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该把周末还给孩子

2022-01-13 21:24袁鑫余常炼
心理与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外辅导引导者双减

袁鑫 余常炼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推出,课外辅导机构的数量、培训时间得到限制,同时要求提高校内教育的质量和秩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希望孩子们少一些课外辅导,能够快乐成长。这也意味着孩子的周末时间就腾出来了。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依然希望填满孩子的周末时间,尽可能让自己孩子多学点东西,于是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作为孩子,一周紧张的学习结束,周末来临,等待他们的不是娱乐和玩耍,而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本想利用周末好好地休息和调整,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奈何被各类兴趣班占满,家长的督促和紧密的安排使孩子的内心备受煎熬。如何来安排周末的生活和学习,就成为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孩子在校经历了一周紧张的学习后,本该属于休息调整的时间却被家长安排满满,往往违背孩子意愿的兴趣班会大大挫伤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些家长热衷于超前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往往容易忽视他们的兴趣,不重视孩子的想法,长此以往孩子极易产生叛逆心理。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鼓起勇气和父母说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也应虚心听取父母的意见建议,多和父母沟通交流,这样自己想学的东西就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也能合理地安排好周末生活。

兴趣不是逼迫出来的,而是全身心投入进去自发产生的。作为孩子,我们要有一颗好奇心,擦亮自己的眼睛,勤思考,多动手,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后,不要急于否定它,可以慢慢去了解它,当发现自己在做这个事情时很快乐,就鼓起勇气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也会得到父母的支持。

(1)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选择兴趣班。如果发现孩子的接受能力强,可以有选择地给孩子报兴趣班。与此同时,家长不要奢求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玩得開心,孩子才会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如果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薄弱,优先让孩子学会适应学校的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更重要的。

(2)所报兴趣班要动静结合。父母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要动静结合,动即运动类项目,比如说舞蹈、游泳、篮球、羽毛球等;静即非运动体力型项目,像文化课、语言表达等;运动类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孩子坚毅开朗的性格;非运动类项目则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1)不要过度工作,忽略孩子的感受。作为父母,一方面我们努力工作赚钱,希望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和学习条件,为了学区房、高价的辅导费焦头烂额,但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更加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2)抽出时间陪孩子玩耍。周末到了,父母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一块玩,包括去动物园、科技馆,在公园、街区的草地上和孩子一块奔跑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的是爱和安全感。

(1)不要“唯我独尊”,学会倾听。作为父母,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想法,“唯我独尊”,要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要重视孩子的观点,错误的想法我们要耐心引导,积极向上的想法我们要给予支持。

(2)扮演好“引导者”角色。每个孩子一定有他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孩子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中感受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课外辅导引导者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课外辅导对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长:只要教得好不怕花钱!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
浅析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现状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