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璇,仇莹莹,李 璐
(1.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各级医院住院医师的医疗水平及同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1],住培的实施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了一批医学人才。《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对住培制度体系的合理构建、补充完善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住培的实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较大影响,有研究提到,接近一半学生受到制度影响[2],在就业、考研等选择上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情况。本研究主要针对医学院校本科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开展,探讨住培制度的实施是否对学生就业、考研等选择存在影响,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非毕业年级在校生(以下简称在校生)、2020届和2021届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专业均属于临床医学类,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等。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对住培政策的认知及其对学生就业、考研选择的影响等方面。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校生取2017级、2018级、2019级、2020级4个年级,各年级均发放问卷200份,毕业生取2020届和2021届,各届均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问卷1 200份,剔除无效问卷(缺项≥3个)8份(在校生2份,毕业生6份),剩余有效问卷1 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9.33%。
43.23%的在校生对住培政策达到熟悉程度(全部熟悉+部分熟悉,下同),其中达到全部熟悉的占7.27%;87.82%的毕业生对住培政策达到熟悉程度,其中27.92%达到全部熟悉,毕业生的熟悉程度高于在校生(P<0.05),见表1。认知途径主要集中在学校政策宣传、教师宣讲(713人,59.82%),与父母学长之间交流(618人,51.85%),网上查阅(546人,45.81%)。
表1 学生对住培政策认知情况[n(%)]
调查显示,95.64%(1 140人)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其中93.46%(1 114人)的学生优先选择到城市公立医院就业,2.18%(26人)的学生选择私立医院或乡镇医院就业;到科研院所和学校就业的占2.94%(35人),到企业就业的占0.50%(6人),去其他机构就业的占0.92%(11人)。而89.26%(1 064人)的学生的意向就业单位对住培提出了要求,见表2。
表2 意向就业单位对住培的要求[n(%)]
调查显示,无论是否有住培政策,毕业时首选考研的学生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住培政策时,毕业时首选就业的人数高于有住培政策时(P<0.05),83.22%的学生意向就业单位对学历要求是硕士及以上,见表3~4。在考研类型的选择上,住培政策下选择专硕的学生高于无住培政策时(P<0.05),见表5。其中有48.09%(440人)的学生在未考上专硕的情况下选择考研“二战”,23.93%(219人)的学生同意调剂到学硕;还有12.57%(115人)参加规培,15.41%(141人)就业。
表3 毕业时首选情况分析[n(%)]
表4 意向就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n(%)]
表5 住培政策对考研类型的影响[n(%)]
调查结果显示,43.23%的在校生、87.82%的毕业生对住培政策达到熟悉程度,毕业生的熟悉程度高于在校生(P<0.05),认知途径主要为学校政策宣传、教师宣讲、与父母学长之间交流、网上查阅等。一是说明处于即将毕业状态的医学生因实习的原因与医疗机构接触更多,与医院带教教师、科教科教师、学长关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交流更多;二是说明处于即将毕业状态的医学生更加关注国家政策,更关注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三是说明在校生因医学课程多、学业压力大,将更多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对医学教育的要求、对住培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了解。这与徐宁等[3]的研究结果相近,医学生年级越高,对住培的认知情况相对较高,年级越低,对住培的认知往往过于局限。整体来说,医学生对住培政策的知晓度相对较低,说明住培制度的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尤其针对在校生。学生的社交圈大多局限在校园、家庭、同学朋友,如果没有与有医学背景的前辈、朋友交流,想要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是较难的,还有可能被负面信息影响,而医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制定与对住培政策的认知也有着密切联系[4]。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政策的途径,可以与住培基地合作,邀请住培基地的管理人员为学生开办专题讲座,全面剖析文件精神,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住培基地现场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政策,保持良好的从医心态,提高学生参加住培的意愿。同时,这种政策的宣传不应只局限于学生本身,高校教师及与学生密切联系的辅导员教师也应该参加培训,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为学生提供政策参考,为学生答疑解惑。
调查结果显示,93.46%的医学生优先选择城市公立医院就业,仅有2.18%的学生选择私立医院或乡镇医院就业,89.26%的学生的意向就业单位对住培有要求,与廖海霞等[5]提出“现阶段医学生就业难更多的是人才饱和地区‘无业可就’和人才紧缺地区‘有业不就’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结论基本一致。加上住培政策对医学生临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意味着学医不一定就能从医,医学生特别是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更加凸显。为缓解各种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挥正面引领作用,在医学生中开展职业解读、政策解读、职业目标定位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清就业环境,正确认知自我,理性规划职业生涯,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正确的就业观,避免医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处于被动,出现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大医院、大院所、高待遇”的情况;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快速适应行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非仅局限在有限的学时内,也不仅局限在有限的教师内,这种职业教育的引领应该是全方位的,辅导员、专任教师,甚至教学行政管理人员都应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发挥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会受住培政策的影响,毕业时的第一选择都是考研,但是有无住培政策对学生第一选择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选择是专硕的学生中,48.09%的学生在考研失败后选择考研“二战”,仅有23.93%的学生选择调剂到学硕,这种选择与就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有密切联系。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医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国内市级及以上医院对于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市级医院已不再录用本科生,甚至部分县级医院“门槛”也提高到硕士研究生学历[6]。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83.22%的学生的意向就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是硕士学历及以上。
随着住培政策的实施,对学硕与专硕造成巨大冲击。专硕培养与住培并轨,毕业时可获得“四证”,而学硕应以走上科研岗位为主,毕业后如进入临床工作还需参加住培,“四证合一”给专硕带来了明显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优势,同时对学硕的生源、思想、就业等形成巨大冲击,这也是76.76%的学生在住培政策下优先选择专硕的主要原因。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硕教育是培养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医院也越来越重视科研的发展,临床科研成为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招聘上也更加注重科研能力。专硕虽同样有科研要求,但受住培要求的限制,与导师接触少,难以真正参与导师的科研训练,导致其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在职业长远发展上缺少优势。应充分考虑学硕的就业优势及瓶颈,平衡其与专硕的矛盾,为他们提供多种临床实践平台,提高临床能力,在实践中转化科研成果,同时增加社会对学硕的认同度,认可他们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临床医师,而不是单纯的科研人才,进而改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