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牙周炎是常见于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指患者的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之间发生炎症,牙齿和牙龈之间出现一定的缝隙导致患者牙齿出现口袋状空隙、形成病理性的龈沟,导致牙齿的炎症逐渐加重,牙槽骨发生吸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和丧失[1-2]。牙周炎随着疾病的类型分为多种,一种为慢性牙周炎,另外一种为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牙周炎类型,占牙周炎的95%,侵袭性牙周炎可根据患牙的分布情况分为局限性和广泛性两种,广泛性牙周炎患者一般年龄在三十岁以下,患者牙齿会出现广泛性附着丧失,指患者牙龈结合向上皮根方向迁移,导致患者牙槽骨被破坏,且在患牙活动期间,患者牙龈会出现急性炎症,牙龈变成鲜红色或深红色,患牙龈缘区域会出现肉芽性增殖、出血和溢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为止,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是通过机械清理的措施去除患者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并辅助抗生素治疗,但是常见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其临床疗效相对较差[3-4]。为研究高效临床措施,本次研究选取96例牙周炎患者,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在采取相关治疗后分别应用不同药物对比治疗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96例,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36-49岁,平均(41.67±5.89)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39-42岁,平均(40.78±1.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未实施牙周系统疾病治疗;②患者未使用抗生素类消炎药;③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病史;④患者为非哺乳期女性;⑤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①非自愿参与研究患者;②具有语言功能障碍患者;③具有身体体内重大疾病患者;④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刮治术后对于两组患者均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液清洗牙周袋,清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2.2 对照组
本组患者在行常规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下给予碘甘油治疗,将碘甘油(名称:信龙碘甘油-上海运佳黄浦;厂家: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02;规格:20mL:10mg/瓶)放入患者的患牙牙周袋内,直到药物溢出牙周袋。
1.2.3 观察组
本组患者在行常规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将盐酸米诺环素(名称:派力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厂家:SunstarINC;国药准字H20150106;规格:0.5g/支)放入患者的牙周袋,直到药物溢出,一周一次,共行4周,观察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PD(牙周袋深度)、PLI(菌斑指数)、AL(牙周附着水平)、SBI(龈沟出血指数)、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等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记录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参照牙周病症疗效标准来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可划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牙周袋变浅20mm及以上,牙龈恢复正常,SBI、PLI改善5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牙周袋变浅1mm 以上,牙龈症状有所改善,且SBI、PLI下降20%~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且SBI、PLI下降未达到20%)。
采用《临床牙周病学》(孟焕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教材;2014)中设计的疗效判断标准评估本次研究的治疗效。认定显著效果为:X片观察显示:病变消失,牙周探诊深度恢复正常,牙周无肿胀情况,且未发生牙周出血的情况。认定一般效果为:X片显著病变范围缩小,牙周探诊深度变浅,牙周肿胀情况改善,牙周出血情况发生次数减少。认定无效为:X片显著病变范围无显著变化,或病变范围扩大,牙周肿胀情况无改善,牙周出血情况频繁发生。总有效率的计算方法为:(显著效果例数+一般效果例数)/总例数*100%。显著效果比率的计算方法为:显著效果例数/总例数*100%。
将本次全部数据纳入SPSS 21.0进行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两组数据组间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统计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D、PLI、AL、SBI、CRP、IL6相关临床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PD、PLI、AL、SBI、CRP、IL6相关临床指标变化(±s)
组别 PD/mm PLI AL/mm SBI CRP/(mg L-1) IL6(pg mL-1)观察组(n=48) 2.14±0.30 0.60±0.33 2.33±0.80 0.55±0.32 2.17±2.00 2.14±2.01对照组(n=48) 3.47±0.40 1.41±0.36 3.31±0.81 1.64±0.34 2.93±1.05 2.99±1.02 t值 18.429 11.491 5.964 16.174 2.331 2.613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22 0.011
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接近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分布在显效范畴内,对照组显效比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病理学研究提示:慢性牙周炎疾病多由细菌和相应产物引起的相关牙周疾病,且患者牙齿上的龈下菌斑增多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松动的症状,对牙周炎的治疗具有极大影响。牙周炎主要治疗机制为帮助患者抑制和消除厌氧菌感染,因此去除牙菌斑是治疗牙周炎的基本手段,临床中主要采用机械清除配合药物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的牙周袋和牙根形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常规机械治疗不能帮助患者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对控制牙周袋内的厌氧菌感染也不能起到百分百的效果[5-6]。基于此,在机械清除治疗后,应配合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药理学分析提示:传统治疗中主要采用碘甘油进行治疗。这是一种防腐剂类药物,使用后能促进菌体的内部蛋白发生病变,从而发挥消毒杀菌的作用,针对病毒、细菌、真菌均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但碘甘油的破坏性较大,在查杀病菌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蛋白造成迫害,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属于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具有高效、长效与速效的特征。其半合成四环素类制剂的特性,有助于其针对四环素敏感类、或耐药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实现充分的消杀效果,药物选择性强,在杀菌的同时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破坏,与传统碘甘油相比较,其药物治疗效果更佳,目前已成为治疗牙周疾病的首选药物[7]。
本次研究针对盐酸米诺环素的临床效果做出集中分析,研究结果提示: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统计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接近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分布在显效范畴内,对照组显效比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述结果分别从牙周指标与总体治疗效果的角度提示了盐酸米诺环素的临床优势,即在充分改善牙周情况的基础上,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的实现。
综上所述,对于牙周炎患者在行常规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后,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可帮助患者增强临床各项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