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下农民工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01-12 07:59李子昂
江苏商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落户意愿农民工

李子昂

(南京财经大学 统计学系,江苏 南京210046)

一、研究背景

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任务》强调各地区应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落实到所有常住人口身上,并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其中释放出的一个重大信息则是“放宽落户”,直接受益者即是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上一般称为“农民工”。然而相关研究显示,虽然诸多城镇纷纷出台了宽松的落户新政,农民工的城镇落户意愿依然较低①。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工的城镇落户意愿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当下影响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因素。

自2010年起农民工的落户意愿问题逐渐成为广大国内学者研究的对象。最初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民工并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户籍身份,这其中老家土地资源问题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要求其交回自身承包地,只有约10%的农民工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②。随后研究发现,城市住房情况和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对落户意愿也起到了显著的影响,拥有城市自购房、学历越高,落户意愿就会大大增强③。再后来各研究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在研究中加入了社会排斥感、城市归属感等变量,发现社会排斥感越高、城市归属感越低,同样对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起到了显著作用④。近几年来,研究学者则聚焦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视角去研究农民工落户意愿问题,如新户籍制度、城乡两栖成本等⑤。在研究方法方面,绝大多数学者采用了定量分析,而由于被解释变量是二元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即被广泛使用(张翼,2011;孙林,2020等)。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选用江苏省13个市受访农民工的问卷调研信息,剔除缺失值和异常值后总计1847份农民工信息,作为本文的数据样本。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在1847份样本当中,愿意落户的共778份,占42.12%,不愿意或没想好的共1069份,占57.88%。可以发现,愿意落户的农民工占少数。

2.依据基本人口学特征,首先选取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四类变量;其次选取了“家庭人数”“城镇住房类型”“就业身份”“平均月收入”(毕先进,2015),“老家是否有宅基地”“老家是否有承包地”⑥等六类变量来衡量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再依据流动特征选取了“此工作从事时长”“是否省内流动”两类变量(刘涛等,2019);最后选取“社会认同感”“是否参加本地医疗保险”“方言能力”三类变量来衡量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状况(侯煜,2017;张敏等,2020),表1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1可知,样本的平均年龄为39.32岁,略微低于2019年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40.8岁。其中35岁以下人口占样本结构的42.18%,可见农民工的年龄结构较为年轻。样本中男性农民工的比例占60.48%,女性为39.52%,而2019年全国农民工男性占64.9%,女性占35.1%,与样本结构差别并不大1数据来源: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2005/866256.html.。样本中,在婚农民工占98.81%,不在婚农民工占1.19%,而2019年全国在婚农民工占80.2%,不在婚占19.8%,可能是样本的局限性造成了此种差异。由此可见,从基本人口学特征方面来说,样本选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生活状况方面,样本中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为4.07人,属正常水平2数据来源:http://www.qqjjsj.com/show70a134927.;每人平均月收入7.17千元,远远高于全国农民工平均水平3.96千元,很大程度上是江苏省发达的经济水平造成的结果。在老家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工分别占44.72%、79.86%。流动特征方面,江苏省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占比为59.50%。当前工作平均从事时间为7.74年,时间较长。在社会融合状况方面,江苏省农民工与当地社会融合程度较为可观,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平均分数为15.93分(满分20分)。同时73.90%的样本已参与当地城镇居民或职工医疗保险。

表1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三、江苏省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

对江苏省农民工的落户意愿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状况、流动特征、社会融合状况依次代入回归方程,因此共建立四个回归模型,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在表2中,模型1至4的伪决定系数逐渐增大,可见模型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

表2 江苏省农民工落户意愿的Logistic回归结果(N=1847)

在基本人口学特征方面,随着年龄的提高,落户意愿会显著降低,对比模型1和模型2,模型1中“年龄”变量并不显著,而在模型2中显著,可能原因是年龄更高的人在外务工时间更长,因此在加入生活状况和社会融合状况变量后,年龄对落户意愿展现出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农民工中男性相对于女性的落户意愿显著较低。

在生活状况方面,家庭人数、住房类型和就业身份都对农民工的落户意愿有着显著影响。家庭人数越多,农民工落户意愿越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本地家人多,农民工在本地也能拥有正常家庭生活;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家家庭人数太多,共用一个农村户口实在不方便,因此农民工希望在城镇落户。同时对比模型4与模型3,在加入社会融合状况类变量后,宿舍集中居住对农民工的落户意愿不再显著,推测宿舍集中居住的农民工较低的落户意愿可能是由于宿舍矛盾或语言不通而导致的生活压力造成的。此外,自营劳动者相较于雇主身份的农民工有更强的落户意愿。

流动特征方面,当前工作从事时间与流动范围对农民工的落户意愿无显著影响。

社会融合状况方面,社会认同感越高、拥有城镇社会保障、方言能力越好均对提高农民工落户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在本地社会获得了幸福感与安全感,逐渐融入本地社会,将自身视为本地社会的一分子,也就更愿意落户本地。

四、结语

本文以江苏省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落户不同于居留,相当于个人身份的转变,虽然能获得城镇户口所带来的交通便利与高水平医疗服务,但同时也需要舍弃原户籍地的社交和农村户口福利,甚至是原有承包地等,因此农民工不会轻易地迁移户口⑦。研究发现,在农民工是否选择落户这一过程中社会融合状况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民工在城镇获得原户籍地所无法带来的幸福感与便利,充分融入当前社会时,落户意愿就会大大增强,这也表明当前人民群众注重着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研究还发现农民工年龄越大,落户意愿越低;男性农民工相对于女性落户意愿越低;家庭人数越多,落户意愿越高等信息。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不论是教育水平还是医疗水平都位于全国前列,这也吸引了大批本省和外地农民工在此就业。然而在本文样本中,只有42.12%的农民工有在本地落户的意愿,如何提高农民工的“落户意愿”,是未来江苏省推动市民化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因此基于本文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在推进落实国家关于农民工的福利政策的基础上,制定针对农民工的公共财政保障政策,加快实现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解决农民工的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问题⑧。(2)成立专业小组调查或开通农民工网络反馈平台,调查农民工在本地融入社会时所遇到的困难。以不逾越政府职能为前提帮助农民工解决这些难题,促进他们融入当地社会。鼓励农民工配合所在社区的治理,培养社会归属感。

本文在研究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过程中,将农民工流入省份作为控制变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落户政策等都可能对农民工的落户意愿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造成了本文样本可能存在局限性,如何将这些因素量化,挖掘出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区域差异,应是今后学者重点关注的方向。

注释:

①谢娅婷,张勃.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城镇落户意愿研究——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9):106-112.

②张翼.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11(02):14-26+111.

③卢小君,向军.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调研世界,2013(11):41-46.

④毕先进.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研究[D].南京大学,2015.

⑤苏红键.中国流动人口城市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0(06):66-77+127.

⑥刘涛,陈思创,曹广忠.流动人口的居留和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科学,2019(03):80-91+127-128.

⑦章洵,陈宁,石人炳.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影响及其代际差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1):61-66.

⑧侯煜.新生代流动人口城市落户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落户意愿农民工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山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落户西海岸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