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旭
(邳州市东大医院肿瘤科,江苏 邳州 221300)
非小细胞肺癌有着较高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因此多数患者在初期难以对其察觉[1]。一旦确诊便已经进入中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使得患者无法利用手术进行治疗,只能通过化疗的方式来对生命进行延续,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而阿帕替尼的作用突出,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研究[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共60例,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以此来研究分析阿帕替尼联合三线化疗治疗的价值,现报道结果如下。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平均(54.64±4.43)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2,平均(54.82±4.5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2)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化疗时间大于或等于2周期;(4)病例资料记录完善;(5)化疗前,患者所检测的肿瘤标志物项目中,至少有一项比正常值高。
排除标准:(1)6个月内接受过同步放疗或者序贯放疗者;(2)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4)妊娠患者;(5)经药物治疗,糖尿病无法控制者。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三线化疗,静脉注射160mg/m2紫杉醇脂质体;静脉注射500mg/m2培美曲塞二钠;静脉注射75mg/m2多西他赛;静脉注射1000mg/m2吉西他滨[3]。
观察组患者采取三线化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三线化疗治疗方法与常规组患者一致,阿帕替尼口服给药,0.25g/次,1次/d。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疗效:以RECIST标准[4]对患者化疗效果进行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患者所有靶病灶完全消失,无新病灶出现,肿瘤标物正常,且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后降低超过30%,且至少维持4周以上、疾病稳定(S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并为超过30%,增加低于20%、疾病进展(PD):靶病灶最大径之后至少增加20%,且绝对值增加大于或等于5mm,或者出现新病灶。
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DCR)=(CR+PR+SD)/总数例×100%;总缓解率(ORR):(CR+PR)/总数例×100%。
远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服用药物开始为起点时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停药为终点。
血清肿瘤标志物:采取患者5mL空腹静脉血,通过3000r/min离心处理,取血清后对其进行即可检测,通过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包括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12-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异常、皮下及皮下组织异常。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为2例、部分缓解为15例、疾病稳定为7例、疾病进展为6例,疾病控制率为80.00%,总缓解率为56.67%;常规组患者完全缓解为0例、部分缓解为7例、疾病稳定为13例、疾病进展为10例,疾病控制率为66.67%,总缓解率为23.33%。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
常规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63天,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95天,观察组患者远期疗效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
两两比较有差异,且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组别 癌胚抗原(ng/mL) 糖类抗原125(U/mL) 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12-1(ng/mL)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g/mL)观察组(30例) 5.65±1.02 65.78±9.21 10.14±2.45 15.12±2.41常规组(30例) 14.45±3.45 116.42±23.14 15.34±3.34 19.86±3.82 P<0.05 <0.05 <0.05 <0.05
常规组患者神经毒性3例、骨髓抑制1例、肝功能损伤2例、胃肠道异常1例、皮下及皮下组织异常2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30);观察组患者神经毒性1例、骨髓抑制0例、肝功能损伤0例、胃肠道异常0例、皮下及皮下组织异常1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两两比较有差异,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传统手段,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机体正常组织的细胞,不良反应明显,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皮疹等,致使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增加了患者的身体负担。这种治疗方式缺乏特异性,通常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耐药性导致患者病情进展或者复发[6]。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探索,分子靶向药物的发明及应用于临床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肺癌治疗领域里具有程碑意义。分子靶向药物给药途径方便,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其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普遍,一些分子靶向药物甚至取代传统化疗成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目前常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制剂,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而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有效率不足10%,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EGFR-TKI和传统化疗药物一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耐药性,这种获得性耐药通常在接受治疗1~2年内产生。有研究发现,分子靶向药物在抑制某一信号转导通路的同时可能激活旁路信号转导或产生新的突变位点,这可能是靶向药物产生获得性耐药的原因[8]。
肺癌对全世界公共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近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已成为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快速加剧、大气污染加重以及吸烟人数增多等综合因素,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直线上升,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居于首位。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指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9]。癌细胞生长分裂相对缓慢,同时扩散转移较晚,因此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其生存率较低[10]。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咯血、咳嗽、呼吸困难、食欲消退,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存质量造成威胁,因此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也在不断增加,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但对于已发生多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研究的进步,分子靶向药物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一种新的诊疗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患者通过靶向药物治疗也能够将存活率提高[11]。其中阿帕替尼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能够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增殖及迁移进行有效抑制,有助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降低,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且耐受良好,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1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三线化疗与阿帕替尼的重要作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是因为阿帕替尼属于新型分子靶向药,是甲磺酸盐的一种,能够有效阻断传导信号,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该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是能够对肿瘤临近血运进行阻断,从而对肿瘤进展进行组织,不仅能够将患者血清因子降低,同时还能够起到缩小肿瘤的作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13]。现有的临床试验中研究者们发现,阿帕替尼对胃腺癌、乳腺癌、肝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肿瘤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呈过度表达,那么阿帕替尼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是否有益仍需要进一步探讨[14]。ASCO会议上有学者针对阿帕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做了相关报告,在该项研究中,阿帕替尼组能够延长患者中位PFS至2.8个月,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DCR和ORR。基于该项试验结果,研究者们发现阿帕替尼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能也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有益[15]。
综上所述,阿帕替尼联合三线化疗治疗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对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将其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