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菊,任营营
(兰陵县人民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山东临沂 277700)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是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常由肠道病毒、虫媒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所致[1]。典型症状是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症、抽搐等,病情轻者能够自行缓解,病情严重者容易诱发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对VE患儿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虽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症状,但后期易发生神经功能缺损障碍[2]。亚低温又称冬眠疗法,通过低温减少神经元凋亡、坏死,有助于降低脑代谢率,改善血脑屏障,减少氧自由基释放,减轻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咪达唑仑兼具镇静、抗惊厥、抗肌肉松弛等作用,水溶性较强,能够迅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抗惊厥效果,二者联用能够降低颅内压,保持血脑屏障完整性[3]。基于此,本研究就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对重症VE患儿的临床疗效展开进一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重症VE患儿进行前瞻性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6±0.6)岁。观察组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9±0.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兰陵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准,患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中关于重症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并经临床确诊。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②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入院确诊后采用利尿、退热、维持电解质平衡、抗病毒、脱水等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治疗。亚低温:选用亚低温治疗仪(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HGT-200II),将患儿体温控制在33~35 ℃,治疗5 d后复温;静滴咪达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0,规格:2 mL∶2 mg),首次剂量0.15 mg/kg,之后维持剂量为1.0~6.0 mg/kg。两组患儿均治疗10 d,且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有效率。显效:患儿体征、症状显著好转,同时肌力有所提升(≥2级);有效:患儿体征、症状仅有部分好转,同时肌力有所提升(≥1级);无效:患儿体征、症状均未见好转[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内啡肽(β-EP)水平。于治疗前后取患儿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5 min(转速3 000 r/min),取上清液,测定NSE(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β-E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水平。③炎性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后取患儿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10 min(转速3 000 r/min),取上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随访6个月内患儿心肌炎、继发性癫痫、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儿NSE、β-E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NSE、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SE、β-EP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患儿NSE、β-EP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NSE、β-E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NSE、β-EP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β-EP:β内啡肽。
组别 例数 NSE(μg/L) β-EP(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34.95±4.26 27.48±3.55* 43.50±4.71 38.88±3.15*观察组 33 34.58±4.31 24.22±4.74* 43.67±4.27 32.64±3.06*t值 0.351 3.162 -0.154 8.162 P值 0.727 0.002 0.878 0.000
2.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IL-6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患儿TNF-α、IL-6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
组别 例数 TNF-α(μg/L) 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56.36±4.74 45.94±3.90# 133.53±23.22 73.17±6.50#观察组 33 56.45±4.81 39.60±3.33# 134.63±24.59 67.93±6.77#t值 -0.077 7.102 -0.187 3.207 P值 0.939 0.000 0.852 0.002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小儿VE通常由疱疹病毒、腺病毒等引起[6],且大多为亚急性、急性起病,重症患儿伴有惊厥持续状态、脑疝形成、意识障碍等,同时存在脑实质炎症、神经细胞坏死等脑部病理改变,病情凶险且预后不佳,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尚无治疗VE的特异性手段,临床通常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但疗效欠佳。有报道指出[7],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能够一定程度增强重症VE患儿的治疗效果。首先,亚低温治疗属于物理疗法,通过将体温降低至预期水平。低温能够降低脑内葡萄糖、氧代谢率,促进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善,减少神经元坏死与凋亡,减少氧自由基生成,进而保护脑部功能,减少继发性损害,当前被广泛应用于脑部炎症性损伤、急性创伤等疾病;咪达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既能抗惊厥、安眠,也能抗焦虑、镇静,给药后能够尽快转变为亲脂类物质起到上述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更高,证实二者联合时能够发挥协同治疗效应。其次,NSE广泛存在于神经组织、神经内分泌组织,一旦神经元出现变性、水肿等改变,均会使NSE从血脑屏障、受损神经细胞膜进入血液,提升血液中NSE水平,而相关报道指出[8],血清NSE水平能够反映VE患儿脑部损伤程度;β-EP属于内源性阿片样肽,产生于腺垂体,若机体遇到感染、缺氧等情况,腺垂体会大量释放β-EP,进而血清内β-EP水平升高,而通过结合脑干内阿片受体,可以减弱脑干部位神经细胞对于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从而抑制呼吸,同时β-EP也能结合心血管调节中枢中神经核团阿片受体,抑制窦房结、心脏内迷走神经传导,降低血压和心率,减少脑组织血流,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改变,加重脑组织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NSE、β-EP高于观察组,与范晓丽[9]的报道一致,表明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亦能减轻脑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为亚低温能够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可以减少脑水肿、乳酸积压、脑能量代谢,降低颅内压,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咪达唑仑水溶性强,给药后能够转变为亲脂类物质,有助于尽快发挥抗惊厥效果,进而起到脑部组织保护作用。最后,病毒及病毒抗原刺激神经胶质细胞,均会造成TNF-α、IL-6大量聚集、生成,进一步破坏血脑屏障,诱导神经元凋亡,而亚低温能够抑制白三烯生成、细胞凋亡,从而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咪达唑仑属于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故本研究对照组患儿TNF-α、IL-6高于观察组。此外,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较为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重症VE患儿接受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能够减轻脑组织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