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聪
摘要: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因此营造高效课堂是现代教师的目标与方向,这既符合新课标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发展素质教育。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优化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本文就如何以生为本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谈几点体会与做法。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实验为补的灌输式教学,对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造成了影响。而现今的化学教学模式则是以生为本,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论证、评价总结几个步骤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制约初中化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因素
1.教学模式单一,以应试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忽视学生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直接灌输知识或直接播放视频,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得不到很好的独立思考,如果思考也跟着教师思路走。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却没完成自己“学”的任务,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疲惫。以此,提升教师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2.个别教师综合素养较低,欠缺有效的教学措施。创建高效课堂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线上线下教学的培训。当前,普遍存在年轻教师有创新意识,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准;资历较高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但教学经验丰富,因此年轻教师和资历较高的教师要相互学习、与时俱进、取长补短,着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以生为本,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1.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1)必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
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将课堂改为自主探究的课堂,打破课堂的陈规。在国外的教学中,我更注重于学生在一天里向老师提了几个好的问题,而不是局限于老师一天教了几个问题的内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过于盲目地追求思维是知识的最终检验结果,而盲目地忽视了学生自己作为知识主体的思维和探索的过程。这类的观念和做法在教育实践和理论检验中往往是行不通的,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主体思维和探索就得不到了肯定,就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信心。我们不仅仅应该视学生为接受启蒙的主体和对象,还应视他们为“人”,一个人生具有真正意义的“主体”。不管这个学生到底是"绝顶聪明"还是“非常不济”。事实上,化学“繁”,这个“繁”实际上就是反映了我们的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知识点既多又分散,而且知识不好记忆,需要通过实验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实验探究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学生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学生也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化学的心理自信力。
营造学生主体积极发展的素质教育环境,就必须一定要努力营造一个让所有的学生共同积极参与,让任何一个学生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此让每学生在每一次的实验探究中主动地参与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2)进一步完善优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以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对象和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但是受到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和思维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处于被动自主学习状态下的中小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要求趣味多样的学习性格特征;充分唤起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1)以实验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多思考多评价
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就根本谈不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参与。因此,教师在对化学的教学中,要多方面地考虑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使得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相互融合起来成为了一体。例如,在蜡烛燃烧实验的研究中,为什么用烧杯照在蜡烛的上方后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浑浊现象不明显,同学们通过思考后发现由于天气干燥、烧杯口径较大,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可以将烧杯改成平底烧瓶,由于平底烧瓶的结构特点获得很好的实验效果。又如在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时,白烟不易被点燃,同学经过讨论探究后发现不易点燃的原因是白烟量少,白烟不能持续供给,经小组讨论后将吹灭该为盖灭,获得很好的实验效果,就是这样一节普普通通的化学课堂,学生通過自主探究成为了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体,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常表现的两种学习形式。主动参与是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和同组同学交流合作并发表自己见解即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又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化学所带来的快乐。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中,同学们通过做碳酸钙和盐酸的实验,不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发现反应前和反应后天平没有平衡,天平发生偏转。通过小组讨论、再次实验后发现,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不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成生的气体扩散到了空气中,减少的质量就是扩散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但该反应依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做有气体参与反应和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通过做实验和对实验进行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
3.适时合理利用数字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双减”背景下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适时利用数字教材及配套资源的支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教育新生态的目的。但是,不能整堂教学课都以这种多媒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授课,避免学生上完课后就像看电影一样,重点、难点没突破,教学目标没达成。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数字资源、实验等的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参与教学。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构建以生为本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才能真真正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真切体验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初中化学教学教学质量才能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