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笑梅
【摘要】家庭,是开展生活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家长,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最有利的助手。然而,很多家长不知道在劳动过程中怎样指导学生,缺方法、缺技巧,忽视了劳动习惯、劳动价值观、劳动品质等的培养。学校要成为家长的引导者,积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让家长成为学生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拓宽劳动教育的渠道。
【关键词】转变观念;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实践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小学生可以通过劳动增强服务意识,家务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可以逐步培养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但是近几年来,小学生的劳动情况却应引人深思。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缺乏劳动意识,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轻视,在家庭中被无视,在社会中被漠视。每年新入学的学生是越来越可爱,越来越聪明,可是在生活中的能力却越来越低,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日趋淡薄,他们不知道劳动的意义,不懂节俭,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爱护东西,家务活更是不会做。部分家庭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这些“小王子”“小公主”备受宠爱,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得他们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学生出现问题,家长也有责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思想上存在偏差,一些家长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应该指导家长做些什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2021年7月24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笔者认为,应该借助“双减”政策的东风,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劳动美德。学校应该根据现在小学生劳动的现状,从以下方面指导家长开展劳动教育。
一、引导家长转变对劳动的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劳动观,要一改过往常常一边努力培养孩子的劳动热情,一边又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有了高学历才有金饭碗”之类的狭隘择业观,不能在一些场合下向孩子流露出轻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不良心态,更不能对孩子说“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要扫大街”之类看似励志实则轻视劳动的话。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实际上,孩子不爱劳动,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每一个父母都应对孩子负起培养的责任,多为孩子的社会属性和未来着想,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
(一)召开家长会,宣讲在“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的意义
1.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使孩子学会生活,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證。
2.劳动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和进取精神。
3.劳动能促进孩子思维的开发,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的能力。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二)开展“劳动教育——从家庭开始”家庭指导专题讲座
讲座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劳动存在的误区以及新时代家庭劳动教育的新路径三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家长们对家庭劳动有了新的认识。
学校要时时在家长群中宣扬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想方设法改变家长轻视劳动教育的观念,让家长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庭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意识。
二、指导家长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需要科学、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让学生做力所难及的事。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家中任何事情长辈都包揽了,使他们缺少锻炼,养成了娇生惯养、懒惰的坏习惯。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家长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实践,让劳动教育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将劳动“作业化”
一般上,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非常重视,只有完成后才会出去玩。因此,家长可以尝试将劳动作业化,把让他洗碗、叠被子、整理自己的书桌当成是做作业,并在小黑板上列出值日表,每周评一次“家庭劳动之星”,得星多者有奖励。
(二)将劳动经常化、制度化
要求学生对日常的劳动能够坚持天天做到,就是应该做的事情,每天要能够认真去完成,要学生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习惯,将每一种日常的劳动都形成一种劳动习惯,继而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这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靠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以及必要的制度起保证作用。
(三)做有心“懒父母”,育勤劳好孩子
家长可以有意以“工作忙”“有点累”为借口,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学会服务自我,就算孩子可能笨手笨脚,做得又慢又不好,家长也要鼓励孩子,有时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会大大增强孩子做事的欲望,有了服务自我的基础,家长就可以乘胜追击,鼓励孩子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早上起来帮父母叠被子;吃饭时帮忙拿拿碗筷;周末和家人一起搞家庭卫生;家里来客人帮着倒茶等。
(四)父母要榜样在前、鼓励在后
现在的孩子劳动能力较弱,想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家长起良好的带头作用。家有老人的父母要主动照顾老人的起居饮食;家里要劳动了,父母要身先力行,带头做起。父母要成为孩子热爱劳动的榜样,首先要具有对劳动的尊重和自豪,当孩子参加了力所能及的劳动后,父母要及时肯定孩子劳动的热情,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看到劳动成果,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这可以增加孩子爱劳动的愿望。在孩子的劳动取得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是微小的,家长也要给孩子鼓励,当孩子有兴趣再帮你做事情的时候,即使做得不好,也无关紧要,家长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快乐和幸福,从而也有效地强化了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三、指导家长教给学生劳动技能,让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一)指导家长教给学生劳动技能
家务事最贴近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做完家务,能让我们嗅到生活中最优雅的烟火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在劳动中,他们可以学习一定的技能技巧,还能认识世界、了解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法,劳动也需要一定的技能。指导家长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叫学生做他们力所不及的事。父母可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及方法,例如,父母要求孩子洗衣服,就应该教孩子把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开,在洗的时候如何涂肥皂?领子袖口最脏的地方要重点洗。孩子只要掌握了劳动的技能,他才会愿意去做。充分利用孩子的一日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学会自我服务劳动是所有劳动中最首要的,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书包,学会用地拖拖地……指导家长带领学生一起在周六、日搞卫生,指导学生一起做饭……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乐趣,从而愿意劳动。
(二)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表述:“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劳动教育不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结合,是难以完成教育任务的。”所以,“双减”政策之下,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劳动教育与艺术学习就可以相互结合,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所有的艺术学习过程都是劳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美术等都是劳动的过程,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美的生活,也创造了美的感受。
(三)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只有端正思想,提高认识,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学生的劳动观念,习惯的形成,感情、精神、态度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靠一两节劳动课就可以见效的,而是必须要学校和家长长期密切地配合。总之,有关劳动内容的都可以有机的结合劳动观念、习惯的形成、感情、精神、态度的培育进行教育。学校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劳动比赛,比如,穿衣、穿鞋袜、烹调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在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教师就可以完全布置给每个家庭来组织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包粽子、做月饼、做灯笼。在劳动过程当中,可以边做边聊,谈谈各种节日的由來习俗等,学生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提高了劳动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学到了更高的技术,还深深地记住了相关的知识。实施劳动教育,没有劳动教育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目的的。各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意向进行蒸馒头、包饺子、野炊等活动,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亲自动手,使得他们记忆尤深;家长也可以带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更能进入角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带学生到田间进行劳动教育,开展阶段性的课程劳动内容。“识五谷方能敬畏天地,四体勤才能立身明德。”田间的劳动教育课程是有生命力的劳动课程。
从学校知识课程到家庭劳动课程,从学校埋头读书到家里动手劳动,看得见的劳动蕴含着看不见却关乎学生一生的重要素养。
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劳动教育,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所以,要做好小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必须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作用,尤其是学校要注意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参加各种劳动的情况,保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和经常性。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499315532319096&wfr=spider&for=pc.
[2]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陈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