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斌,刘哲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泰兴 225400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使冠心病发病率日益提高,且多发于老年群体。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因心肌组织持续缺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室重塑,从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等[1-2]。 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心功能降低的情况,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比较大[3]。 目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但疗效并不理想。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一种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能发挥促尿钠排泄、扩血管的功效,临床疗效十分显著[4-5]。基于此,该文选取2020 年5 月—2021 年5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18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组,将65~75 岁设为甲组(n=59),>75 岁设为乙组(n=59)。纳入标准:①由冠心病导致慢性心力衰竭;②年龄65~85 岁;③无药物过敏史;④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碍;②对治疗药物过敏;③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④合并恶性肿瘤;⑤临床资料缺失。 甲组:女20 例,男39 例;年龄65~75 岁,平均(69.85±1.98)岁;病程1~8 年,平均(4.01±1.08)年。 乙组:女22 例,男37 例;年龄76~85 岁,平均(79.43±1.82)岁;病程1~9 年,平均(4.12±1.04)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除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两组患者均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 (国药准字H20170343,规格:100 mg)治疗,口服给药,2 次/d,100 mg/次,持续治疗6 个月。
①临床疗效[6]: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分级改善至少2 级,评定为显效;患者症状有所减轻,心功能分级改善1 级,评定为有效;患者未达到以上标准,评定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②心功能: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进行检测。 ③血管内皮功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 个月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进行检测。④安全性:对两组患者症状性低血压、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记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组临床总有效率(96.61%)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治疗前, 甲组与乙组LVEF、LVEDD、LVES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甲组LVEF、LVEDD、LVESD 与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对比(±s)
组别甲组(n=59)乙组(n=59)t 值P 值LVEF(%)治疗前治疗后LVEDD(mm)治疗前治疗后33.68±2.86 33.42±2.69 0.509 0.612 40.92±3.27 37.89±3.15 5.126<0.001 55.68±3.67 55.81±3.79 0.189 0.850 50.02±3.28 52.36±3.19 3.928<0.001 LVESD(mm)治疗前治疗后50.46±3.68 50.81±3.72 0.514 0.608 45.87±3.53 47.81±3.61 2.951 0.004
治疗前,甲组与乙组NO、ET、CGR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甲组NO、ET、CGRP 水平与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对比(±s)
组别甲组(n=59)乙组(n=59)t 值P 值NO(μmol/L)治疗前治疗后ET(ng/L)治疗前治疗后73.78±8.12 73.15±8.31 0.416 0.678 101.67±13.58 90.16±10.27 5.193<0.001 74.67±8.32 74.12±8.27 0.360 0.719 45.25±6.12 55.52±6.84 8.595<0.001 CGRP(ng/L)治疗前治疗后14.02±2.65 14.16±2.37 0.302 0.763 39.26±5.54 28.65±4.86 11.059<0.00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7-8]。经临床研究发现,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交感神经系统、利钠肽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神经激素系统均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9-11]。 为此,在临床治疗中,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与脑啡肽酶非常必要[12-13]。
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一种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还可以抑制脑啡肽酶,有助于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14-15]。 该文研究显示:甲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1%高于乙组的83.05%(P<0.05);治疗6 个月后,甲组LVEF 大于乙组,LVEDD、LVESD 小于乙组 (P<0.05);治疗6 个月后,甲组NO、CGRP 水平高于乙组,ET 水平低于乙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结果与有关文献的研究报道十分相似,数据如下: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 分别为(39.83±3.18)%、(51.11±6.30)mm、(46.96±4.64)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NO、ET、CGRP 水平分别为(102.58±12.47)μmol/L、(44.16±16.21)ng/L、(43.17±12.87)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0%,对照组为12.50%,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17]。 由此说明,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效果十分确切,究其原因如下:①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时,通过活性代谢产物发挥作用,对脑啡肽酶活性产生抑制功效,以此增大利钠肽含量,减小心脏负荷,延缓病情发展[18]。 ②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中, 缬沙坦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进而减少醛固酮的产生,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促进尿钠排泄,改善患者心功能[19]。 ③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减小利钠肽活性,削弱神经激素系统作用,以此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20]。 ④在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时,能有效确保患者严格规范用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中, 年龄小者的疗效更加确切,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 且安全可靠,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