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被运用到教育领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微课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典型代表,其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与认可。微课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于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具有显著作用。文章从微课的特征、应用价值、应用现状、应用策略等方面,对其在中职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地理;微课;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6-0076-03
作者简介:段燕玲(1986-),女,新疆奇台人,讲师,从事中职地理教学与研究。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微课的核心在于“微”,这里的“微”主要体现在教学视频的时长和内容上。与一般教学视频相比,微课时间更短,内容更精,非常符合人们快节奏学习的需求,这也是其得以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中职地理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微课的合理引入,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微课能够通过视频的方式,对地理抽象复杂的内容进行直观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可见,加强微课在中职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微课的相关论述
1.微课的特征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短”。微课的主要形式为教学视频,时长一般在5分钟~10分钟。二是“小”。微课视频中所涵盖的知识容量较小,主要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内容较少,针对性较强。三是“精”。微课教学内容精悍,语言简洁,直击重点,便于学习者快速找到学习重点,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微课的优势和不足
微课具有以下应用优势:一是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学习者可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使碎片化时间得以充分利用;二是所聚焦的知识点内容较少,便于学习者快速吸收和消化,学习效果立竿见影。
微课具有以下不足:一是微课视频中所呈现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不利于学习者系统性学习;二是微课的适用性有限,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二、微课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而言,地理是一门非常复杂且无趣的学科,这使得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在于地理学科本身,还与教师教学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微课的合理引入,能丰富中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将课本上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识更为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2.有利于降低地理学习难度
中职地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地理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中职学生与普通中学生相比,不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在学习动机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地理学习对他们而言,并非易事。微课的合理引入,则可以将中职地理中抽象复杂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简单、具体的小知识点,便于学生吸收和理解,有效降低学习难度。
3.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数为“00后”,对于新兴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课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学生已经习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正好符合中职学生快节奏的学习需求,他们可以借助移动设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三、中职地理教学中微课应用现状分析
1.认识程度不高
微课的应用时间较短,相关理论尚未得以完善,这限制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和了解,导致部分教师对微课教学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进而影响到微课应用水平的提高。此外,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导致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无法运用微课开展教学,影响微课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使用不当
微课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部分教师在体验到这种优势后,会逐渐对微课产生依赖性,出现过度使用微课的现象。实际上,微课的适用性有限,只能将其作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并不能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过度使用微课,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四、中职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
教師设计的微课要有针对性,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微课可以运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如课前预习、课中授课以及课后总结等,无论是哪个环节的微课设计,都要围绕课程内容。课前预习的微课设计,要始终围绕教学的主要内容展开,确保学生在预习环节可以提前对教材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课堂导入环节的微课设计,要注重新知识的自然引出,要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课中授课微课设计,要围绕某一个知识点,选择重难点知识。教师设计微课时,一定要明确微课应用的目的,让微课为目标的达成服务。微课的运用要适宜,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没必要设计成微课。教师设计的微课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助力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2.趣味性
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造趣味性课堂。因此,在设计微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融入一些趣味性元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制作微课除了要关注内容之外,还要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呈现方式,如可以引入音乐、动画、图像等。教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来突出教学内容,在微课中设计一些有趣的图案,刺激学生的感官。中职地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微课中可融入图像、图表,让微课富有直观性、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3.生活性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教学,引入生活化场景,结合生活实例呈现地理知识。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微课内容的生活性,引出新课时要尽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在对地理知识进行阐述和讲解时,也应该结合具体的生活案例,真正促进现实生活与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比如,每天经历的昼夜交替现象、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变化等,都可以成为地理教学的生活化素材。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人文地理制作微课,搜集本土地理资源,将其融入到微课中,在丰富微课内容的同时,让微课充满生活化气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教学中。
五、微课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借助微课,优化教学过程
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到中职地理教学中,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具有显著成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借助微课优化课前预习环节,保证学生预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预习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初步了解和掌握新课内容。二是借助微课优化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制作生动有趣的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探究欲。比如,在对“气候”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并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视频中出现的天气符号的含义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借助微课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提炼出来,并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结合视频进行讲解,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四是借助微课优化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所使用的微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借助这些视频,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查漏补缺,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五是借助微课优化课后辅导环节。学生地理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辅导方案,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难度的微视频进行自主复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2.借助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中职地理知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在传统地理教学方式下,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对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时间一长,学生就会逐渐对地理学习失去信心,降低在地理课堂中的积极性。微课具有直观性特点,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其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生动化、真实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思考和探索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地理环境差异”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不同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视频,你们能发现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有哪些差异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继续提问:“出现这种地理差异的原因有哪些?”这样,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探索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借助微课,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实现对地理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将更多趣味性的内容引入到地理课堂中,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地理教材的补充,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微课,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地壳运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地壳运动过程进行论述和解释,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枯燥。这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微课,让学生欣赏华山、科罗拉多大峡谷、阿尔卑斯山、贝加尔湖、三峡、东非大裂谷,马里亚那海沟,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播放地壳运动过程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地壳是如何运动的,认识到高大的山脉、海沟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探索的积极性。
再如,在对中国地理“人口和民族”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能够反映我国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微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明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教师利用微课,能够有效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更好地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合理引入微课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學习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加强对微课的重视和研究,并针对中职地理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微课教学,并将微课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中职学生的地理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以此来提高中职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耀东.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0(35).
[2]张宝星.浅谈微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2).
[3]陈慧.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
[4]刘静璐.谈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20(09).
[5]陶婷婷,夏卫生.利用微课突破初中地理教学难点的关键要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0(01).
[6]吴新建.“互联网+”时代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模式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8).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icro Course in Geography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Duan Yanling
(Qitai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Changj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Qitai 8318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and means are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icro class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and concise",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recognized in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icro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geography teaching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optimizing and innovat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and improving students' geography compet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ourse in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aspects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valu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geography; micro class;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discipline 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