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秋
摘要:语文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教育的意义十分巨大。而由于其特殊的教育地位,历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教育水平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而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其日后的语文水平与文化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只有良好的奠定语文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其教学方式还存有一些问题,进而影响了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成长。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以及转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无法被替代的内容。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生对在学习语文阅读中的质量与效率,致使小学生无法有效的掌握所学内容。为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充分的利用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的效果,让阅读教学中的交流、体验、互动等内容来弥补阅读教学中不足,增强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至十二周岁,在该阶段小学生较为好动,其好奇心较重,这使得小学生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其阅读兴趣也自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难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便采取压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使得小学生的学习处在了被动的状态下,难以让其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阅读内容过于狭隘
小学语文的阅读内容大多是依照教材来进行的,而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较为老套,导致小学生“看几眼”便失去了阅读的兴趣,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学。而且,由于阅读教学的内容过于狭隘,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应用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对所学内容进行磨合,这不仅拖慢了小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还让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生接下来语文知识的学习,进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教学过于倚重阅读本身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核心部分,是不可替代的存在,而两者的关系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将阅读与写作联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能够让两者之间互相推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部分教师的思想过于陈旧,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将两者分开来教学,这使得小学生在学习阅读知识时缺少了写作教学的推动,致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的过程中难以具有较高的效率及足够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转变策略
(一)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想要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在阅读的时的积极性,教师则需要迎合小学生的心理及性格来展开教学,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师在进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利用一些纸板、椅子等道具,制作一个井底与井口的环境,并让小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入到该情境中,并演繹阅读内容。以情境游戏的方式来展开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1]。
(二)拓展阅读范围,推荐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想要让小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所学内容,只靠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是不够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为小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如:教师在进行《亡羊补牢》的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快速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是为小学生推荐一些相似的课外阅读故事,如成语故事、伊索寓言等课外书籍。足够的课外读物能够让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所学内容的应用与含义,加快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2]。
(三)展开读写结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效的写作能够充分的推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其更好的认识到自身阅读的不足之处。如:教师在进行《观潮》的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充分的理解阅读内容,教师引导小学生书写仿写或读后感等内容,这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细致的理解阅读内容,也能够让小学生及时的注意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极大的增强了小学生多学内容的掌握。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小学生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极大的推动了其阅读能力的提升[3]。
结语:综上所述,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其教学质量与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速度及水平,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多少少会为小学生学习阅读知识带来一定的困境,想要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生学习阅读的效率,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教学方式与自身教学经验,尽最大程度来消除现存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玉俭.“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与创新方法探讨[J].学周刊,2022(03):139-141.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68.
[2]师晓惠.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2(03):135.
[3]李凡琴.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22(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