内容,代数和几何之间有大量的相通之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用几何的概念解释并解决代数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进而降低解决数学问题的难度。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积极向外探索的发展时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天性好奇、喜欢探索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形状,如水杯、可乐瓶、大树、房屋、动物、汽车、天体等。通过教学多媒体设备,将上述物体的色彩和细节的非本质特征提取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物体主体部分的形状,结合必要的假设条件分析总结它们的共同特质和属性。例如,一个图形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部分可以完全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将“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模型从学生已有的现实物体概念中抽象出来。运用生活教育理念发展数学模型教学,利用学生的探索心理,结合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展示数学建模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源自实际生活,只要乐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在教材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问题中去。除了抽象生活中已有的图形,还可以在教导学生解决应用题时借助线段图示来分析题目,将题干的文字和数字转化为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干逻辑和题义。例如,经典的行程问题:“甲和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6千米,乙每小时行30千米,甲乙两车在距离中点9千米处相遇,那么请求出东西两地之间的距离。”在该题目当中,通过题干得知甲从东出发,乙从西出发,相向而行,那么将该部分题义转化为线段图形,得到甲乙在东西两个方向各成一点。由于甲车行驶速度比较快,而甲乙两车最终在距离中点9千米处相遇,所以甲乙的相遇点应该在中点的西侧9千米,由此可以将该题目彻底转化成线段图示,如左图所示。

该题目解题的关键点在于需要学生求出甲乙两车的路程差,由于“路程差÷速度差=相遇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图示分析求出路程差,得到相遇时间。通过阅读题意画出上述线段分析图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题意的分析和图示表达,重要的是通过相关数学题目的训练,培养学生将算数问题转化成几何图示的意识和能力。相遇地点在靠近乙出发地的一侧,学生可以由图示得知,甲比乙多走了18千米,所以根据题意可得算式:9×2÷(36-30)=3(小时),得出甲乙相遇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得出算式:(36+30)×3=198(千米),即得出甲乙两地相距198千米。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取题干信息的能力普遍不足,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比较有限,所以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将文字和数字信息转化成图示可以降低学生处理题干信息的难度,帮助学生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模型无处不在。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设计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与学习者进行互动和交流,消除其对数学建模的陌生感,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建模,得出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教师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合作和探索的精神,围绕数学建模思想构建数学教学新模式,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建模图形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