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肺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2022-01-24 12:36:20任高飞李亚萌连梦青焦鹏飞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腺癌维生素血清

任高飞,褚 丹,李亚萌,连梦青,焦鹏飞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河南 郑州 450052;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居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首位[1],其中肺腺癌在中国及全球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肺腺癌已经占肺原发肿瘤的40%~55%[2]。近年来,中国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持高不下,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0.9%[3],由于其居高不下的患病率,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合并存在的情况已经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4]。研究[5]显示,维生素D参与胰源性胰岛素分泌,并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凋亡过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维生素D在肺癌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血清25羟维生素D [25 hydroxyvitamin D,25(OH)D]是维生素D在人体血清中含量最多且最稳定的代谢产物,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测定血清25(OH)D水平来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6]。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肺腺癌合并2型糖尿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新确诊的肺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3例,纳入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男33例,女50例,年龄44~80(65.15±8.17)岁。选取我院同期收治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5例纳入糖尿病组,男26例,女39例,年龄45~80(65.22±9.12)岁;同期健康对照者80例纳入对照组,男29例,女51例,年龄45~78(65.40±8.52)岁。3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和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肺腺癌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或组织病理确诊为肺腺癌者;2)初次确诊未治疗者。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WHO(1999)标准:1)具有糖尿病症状,并有一下条件之一者:随机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 h血糖水平≥11.1 mmol/L;2)无症状者,需要满足上述条件中的2条。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合并精神性疾病者;4)合并免疫功能缺陷者;5)除肺腺癌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3组研究对象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依据目前有关维生素D的临床实践指南[7],将血清25(OH)D<20 μg/L定为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30 μg/L定为维生素D充足,而20 μg/L≤血清25(OH)D<30 μg/L定为维生素D不足。

2 结果

2.1 3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比较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6.28±3.30)、(23.67±5.97)、(29.74±6.37) 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458,P<0.001)。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2组血清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对照组血清25(OH)D缺乏率分别为90.36% (75/83)、41.54%(27/65)、3.75%(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46,P<0.001)。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血清25(OH)D缺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37,P<0.001)。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血清25(OH)D缺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8.454,P<0.001;χ2=40.768,P<0.001)。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对照组血清25(OH)D充足者分别占0.00%(0/80)、21.54%(14/65)、48.75%(39/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09,P<0.001)。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血清25(OH)D充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19,P<0.001)。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血清25(OH)D充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4.901,P<0.001;χ2=15.919,P<0.001)。

2.2 肺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肺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血清25(OH)D水平与腺癌分化程度(F=23.921,P<0.001)、肿瘤大小(t=6.948,P<0.001)、淋巴结转移(t=3.823,P<0.001)、远端转移(t=4.701,P<0.001)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t=4.854,P<0.001)关系密切。见表1。

3 讨论

维生素D是人体经肠道吸收、皮肤合成的类固醇衍生物,经过肝、肾代谢后生成具有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从而发挥生物学活性。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了维持体内钙环境相对稳定外,还与免疫调节、代谢综合征、某些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生有关[8],这使维生素D缺乏这一传统的健康问题再次受到重视。

表1 肺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注:1)为F值

1,25(OH)2D3作为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抑制恶性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成熟等作用[9],其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介导而实现的。一方面,1,25-(OH)2D3通过上调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p21和p27,而抑制Cyclin-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复合物的活性,从而使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发生去磷酸化,并且使转录因子E2F的活性降低,以此致使肿瘤细胞停滞于G0/G1期,阻止恶性细胞进入S期,以实现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0]。另一方面,1,25(OH)2D3能够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表达,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活性,阻断其的有丝分裂,实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维生素D缺乏不仅影响胰岛素功能,还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关[11-12]。

本研究中,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组血清25(OH)D水平最低。在肺腺癌合并糖尿病的83例中,无一例维生素D水平是充足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或缺乏。这一结果与既往多数研究一致,糖尿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25(OH)D低于健康人群。此外,在本研究中,肺腺癌同时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更低,低于单纯的糖尿病患者,推测肺腺癌使人体的血清25(OH)D水平进一步下降,而且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组织分化越低以及出现淋巴结或远端转移时,血清25(OH)D水平越低。既往的一些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杨雁鸿等[13]研究发现,随肺癌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维生素D受体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呈减少趋势,从而使降低体内血清25(OH)D水平;Shin等[14]的研究证实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此外,有研究[15]通过分析罹患恶性肿瘤的患者体内血清25(OH)D水平和生存状况的关系,发现具有高水平血清25(OH)D的患者其恶性肿瘤的死亡风险大大降低。尽管目前已有的体外与体内研究均提示充足的血清25(OH)D水平可以抑制肺癌的生长和转移,且与肺癌的预后及预防有关,但证据并不十分充足,且存在一些研究结论的分歧,关于血清25(OH)D与肺腺癌发生的相互关系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血清25(OH)D水平的降低可能与糖尿病及肺腺癌的发生及肺腺癌的肿瘤大小、恶性程度、转移情况有关,因此改善血清25(OH)D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肺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但由于本研究是横断面调查研究,且均为初诊病例,没有长期随访患者的临床转归,其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腺癌维生素血清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02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04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维生素B与眼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4
神奇的维生素C
童话世界(2020年8期)2020-06-15 11:32:40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18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47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