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教材改革需要教师自我革新

2022-01-11 00:18任苏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叶圣陶新教材立德

任苏民

2017年,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正式启用,到2019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2018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开始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新课程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本质内涵。它力求结合學科教学特点,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化为聚焦发展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程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构建科学、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的教材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课程新教材要付诸教学实践,取得育人实效,关键在于教师。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创新能否真正在学校和课堂中落地,通过教学成功地转化为学生学习成长的教育质量、教育效益,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

教师要担起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主体责任

教师要担当起主体责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适应并有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实现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功效,必须在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革新。

这种与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自我革新,大致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思想精神的自觉,坚持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自觉转变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创新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对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要做到“灵心澈悟,即知即行”(叶圣陶语),也就要再一次实现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的自我觉醒,坚定信念,主动进取,笃实践行。

二是自我教育的先行,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在道德上要加强自我修养,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贯彻到新课程新教材育人价值的正确开掘与有效实践中,体现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成长的“言教”和“不言之教”中。教师在专业上要加强自我研炼,围绕新课程新教材不断拓展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在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同时,实现自身专业素养和技能的修炼、更新和提升。叶圣陶曾经在谈到教师钻研课程教材、设计课堂教学时指出:“看看参考材料,只能起辅助的作用。真的自力更生,还在于自己教育自己,培养真功夫。”教师不断磨砺这样的“真功夫”,才能为新课程新教材有效教学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

三是善教善导的实践,坚持教育者实践创新。教师要在新课程新教材的有效教学研究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生成新智慧,努力做到善教善导。要善于优化课堂,创造性地构建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有机贯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实践;善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形成使用新课程新教材、生动体现“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自我教育,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教师应系统深入研究新课程新教材

笔者想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自我革新对于正确、有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笔者曾参加了某小学组织的一次新课程省级课题研讨。课题的名称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源于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发展与提升”,旨在研究这一核心素养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并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作指导。课题很有价值,研究方案也作了具体设计,但在研讨中专家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该课题的研究方案中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核心概念界定为:“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设计者给出这个界定,可能参考了一些理论资料,但肯定没有研究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新课标写得很明确:“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上述课题界定将“思维能力”大大窄化,用逻辑思维能力解释人的整个思维能力,忽略了在语文学习与运用中非常重要、往往起主导作用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等思维能力,以及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并指出“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这些思维能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语文学习与运用中更是如此。这个界定也肯定没有研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即儿童思维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基于直观经验的感知、体验、情感、想象、直觉、灵感等是其非常重要而宝贵的组成部分。叶圣陶曾说,儿童“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观”,“以直觉、情感、想象为其生命的泉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一方面诚如皮亚杰所说,要使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另一方面又必须同时使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情感、想象等能力得到保护和培养,并使之逐步提升到高级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能力水平。

上述课题属“实践研究”,但在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上,却脱离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具体现实背景和基础,只是像目前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那样,探讨一些抽象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笔者看来,这项课题的研究,应该基于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有效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探索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路径。研究内容应包括:研读相关原著,深入发掘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智慧;梳理课程教材,系统构建语文学科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开展行动研究,探索总结语文教学包括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教学有效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路径和方法;立足课堂实践,积累形成语文教学包括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教学有效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和课例,等等。

这个案例说明,要取得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究应有成果,教师必须改变形式主义的研究方式,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自觉和理论修养,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系统、深入研究,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教师的自我革新,本来就应当与课程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相一致、相同步、相作用、相促进,同属于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整体改革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让广大教师彻悟这一道理,清醒地意识到肩负的立德树人使命,知变、应变、求变,加快进行自我革新,才能推动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改革和教师自身发展共同取得成功,才能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实现新时代新阶段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欢
叶圣陶新教材立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霜的工作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燕子,住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