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琳 许士娣 刘莉娜
无锡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214023
支气管哮喘属于儿童群体较常见的慢性身心疾病,主要特征表现为高反应性与气道变应性炎症,具有起病慢、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对于儿童哮喘的发病原因尚无统一结论,大多认为与精神、环境、遗传变应原等存在密切关系〔1〕。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以及日常饮食等因素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儿童健康安全重要疾病之一。临床针对哮喘的治疗除通过药物控制外主要以防治为主,但因患儿及其家属大多对哮喘相关防治知识较为匮乏,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差,哮喘易反复发作而影响其日常生活、学习,给其生活带来较大困扰〔2〕。由于哮喘病程及治疗周期长且易反复发作,结合患者身心发育特点,在患儿哮喘治疗及防治期间给予其系统、科学健康指导对提高哮喘控制率、防治哮喘再次发作具有重要意义〔3〕。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多在患儿住院期间进行,对出院患儿无有效教育措施,难以实现长期持续性、个体性以及供需契合性教育需求。本研究结合患儿身心发育特点以及哮喘易反复发作特点引入线性节点嵌入式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其对住院患儿及家属照顾者的护理效果。
选取2019年1~10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14岁,平均(8.79±2.35)岁;病程2~7年,平均(3.58±1.24)年;照顾者男23例,女37例;年龄28~50岁,平均(38.56±6.65)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及中专28例,大专及以上15例。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14岁,平均(8.54±2.73)岁;病程2~7年,平均(3.65±1.20)年;照顾者男22例,女38例;年龄27~50岁,平均(38.45±6.74)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中专26例,大专及以上16例。两组哮喘患儿及其家属照顾者资料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哮喘的相关诊断标准〔4〕,患儿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患儿有固定的照护者,且意识清晰、沟通正常,均可配合完成研究,年龄3~14岁。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以及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合并佝偻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伴有肾炎、肝炎、结核等其他传染性疾病患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本研究者。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口头指导式健康教育,研究组行线性节点嵌入式健康教育,即将患者自入院至出院后1年作为线性时间段,将其分为入院、住院、出院及出院后四个不同节点,按照不同节点健康教育需求给予患者适宜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入院节点:该节点主要以促进患者初步认识哮喘、适应医院环境为教育目标。在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需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使其安心主动接受健康宣教,此时宣教内容主要包括病区环境设施、主管医护团队以及住院相关制度等内容介绍。待患儿办好入院相关手续且入住病房后以多媒体形式播放有关哮喘发病机制、诱因、症状表现以及干预原则等内容的视频资料,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哮喘认知程度,同时引导患儿及家属提供已知过敏原信息,并给予其针对性规避指导。将已知过敏原详细记录在专项交接本上提示各班人员注意,检查周围环境并剔除过敏原风险因素。另外,还需要向患儿及家属详细阐述待检查项目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宜,以提高患儿检查进度。②住院节点:该节点主要以促进患者深度了解哮喘,逐步开展自我护理为教育目标。结合患儿照顾者的知识层次以及患儿的性格特点综合采用视频播放、Flash动画、专家主题讲座、情景短剧、哮喘防治图文手册、面对面口头讲解以及自我护理技能现场示范等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患儿及其照顾者深度认知哮喘、提高其自我护理技能。具体教育方式与内容:采用Flash动画或视频方式对哮喘发作的症状规律、先兆特点等内容进行生动展示;采用专家主题讲座的方式向患者及照顾者灌输哮喘症状规律、识别要点、诱因及先兆表现,减少日常生活中患儿接触哮喘诱发因素的风险,以防哮喘复发;采用情景短剧的模式向患儿及照顾者示范正确用药技巧及用药时机掌握,控制哮喘急性发作,防止出现哮喘持续状态;采用现场示范→即时反馈→技能演示的方式反复练习确保患儿及照顾者均正确掌握气雾剂的使用,以确保肺内充分吸入药物,获取最佳药效,同时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采用PPT形式对哮喘的自我预防、自我评价及控制进行详细系统化讲解;护理人员需与主管医师在患儿床边重点强调哮喘的长期规范化治疗、慢性病种属性,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意义及吸入疗法的优势进行举例说明,防止患儿家属出现用药误区与误解。③出院节点:该节点主要以促进患者初步认知院外自我护理、了解延续护理资源利用为教育目标。在患儿出院前2 d将哮喘院外自我护理手册发放给患儿或其照顾者,与患儿及其家属照顾者同步阅读并对内容并进行讲解,出院前1 d对患儿及照顾者手册学习后存在的疑惑进行充分解答,发放哮喘记录本,并指导患儿及照顾者完成当日哮喘记录;出院当日对哮喘记录存在的缺陷进行纠正与强化指导,发放延续护理指南卡,指南卡内包含专用护患互动微信群/QQ群、专用咨询电话号码、定期哮喘控制大讲堂地点与时间等各类延续护理资源获取方式。④出院后节点:该节点主要以促进患儿及照顾者自我护理、适时求助为教育目标。利用各类延续护理资源采用面对面+远程、机动+定期的哮喘疾控教育互动活动,完成对院外患者哮喘自我护理情况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1.3.1患儿依从性调查 采用自制依从性调查表对患儿依从性进行评价,量表主要包括正确使用吸入器与储雾罐、主动规避危险因素、严格遵医用药、按时复诊4项内容,每项分值1、2、3分,分别对应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各项内容得分相加即为依从性总分。
1.3.2哮喘控制情况 采用C-ACT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对两组患儿干预1年时哮喘控制率进行评价,分值≥25分视为完全控制,20~24分视为部分控制,低于20分视为未控制,控制率=(完全控制例数+部分控制例数)/总例数×100%〔5〕。
1.3.3家属照顾者哮喘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 结合专家建议及该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哮喘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问卷主要包括哮喘发作时自我救治、哮喘日记书写、常用吸入装置了解程度、定量雾化吸入器使用、激素的吸入时间与种类、激素治疗的认知、常用治疗药物、哮喘诱发因素等内容,问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哮喘知识掌握程度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问卷满分100分,其中80~100分计为非常满意,60~79分计为满意,低于60分计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研究组各项依从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研究组患儿哮喘总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1年哮喘控制情况比较〔n(%)〕
干预后研究组哮喘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哮喘知识掌握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儿科常见慢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无根治手段,临床主要以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为治疗目的〔6〕。国际哮喘教育与预防组织指出,长期、持续、规范性治疗护理管理是控制哮喘关键〔7〕。但哮喘患儿疾病控制主要依赖于照顾者监管与教育,而家属照顾者对哮喘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不一以及患儿疾病控制行为配合度差等因素影响,导致出院后患儿在诱因作用下哮喘极易反复发作,延缓康复进程〔8〕。因此,要改变这种疾病控制困局,必须强化对哮喘患儿及其家属照顾者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其疾病及相关防治认知,使其掌握日常生活饮食护理及基本急救方法,潜移默化规避诱因是减少哮喘发作提高疾病控制关键〔9〕。
传统健康教育主要在患儿急性发作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将疾病诱因、治疗以及注意事项、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内容灌输于患儿及其家属,而患儿多处于喘憋不适状态,其家属处于紧张担忧状态,导致其注意力分散无法在短时间内接收并理解这些知识,导致健康教育效果不佳〔10-11〕。由于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入院后会经历慢性持续、病情缓解以及院外康复等不同阶段变化特点,以及不同阶段时期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不同,应对其施以动态、多样化健康教育,全程覆盖性以及节点差异性地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全面、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12-13〕。
本研究改变传统一次性灌输式健康教育模式,以患儿发作入院、慢性持续、缓解以及康复为疾病控制线,将健康教育精细划分为入院时、住院、出院以及出院后4个时间节点进行,结合不同时期患儿及家属需求特点,以4个节点教育目标为指向开展线性节点嵌入式健康教育,表明,线性节点嵌入式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效果,有利于疾病控制,分析原因可能在于〔14-15〕:①入院时的热情接待及介绍、多媒体播放视频帮助患儿及家属初步认知哮喘以及检查指导等可帮助患儿及家属尽快适应环境,缓解其负性心理,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②住院时通过纸媒以及现代电子相结合多样化途径进行丰富多样且动静结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加深患儿家属对哮喘认知程度,有利于哮喘自护活动开展。③出院时健康教育改变传统出院当日简单指导,将出院指导前移至出院前2 d,使患儿及家属有充分的时间消化掌握院外自我护理管理机技能以及哮喘日记正确使用方式等知识,初步完成对院外疾病控制知识认知与接纳。④院外康复期通过定期+机动及远程+面对面式哮喘疾控教育互动活动,促使患儿及家属长期正确自我护理,并适时求助,有利于疾病控制。
综上所述,应用线性节点嵌入式健康教育对住院患儿及家属照顾者进行护理,可全线覆盖患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满足不同时期患儿及家属即时教育需求,可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认知。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