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阅读,让学习真发生

2022-01-10 10:16卢丽萍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卢丽萍

摘要:主题是文学作品思想价值的集中呈现,更是文本情感和情绪的表达与流露。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就是根据某一特定主题集合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进行同步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认知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文章将对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进行深度探讨,旨在让语文学习真发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是学生所受教育的基础部分,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习惯,就能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道路夯实基础。但如何才能在丰富的阅读素材中挑选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又如何组织众多素材以实现预计的教学目标?主题式阅读将为上述问题提供具体的思路。因此,文章将对主题式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展开深入分析。

一、同主题中求异,激发阅读思维

为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同时贯彻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重要指示,教师应积极改革阅读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为语文教学夯实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是极为关键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思维越活跃,通过阅读获得的启示才会越多。教师在组织主题阅读活动时,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对文本展开有效的阅读与思考,及时发掘文本中的难点与重点,并从同一主题文章中寻找不同之处,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阅读经验。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时,作者用细节化的方式描摹北京春节的相关习俗,烘托出一派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等学生通读文本以后,教师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为学生拓展了《过年》这篇素材,要求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发现这二者之间的异同点。通过阅读和分析,学生意识到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春节”为主题,但文本中呈现的氛围却截然不同。《过年》这篇文章中营造的氛围相对感伤,表现了作者单独过年时复杂的情绪。而《北京的春节》则展现了老北京人独特的春节习俗,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那种热闹和喜庆的氛围。发现不同之处后,教师让学生继续探索这种区别背后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处于不同的时代以及生活背景,而且他们的创作初衷不同。《北京的春节》更像是对真实春节民俗的一次生动记录,《过年》则表现出作者对传统陋习的厌恶。两者的表达方式截然相反。在深入思考以后,学生对同一主题的文本形成了不同的认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同一主题的文本中发现不同之处。在对文本展开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二、创设文本情境,促进主题理解

阅读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尤其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时,教师不能只是关注阅读素材的选取问题,更需要关注如何教学的问题。因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主题阅读效果,如果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产生阅读的积极性,对主题的领悟自然不够深刻。因此,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文本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这样可以加速学生对主题的感知与领悟,从而提高主题阅读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本单元主要涉及三首古诗(示儿、题临安邸、已亥杂诗)、三篇文本(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小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可知,本单元涉及的主要都是爱国题材的文章。但是对大部分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其爱国情怀不够深刻,自然无法对文本内容形成深切的感受。教师可结合“爱我中华”这一主题,为学生展示了两个不同的视频。其中一个视频主要展示的是宋、清时期的历史,另一个视频展示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重要历史。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思考文章的创作背景和视频中的内容有哪些关联。与此同时,教师可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视频更加直观,主要展现的是大的历史趋势,但文本的描绘更加具体,主要展现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感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运用主题阅读模式,教师还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通过情景创设,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三、尊重主体地位,给予表达空间

不论采取任何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其实施的对象都是学生,因此教师不能总是从主观的角度设计,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其实,小学生虽然活泼调皮,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独到的见解,也愿意深入其中去体验和感受。在主题阅读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总是从主观角度出发,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才能提高主题阅读的实施效果。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本单元主要涉及四篇课文,分别是《短诗三首》《绿》《白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通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诗”单元,编者筛选的诗歌都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向读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之美。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诗,体会现代诗的特点以及情感抒发方式。为了实现主题阅读的目的,教师将这几篇文本进行梳理整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这把钥匙发现文本背后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诵读文本,感受诗歌的节奏、语言、画面以及情感,使学生进一步把握诗歌的独特韵味。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通过阅读诗歌,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见解。

主题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模式,但其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不能总是从成人的角度进行分析,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这样才能提高主题阅读的效果。

综上所述,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展现新的活力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主题阅读就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增添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參考文献

[1]朱秀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0(20):47-48.

[2]高春玉.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0(36):107-108.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统整 比较 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