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
——以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和澄城刘家洼M1钟磬为例

2022-01-15 07:19王清雷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编钟音高乐器

王清雷

内容提要:所谓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是指通过使用编钟、编磬文物原件或与当代某些乐器来共同演奏某些音乐作品,以此来考察这些乐器类文物的音乐性能。文章内容涉及编钟与编磬文物的属性、试奏的工作原则、学术价值、试奏曲目的选择、试奏作品的配器、文物乐器的演奏等诸多方面。这种试奏,绝对不是为了展示这些编钟、编磬文物原件的舞台表演效果,而是为了考察这些珍贵的编钟、编磬文物原件的乐器性能,由此决定了其与当代一些雅乐团或古乐团演奏在诸多方面大相径庭。同时,需时刻谨记“文物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

对于编钟、编磬文物的演奏,本文称之为“试奏”,意思是“试验性演奏”。所谓“试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①也就是说,对于出土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目的是为了考察这些编钟、编磬文物原件的乐器性能,如音列、音高、音准、音色、旋宫及与其他乐器合奏的谐和度等,是完全基于音乐考古学术研究的需要,由此决定了其与当代的一些古乐团或雅乐团演奏在诸多方面的不同。

一、编钟、编磬文物的属性及试奏的工作原则

1.编钟、编磬文物的属性

据初步统计,目前所见我国编钟、编磬文物数量达数千件之多,分别藏于全国的各考古文博单位,故文物是其第一属性。同时,除一些明器之外,大量的编钟、编磬实用器均为当时用于礼乐与宴飨活动的礼乐重器,故乐器是其第二属性。因此,在试奏工作中,要时刻谨记这些编钟、编磬实物所具有的文物和乐器的双重属性。

2.编钟、编磬文物试奏的工作原则

文物安全始终要放在第一位,这是贯穿编钟、编磬文物试奏工作之始终的工作原则。目前,笔者组织并完成了江西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陕西澄城刘家洼M1编钟与编磬、山西陶寺北墓地M3011号墓编镈与编甬钟的试奏工作。考虑到文物的安全,参与试奏的人员都是笔者的研究生,大家互相非常了解。他们都是学音乐出身,在考古学的知识与理论方面基础薄弱,且鲜有机会可与出土的文物零距离接触。所以在试奏工作开始之前,笔者对他们严明纪律,再三重复:每一件文物都是唯一的,一旦损伤,均不可逆。在试奏工作中涉及的任何事宜,均需在“文物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展开,这是每一位参与试奏工作人员所务必牢记的。

二、编钟、编磬文物试奏的意义

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是音乐学学术研究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音乐考古田野工作必要的环节。对此,有些考古文博界学者可能并不认同,他们的考虑主要基于两点:首先是编钟、编磬文物的安全问题,其次是这种试奏的意义何在,是否真的必要。关于其安全问题,也是笔者首先要考虑及解决的问题,在下面的各项工作中会有详细阐述,此不展开。这里主要谈谈编钟、编磬文物试奏的重大意义。

1.中国音乐史学术研究与教学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院校教授中国音乐史的老师都知道,中国古代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有着诸多的不同,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上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时候,会有各个时期丰富的音响资料可以欣赏;但是上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课程时,却仅有极少的一点音响可以听,如杨荫浏、阴法鲁翻译的宋代《白石道人歌曲》,传承有序的明代“智化寺京音乐”以及少数古琴曲等,但是唐代音乐、汉代音乐、先秦音乐等到底是什么效果,当今任何一位学者均无法确知。所以,中国古代音乐史又被称为“哑巴音乐史”。

澄城刘家洼墓地编钟(图1)与编磬(图2)、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图3)等出土的周代和汉代钟磬,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物化形式,以其精美的纹饰和考究的造型静静地在展柜中向我们诉说着古代“金石之乐”的璀璨与辉煌。作为一名音乐考古工作者,笔者有责任、有义务对其中保存完好、音高准确、音列完整的编钟、编磬文物原件进行试奏,恢复其礼乐重器的本来面目,回归历史舞台,以检验这些古乐器的实际演奏性能,为研究当时乐学、律学、古乐器学等提供一份不可替代的音响资料,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古代“哑巴”音乐史的教学模式。恩师刘绪先生在听了笔者用澄城刘家洼M1编磬和编钟合奏的《北京的金山上》说:“这个音很准啊,这不是和现在乐器演奏的效果一样吗?”这不仅是刘先生,应该也会是当今许多人听完这首试奏曲目的评价。试想一下,如果笔者没有做试奏这项工作,当今的我们就不会听到两千多年前钟磬和鸣的原声,那么我们怎么会知道当时乐器的真实音响效果如何呢? 我们又如何知道当时的音乐使用几声音阶以及其音高标准是否和今天相同呢? 毕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一定程度而言,没有音乐可听的古代音乐史研究是苍白而乏力的。

图1

图2

图3

2.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公众教育需要

笔者从事音乐考古学研究二十余年,考察过大量精美而珍贵的古乐器文物,并深深被其所蕴含的古老而璀璨的音乐文化所震撼、所折服。如果不是从事音乐考古学的研究,笔者绝对不会相信距今9000-7800年前的贾湖骨笛竟然可以吹奏我们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七声音阶,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笔者也绝对不会相信战国早期的曾侯乙编钟竟然可以演奏今天钢琴上的半音阶。因为如果有了半音阶,那就可以自由的旋宫转调。一般认为,在音乐上实现自由的旋宫转调应该是明代朱载堉发明“新法密率”,也就是十二平均律之后的事情。而曾侯乙编钟至少是2400 多年前铸造的乐器,其音乐性能真是不可思议。美国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E.G.麦克伦高度赞誉曾侯乙编钟:“曾侯钟及其排列方法、命名系统和调律都显示出‘结构’上的成熟;复杂的律制与高超的工艺都超过了我们迄今对古代音乐世界一切东西的猜想。……同是处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却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堪与之比较的具有音乐价值的工艺品,虽然我们一向习惯于崇拜希腊。”②“如果曾侯钟为其同代希腊人希罗多德(Herodotus)所知,我们可能早已听说到它们并视其为古代世界第八奇迹……现今中国人知道了他们的祖先在公元前5世纪时在音乐方面已达到了如何惊人的高度,而且我们的世界教导我们所相信的东西是无法与这一成就相比的。”③但是,对于诸如此类震惊世界的重要音乐考古发现,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又知道多少呢? 就在去年,笔者曾与一位艺术学院的院长聊天,他竟然不知道曾侯乙编钟,当时笔者真的震惊了! 如果不知道曾侯乙编钟,当然肯定也不会知道曾侯乙编钟所蕴含的高文化、高艺术、高科技的先秦礼乐文化。如果一位艺术学院的院长都不了解这些,更遑论我国普通的人民群众了。笔者希望通过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工作,打开一扇了解古代音乐文化的窗户。在博物院馆这种人流如织、摩肩接踵的公众场合,在欣赏古代礼乐重器的时候,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聆听穿越千年的钟磬和鸣的原声音乐,真切地了解我国璀璨的古代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公众教育意义。

3.建立“文化自信”的时代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④那么如何才能建立文化自信? 笔者以为,只有让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到我国古老而璀璨的音乐文化,为其骄傲,为其自豪,才能从心里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孔子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⑤由此可知,出土的大量编钟和编磬等礼乐重器绝非只是乐器,它们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礼乐文明的物化与重要载体,更是中国几千年来高文化、高艺术、高科技的产物。“这些编钟和编磬文物原件都是在当时贵族的礼乐活动中使用过的乐器,其音阶、音高、音色基本保留着历史的原有样貌和特征,从而使我们可以聆听到几百年前或几千年前、穿越时空的钟磬和鸣的原声。”⑥除了中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族群都不可能聆听到用两千多年前他们自己的金石乐器所演奏的音乐。由此,我们不禁由衷地叹服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璀璨与辉煌,从而发自内心地建立起文化自信。

三、编钟、编磬文物试奏曲目的选择

关于编钟、编磬文物试奏曲目的选择,详细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现场试奏钟磬文物原件,知晓它们的音乐性能。“由于编钟属于固音乐器,一旦出厂音高就无法调整,所以在乐队合奏中,永远要以编钟的音高为定音的标准”⑦。每一套编钟、编磬文物的音高、音列、调性、音域以及音准情况都是不同的,不像当今的诸多定音乐器都有统一的规范。具体试奏曲目的选择,只能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音乐性能来量体裁衣,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所以,在选择试奏曲目之前,先要掌握所要试奏编钟、编磬的音乐性能。例如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试奏,笔者通过现场采录这套编钮钟的耳测音高(图4)可知,这套编钮钟音列齐全,可以演奏正声音阶、下徵音阶和俗乐音阶,分别为♭A 宫、♭E 宫、♭B 宫⑧。再如澄城刘家洼M1编磬的试奏,笔者通过现场采录这套编磬的耳测音高可知,这套编磬音列有限,仅可以演奏F宫和G 宫五声音阶,音色清脆悦耳,音高准确,音域较窄。⑨

图4

“有些学者可能会问,是不是应该先对所要试奏的编钟、编磬进行测音,然后根据其测音数据再来选择乐曲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音乐不是数学计算,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每一件编钟或编磬的音高准不准,每套编钟或编磬可以构成何种音阶,都是在测音现场用人耳判断的,而不是用计算器统计测音数据后的结果,切不可将理论律学与应用律学混为一谈,这一点特别需要大家注意。”⑩

第二步,依据将要试奏的钟磬的调性与音列,圈定试奏曲目的宏观范围。例如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这套编钮钟可以演奏正声音阶、下徵音阶和俗乐音阶,分别为♭A 宫、♭E 宫、♭B 宫。⑪那么对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而言,当代由五声音阶构成的♭E、♭A、♭B 这三个调的歌曲其均可以胜任,其他调的、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歌曲经过移调处理后也可以演奏;在由七声音阶构成的歌曲中,由七声下徵音阶构成的歌曲其只能演奏♭E调,由七声正声音阶构成的歌曲其只能演奏♭A 调,由七声俗乐音阶构成的歌曲其只能演奏♭B 调,这方面选择性较小,需要特别注意。同时,符合以上条件的一些器乐曲也在选择范围之内。再如陕西澄城刘家洼M1 出土的编磬,共计10件,每磬一音,仅可以演奏五声音阶,分别为F宫和G 宫,音域又窄。故对于这套编磬演奏曲目的筛选,选择范围很小。

第三步,在圈定的钟磬试奏曲目的宏观范围内,还要依据速度的快慢和旋律的疏密来进一步缩小选曲范围。因为“根据对测量结果的平均统计,高音编钟的自然延时一般在2秒左右(自然延时指钟声自激发后声强下降30 分贝所经历的时间),中音钟一般在5秒左右,低音钟则一般达10秒钟。假定我们用编钟演奏一首每分钟96拍的中速乐曲,1 秒钟就要演奏1.6拍,这就意味着,如果敲击一下高音编钟,就需要3.2 拍的时间它的声音才能消失;而敲击一下低音钟,则需要16拍的长度才能使其声音消失。由此来看,即便在高音区,编钟也不适宜演奏音高变化较快的乐段,中、低音钟则更要加以小心。否则,音乐就会‘乱作一团’。”⑫所以,在选定速度中速或者慢速的歌曲或器乐曲后,笔者还要通读全部乐谱,从中选择旋律简单的歌曲或器乐曲,那些“音高变化较快的”作品则需要筛除。如一首中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作品,应以八分音符为底线,如果出现了十六分音符,则要放弃。当然,如果是特别经典的作品,作适当处理后也可以演奏,比如个别小节可以改编,将十六分音符改为八分音符;或者在配器方面作些调整,把包含十六分音符的旋律交由编磬等其他乐器演奏,编钟作为伴奏;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速度,将中速改为慢速,但是有些乐曲一旦速度降得太多,可听性会大打折扣,所以此法需慎用。与编钟相比,编磬则不存在延音混响的问题,这一方面可以放宽条件。

第四步,“在筛选出来的调性与速度合适、旋律简单的歌曲和器乐曲中,最终试奏曲目的选定必须要关照作品的题材、体裁与风格,选定的每一首作品都要雅俗共赏,切不可做成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⑬因为,笔者做编钟、编磬文物试奏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宣传、弘扬、普及我国璀璨的古代音乐文化,使其走入普通大众的视野。

我国重要的考古发掘项目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一般都会汇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在全国甚至世界的一些博物馆做临时展览。如果该考古项目出土有周代编钟、编磬等礼乐重器,肯定也会同时参展。这时候,如果有用这些编钟、编磬文物原件试奏的音乐视频作为展陈的辅助手段,在博物馆的大屏幕上投放,就可以使参观者聆听到两千多年以前、穿越时空的钟磬和鸣的原声! 试想,在博物馆这种人流如织、摩肩接踵的大众场合,如果参观者听到试奏的曲目是《杏花天影》《神人畅》《普庵咒》《竹枝词》会是什么效果? 如果参观者听到试奏的曲目是《在水一方》《女儿情》《敖包相会》《世上只有妈妈好》又会是什么效果?大家可想而知。其实,这就是音乐审美的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环节——共鸣。我们希望试奏的曲目能在第一时间引起参观者的强烈共鸣,直击参观者的心灵,要让他们感到震惊: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前的编钟、编磬文物,竟然还能演奏出如此美妙动听且非常熟悉的音乐旋律。如果参观者对试奏曲目不熟悉,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效果。所以,对于编钟、编磬文物试奏的曲目,务必谨慎选择适合的作品。

四、编钟、编磬文物试奏作品的配器原则

1.关注编钟独特的乐器属性

编钟独特的乐器属性,是钟磬文物试奏作品配器工作最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点:

(1)编钟是“一钟双音”,这是其最为特殊的乐器属性,从编钟的频谱上可以明显地看到侧鼓音的存在。“编钟的频谱比较复杂。……编钟的泛音多与基音构成不谐和关系”⑭。

(2)编钟属于固定音高乐器,但其与一些当代乐器所具有的固定音高含义并不能等同。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钢琴,也是固定音高乐器,但它的音高并非是真的固定,而是相对的。现在学习钢琴的孩子比较多,每位家长都知道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孩子弹的钢琴进行调音。而具有固定音高的编钟一旦出厂被搬上舞台,它的音高就不能再做调整。

(3)除了少数体量较小的钮钟之外,绝大多数编钟均延音较长。韩宝强先生指出:“编钟即便在高音区,编钟也不适宜演奏音高变化较快的乐段,中、低音钟则更要加以小心。否则,音乐就会‘乱作一团’。”⑮

2.编钟、编磬文物试奏曲目的配器原则

对于编钟、编磬文物原件的试奏,其目的是为了考察这些古乐器的乐器性能,如音准、音列、音高、音色、旋宫转调的能力以及与其他乐器的合奏效果等。故此在配器工作中,笔者将编钟或编磬作为主奏乐器来演奏旋律声部,由其他乐器来演奏伴奏声部。考虑到编钟的乐器性能特点,如果由编钟担任主奏乐器,那么伴奏声部应以点缀式、疏朗的多声织体为佳,从而避免音色嘈杂、音准错位的不良问题。如果由编磬担任主奏乐器,则不用担心整体乐队的音色问题,但务必要考虑伴奏乐器与编磬的音准问题,毕竟编磬也是固定音高乐器。

例如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试奏,由编钮钟负责演奏旋律声部,由古筝和箫演奏伴奏声部。之所以选择这两种乐器作为伴奏,是因为该墓出土有瑟和排箫,其中古筝是代替瑟,箫是代替排箫。所以,伴奏乐器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也是出于学术的考量。在试奏的时候,第一声部由编钮钟担任;第二声部由筝担任,第三声部由箫担任。通过试奏不同的作品表明,这几种乐器的合奏效果非常协和。特别是,在♭E、♭A、♭B 这三个调之间,14 件 编钮钟可以实现旋宫转调,任何一调的音乐效果都堪称完美,音色和音准俱佳。在“以耳齐其声”的历史背景下,充分彰显出西汉时期空前绝后的编钟校音技术和应用律学的高超水平。

又如澄城刘家洼M1 钟磬的试奏(图5)。刘家洼M1出土编甬钟共计10件⑯,其中的7件为一套,有1件被盗掘,完整编列为8件一套,6件发音良好。“该墓出土的10件编磬均保存完好,可以演奏五声音阶,音色与音准俱佳,是目前所见先秦编磬中保存最好,音乐性能最佳的一套,堪称‘先秦第一编磬’。”⑰非常幸运的发现是,该墓出土的编甬钟和编磬属于同一个宫调(F宫)。故此,笔者在测音现场根据钟磬的音列和音域,决定仅用编甬钟和编磬合奏《北京的金山上》。这首作品的配器分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为旋律声部。考虑到编磬的音色纯净,穿透力强,延音短,不存在混响的问题,故由编磬演奏第一声部;由编甬钟中的3件小甬钟演奏第二声部,作为主旋律的加花伴奏;由发音绵长而低沉的4件大甬钟演奏第三声部,相当于乐队的低声部。笔者这次现场“金石之乐”的试奏体会深刻,那一个个由编磬敲击出的清澈剔透的音符,宛如洒落在地上的一粒粒珍珠;而由大甬钟演奏出的一个个低沉悠长的音符宛若一根根绳链,将洒落在地上的一粒粒珍珠重新串联在一起,从而演绎出一首首堪称天籁之音的钟磬乐经典。从现代乐器学的科学视角而言,编钟和编磬这两种乐器在音乐性能方面恰恰起到互补的作用,是非常理想的礼乐器组合。先秦乐师将编磬和编钟放在一起合奏,创造了我国古代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一个璀璨的器乐体裁——“金石之乐”,表明我国先秦乐师在乐器的演奏实践、理论研究与音乐科技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图5

五、编钟、编磬文物的演奏

由于编钟、编磬文物具有乐器和文物的双重属性,所以这种演奏与当代音乐表演领域的乐器演奏是完全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古到文物的特殊性,应该将简单易行的演奏技术作为编钟、编钟文物试奏的首选,特别是石质片状乐器编磬的演奏,单击技术是最佳选择,禁止使用刮奏、轮奏等复杂的演奏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出土乐器文物损伤的可能性。而对于当代音乐表演领域的乐器演奏强调技术性、观赏性,故眼花缭乱的炫技性演奏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增加编钟、编磬文物试奏作品的观赏性与可听性,可以适度增加伴奏管弦乐器的技术呈现。

2.力度表情的变化是音乐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表现音乐形象与情感不可或缺的演奏手段。音乐表演的常用力度级别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ppp(极弱)-pp(很弱)-p(弱)-mp(中弱)-mf(中强)-f(强)-ff(很强)-fff(极强),编钟、编磬文物的演奏力度以mf(中强)、mp(中弱)、p(弱)为佳。为了编钟、编磬文物的安全,其演奏力度建议不超过mf(中强)。弱奏虽然可以保证文物的安全,但是pp(很弱)除了在结尾处使用外,在乐曲的其他地方几乎用不到。这些都是从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和澄城刘家洼M1钟磬的试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试奏过程中,笔者发现音乐表演力度如果仅限于mf(中强)、mp(中弱)、p(弱)这三个级别,音乐层次不够丰富,音乐表现力明显达不到预期,于是增加pp(很弱)一级共计四个力度级别,音乐效果会好很多。但是在试奏作品的完整性方面,成功率却很低,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有的音符没有卡上节奏,出现拖拍或抢拍;二是有的乐句出现漏音。经过试奏团队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均出在演奏力度为pp(很弱)的乐句。这是因为,要想演奏出pp(很弱)的效果,那么钟槌或磬槌就得近距离轻轻地敲击。但是,编钮钟或编磬都不是纹丝不动地固定在架子上,都是用绳子系悬于架子之上,它们在被敲击后都会产生大小不同幅度的摇摆。当演奏者试图近距离轻轻地敲击某件摇摆不定的编钮钟或编磬从而做出pp(很弱)的力度时,由于编钮钟或编磬的摇摆曲线是没有规律、不可控的,故而导致在近距离轻轻敲击的情况下钟槌或磬槌并不能保证在准确的节拍点上奏出某个音符。在近距离的情况下,摇摆不定的钟磬可能在往回摆动时提前撞到钟槌或磬槌,故会导致某个音符的抢拍;摇摆不定的钟磬也可能在钟槌或磬槌即将敲击到的瞬间却突然向外摆动,如果摆动幅度较小,则会导致某个音符的拖拍;如果摆动幅度较大,超出了钟槌或磬槌近距离轻轻敲击的范围,就会导致击空,从而出现某一乐句漏音的现象。对于一首音乐作品而言,如果在节奏方面出现拖拍或抢拍,或在乐句上出现漏音现象,那么肯定是不合格的,该作品必须重新演奏、录制。由于所要试奏的编钟、编磬都是珍贵的文物,不可能也不允许如音乐界的音乐会那样做千百次的演奏、时间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排练。故此,从“文物安全第一”的高度出发,在编钟、编磬文物的演奏次数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优先保证试奏作品的完整性,所以将其演奏力度主要限于mf(中强)、mp(中弱)、p(弱)这三个级别是音乐实践层面的最佳选择。

对于每一位音乐考古工作者,务必清楚地明白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欣赏这些编钟、编磬文物原件能够演奏织体多么复杂的音乐作品,在演奏方面又有多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炫技表演,而是为了考察这些珍贵的编钟、编磬文物原件的乐器性能,同时需时刻谨记‘文物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⑱

致 谢

首先,要感谢信立祥先生、徐长青先生、种建荣先生、杨军先生、孙战伟先生、李文欢先生以及许许多多普通的考古发掘者与文保工作者,在海昏侯刘贺墓和澄城刘家洼东周墓地出土乐器的合作工作中,得到以上诸位专家和朋友们的鼎力支持与通力配合。其次,要感谢和笔者一起并肩作战的研究团队,如曹葳蕤、陈伟岸、张玲玲、陆昕怡、陈健、魏旭爽。最后要感谢恩师王子初先生和刘绪先生。是子初先生引领我进入音乐考古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中国音乐文物大系》这个重要的工作平台,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学术基础。虽然刘绪先生当年是我的博士副导师,但从认识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今天,刘先生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的学术成长。海昏侯刘贺墓和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出土乐器的田野工作,均是在刘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完成的。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7,第1196页。

②[美]E.G.麦克伦著,黄翔鹏、孟宪福译:《曾侯乙青铜编钟——巴比伦的生物物理学在古中国》,载《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第110页。

③同②,第111页。

④《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新华网,2016年08月05日08:18:5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5/c_1119330939.htm

⑤《论语·阳货》,载《十三经注疏》(下)《论语注疏》卷十七,中华书局,1980,第2525页。

⑥王清雷:《从三例新出土钟磬实物的试奏谈“金石之乐”的创作》,载《音乐探索》,2020年第3期,第18页。

⑦韩宝强:《编钟声学特性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载《演艺设备与科技》,2008年第1期,第57页。

⑧王清雷、徐长青、曹葳蕤、李文欢、杨军:《试论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编列》,载《音乐研究》,2018年第5期,第62页表3。

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20190529,《2019 考古进行时》第二季《刘家洼考古记(五)》,第37:32-38:18分钟。

⑩王清雷:《试论音乐考古田野工作——以两例音乐考古新发现为例》,载《中国音乐学》,2020年第3期,第92页。

⑪同⑧。

⑫同⑦。

⑬同⑩。

⑭同⑦。

⑮同⑦。

⑯王清雷、孙战伟、张玲玲、种建荣:《对澄城刘家洼墓地出土乐器的几点初步认识》,载《中国音乐》,2019年第4期,第90页。

⑰同⑥,第17页。

⑱同⑩,第93页。

猜你喜欢
编钟音高乐器
学乐器
编钟
音高听觉的培养与视唱练耳教学中因材施教探究
不同乐器训练对音乐音高感知的影响
乔治·克拉姆《螺旋的银河系》的镜像世界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曾侯乙编钟
乐器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