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评价

2022-01-12 07:59李佳娣
江苏商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西宁市子系统程度

李佳娣

(青海大学 财经学院,青海 西宁810016)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机器时代下的工业文明,演变和发展带来的明显变化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利用能力愈渐增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自然压力急剧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自然环境的急剧破坏迫使人类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概念应运而生。

一、研究现状

对于生态文明程度评价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国家、省、市三级进行研究。杨新梅和黄和平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物质生活水平、生态服务资源、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认知水平4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①。成金华、彭昕杰等以中国35个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和湖北省7个中小城市为对象,从国土空间优化、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制度建设四个维度构建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基本评价体系②。谢森炜和郭凤芝从生态建设压力、生态健康状况及生态系统的治理三个角度对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的绿色生态发展程度进行评估③。康喜平和胡卫华将生态文明建设分为生态环境、经济质量、社会发展三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陕西省2005—2015年的数据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研究④。王珂等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26个城市为对象,选取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指标数据来进行城市生态文明绩效评价⑤。王二威等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分为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三个生态文明子系统,采用集结主观和客观信息的熵权TOPSIS方法对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价⑥。孙顺强等将生态文明分为国土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制度建设、生态文化宣传四个领域,并利用相关数据对重庆市生态文明进行评价⑦。李艳芳等将生态文明分为生态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几方面,对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城市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⑧。

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较少。“青海省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是‘中华水塔’,承担着维护国家乃至北半球生态安全的崇高使命⑨”。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的发展对于青海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西宁市构建生态文明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对目前的生态文明程度进行评价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西宁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有益探索,以期为西宁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及建议,并能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选择适当的指标构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最终的评价结果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秉持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区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指标构建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本文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根据上述原则,构建包含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3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三、指标体系分析

(一)数据选取及预处理

本文选取2014—2019年西宁市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青海省统计年鉴、西宁市统计局、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等。由于指标对应的数据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单位,要使得它们能够在同一维度进行比较,故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步骤如下:

xij表示第i个年份第j项指标的数值,max{xj}为所有年份中第j项评价指标的最大值,min{xj}为所有年份中第j项评价指标的最小值,则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二)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是衡量指标在不同层次和相同层次上的重要性的方法,其结果对生态文明程度的最终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主要有涉及人为判断的主观赋权法,也有通过统计分析确定的客观赋权法,还有将两者进行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本文选择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

假设有m(i=1,2,…,m)个年份,n(j=1,2,…,n)个指标,则可构成一个原始矩阵X=(xij)m×n。由于熵的信息量与不确定性反向变动,故用熵值来判断指标xj的离散程度。每一个指标值的差距与每一类指标的离散程度正向相关,与信息熵值负向相关。信息熵值越小表明信息量越大,意味着所占权重也越大。根据此原理,按照指标之间的离散程度确定信息熵,最终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

(三)评价结果分析

据以上步骤并代入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得出各指标权重,权重值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所示的权重值可知,在三个二级指标中,比重最大的是社会进步、其次是经济发展,最后是环境保护,它们的占比分别是0.4426、0.3028、0.2546。生态文明是一个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其中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文明程度也受到社会大众的影响,因此社会进步在生态文明的综合评价中占有最大的比重。经济发展与生态息息相关,发展经济的资源来自生态环境,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两者相辅相成。保护环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生态文明程度。

表2 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评价指标权重

在经济发展这一子系统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是环境保护支出,权重为0.0573,说明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对于生态文明是十分重要的。投入的越多意味着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越高,也意味着对生态文明的发展越有利。排在第二位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的比重是0.0511,说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第三产业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第三产业的兴旺与生态文明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比重排在第三位的是旅游总收入,占比为0.0509,由于青海省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旅游资源为青海省带来了大批的游客,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成为来往游客的第一站目的地,为西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接下来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两个指标的比重分别是0.0412、0.0401。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直观显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可支配收入越多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好。这也意味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环境保护这一子系统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是城市污水处理率,比重为0.0614。其次占比最大的是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比重为0.0574。比重排在第三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比重为0.0383。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以及产生的垃圾都会对生态文明产生影响,噪声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污水处理与垃圾无害化处理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社会进步这一子系统中,占比最大的是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重为0.1056。其次是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重为0.0875。这两项所占比重都是很高的,这说明涉及人身生命安全保障的要素是十分重要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逐年增长说明我国人民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这对于社会进步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都十分有利。人口密度的比重是0.0463,人口密度对于一个城市的生活宜居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口密度过大会带来城市的拥挤与资源的激烈竞争,人口密度过小会丧失城市的活力并且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基于此,人口密度也会对生态文明程度带来影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的比重是0.0423,排在第4位。公共交通的发展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并且能够使得资源共享,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公交车、自行车、步行等绿色的出行方式对于城市的环境以及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着良性影响。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状况,而且低碳环保出行为生态文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比重是0.04,排在第5位。失业率反映了一定时期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从这一指标的变动可以看出城市经济运行是否平稳,进而可以得出人们生活状况是否稳定。当失业率较高时,人们无法获得收入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会影响社会进步,进而影响到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出西宁市2013—2019年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得分,如图1所示。

图1 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分

根据图1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19年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不断提升,2013年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的综合评分为0.1902,到2019年综合评分达到0.8394,增长了314%。由此可以看出,西宁市的生态文明水平的发展具有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从整体的评分数据将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建设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至2016年,提出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在此之后,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评分从0.1902上升达0.3965,增长了108%。第二阶段是2017年至2019年,在此期间内,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分从0.6623上升至0.8394,增长了26.7%。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分从2016年的0.3965上升到2017年的0.6623,上升了67%,在一年前后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

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项目,因此,在进行生态文明程度的评价时不仅要看总体评分,还要看各个子系统的情况,以便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避免受到短板因素的制约。根据评价结果,得出2013年至2019年间三个子系统的评分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各子系统评分

从整体来看,除了个别年份有小幅度的降低之外,三个子系统的评分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这一二级指标中,评分从2013年的0.0573增长到2019年的0.2566,增长率高达348%,说明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方面保持着持续向好的态势。具体来看,从2013年至2019年,人均GDP除在2018年有极小幅度的下降外,整体呈逐年上升的状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都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人们的经济条件变好,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单位GDP能耗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政府的环境保护支出相对较为稳定,在小范围内有所波动,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看出西宁市的经济发展方面在向生态经济靠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持续保护环境,创建良好生态。

从环境保护这部分来看,评分从2013年的0.0574上升到2019年的0.1866,上升了225%。具体而言,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呈上升的趋势,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也在不断升高,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城市污水处理率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在不断增加,既提高了资源的回收效率,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根据指标数据可以得知西宁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城市生活环境不断向好发展。

从社会进步这一子系统来看,评分从2013年的0.0755上升到2019年的0.3963,增长率高达425%。特别是从2016年的0.1454上升到2017年的0.3361,呈现翻一番的增长幅度。从具体指标来看,人口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使得城市的宜居度增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说明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保障。人均住宅面积也不断上升,意味着人民生活逐渐摆脱了过去几代人挤在一间屋子中的窘迫环境。车辆以及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波动上升,表现出城市为人们提供的交通资源以及医疗资源都在不断增加。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所涉及的三个子系统总体都呈上升态势,说明西宁市近年来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保持了重视。首先,在三个子系统中,社会进步的评分最高。其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青海省提出“生态立省”战略的前提下,西宁市也要积极建设发展生态文明,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西宁市经济绿色发展,保护城市环境,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构建了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最终计算出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分,得出以下结论:

1.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评分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子系统评分也呈上升趋势。在三个子系统中,社会进步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经济发展;最后是环境保护。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不是仅仅与自然环境相关,与社会人文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对生态文明总体来说,其中的经济发展是与绿色经济相联系的,以更加环保的方式获取经济利益。

2.从西宁市整体情况来看,虽然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任务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生态文明建设是多个系统的综合体,要想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各个子系统协调进行,共同发力,从单个系统的发展达到多个系统共同发挥作用,相辅相成,避免出现“木桶效应”。

(二)对策建议

根据上文的研究结果,本文针对西宁市生态文明程度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西宁市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位于青海省东部。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它是青海省政治、经济、科教、交通、通信等的中心,先后获得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宁市在发展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其环境承载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使其更加靠近生态、低碳、绿色、环保和高效。在产业选择上,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项目,叫停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提高新产业准入的能耗、物耗、环保标准。在农业生产中,大力鼓励农民多使用有机肥料,对农民进行适当补贴,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从而达到保护土壤环境的目的。在牧业发展中,考虑草原牧场的核定承载力,有节制地进行放牧,避免出现草原荒漠化等不良现象,保持持续可靠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中,依靠本地的旅游资源,规划有西部特点的旅游路线,突出西部地区的特色,吸引各地游客。

2.节约资源消耗。在青海省“生态立省”的战略引领下,西宁市也要秉持生态优先的思想,节约资源消耗。在工业企业发展中,对需要消耗的能源总量进行规定。对新进项目的能源消耗进行计算,对于超出一定标准的项目进行削减,对于已经进入的企业监控其能源消耗及排放,对超出范围的进行有效惩处。大力支持低消耗、低排放的项目,例如可在信贷、补贴等各方面进行优惠。在农业发展过程当中,节制农业用水,按照本地的土壤环境种植适应的作物。在牧业中,对放牧量进行控制,保持草原的自然恢复能力,不过度放牧。在公众生活方面,大力宣传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以及汽油资源消耗。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倡导人们使用节能电器,节约用水、随手关灯,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对废物进行二次利用,减少各种资源消耗。

3.保护生态环境。西宁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自然环境方面,要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污染,防止水土流失,避免草原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居住环境方面,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还要推广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技术应用,给人们一个清洁的环境。在人文环境方面,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加人们的生态文明知识储备,然后逐渐让人们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从理念和行动中共同自发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保护环境,发展生态,为城市人民打造美丽的宜居环境,创建幸福西宁。

注释:

①杨新梅,黄和平.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及时空动态演变[J].生态经济,2020,36(08):213-220+225.

②成金华,彭昕杰,冯银.中国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102-113.

③谢森炜,郭凤芝.省域绿色生态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9,35(20):50-53.

④康喜平,胡卫华.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新视野,2018(02):83-88.

⑤王珂,郭晓曦,李梅香.长三角大湾区城市群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的结合分析[J].生态经济,2020(4):13-218

⑥王二威,朱宝文,崔春生.基于熵权TOPSIS方法的珠三角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50(12):28-37.

⑦孙顺强,戴碧涛,刘新元,王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评价[J].生态经济,2018,34(05):212-217.

⑧李艳芳,曲建武.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J].决策参考,2018(05):57-59

⑨苏海红,毛江晖,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青海生态建设实践[J].青海社会科学,2016,(5):64.

猜你喜欢
西宁市子系统程度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7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7月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仿真测试平台中TDCS/CTC仿真子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