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婷,李志
1.淮安市淮安医院(淮安市肿瘤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淮安 223200;2.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昆山 215300
急性脑梗死实际上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死率、致残率的神经科临床疾病,目前治疗的关键为及时抢救残存神经元、改善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功能。 现阶段,超早期溶栓治疗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但容易遭受时间窗限制,所以,选取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十分重要[1-4]。该文阐述了在2019 年12 月—2020年12 月期间参与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使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与阿加曲班单独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该文以双盲法的形式将该院救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分组对比。 研究组入组患者35例,女17例,男18例; 年龄73~41 岁,平均年龄(55.54±4.32)岁。 参照组入组35例,女16例,男19例;年龄74~42 岁,平均年龄(55.22±5.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入组样本均具有处于6~48 h 的发病时间;②与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给出的临床判断标准相符合,经影像学检查及其经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得到确诊;③患者和家属对该次研究内容详细了解和知晓之后表明自愿参与研究,同时将调查内容移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之后得到相关人员批准。
排除标准:①存在脑梗死合并渗血患者或者脑出血合并渗血患者; ②存在意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患者;③存在出血性疾病或者凝血障碍患者;④存在严重脏器功能异常或者不全患者。
两组均开展常规治疗,如脑保护、改善循环、调脂、保护胃黏膜、抗炎、脱水等。 参照组开展阿加曲班单独治疗,在0.9%氯化250 mL 加入20 mg 阿加曲班(国药准字H20203170)进行静脉滴注。 研究组开展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加曲班治疗方法和参照组相同,每日口服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00542)75 mg。
两组均开展为期1 个月的治疗。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Barthel 评分、NIHSS 评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①经患者治疗之后NIHSS 评分减少程度>91%,病残程度恢达到0 级即为显效; 经患者治疗之后NIHSS 评分减少程度处于18%~90%之间,病残程度恢达到1~3 级即为有效经患者治疗之后NIHSS 评分减少程度低于18%即为无效。
②采取Barthel 指数对两组生活情况进行判断,分为4 级:1 级即为生活基本自理,>60 分;2 级即为生活需要帮助,分数处于41~60 分之间;3 级即为生活需要帮助,分数处于22~40 分之间;4 级即为生活需要完全辅助,分数≤21 分。
③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判断神经功能改变情况,总分即为41 分,数值越低表示具有越好的情况。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42%高于参照组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与参照组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Barthel 评分、NIHSS 评分、TT、APTT、PT 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Barthel 评分、NIHSS 评分、TT、APTT、PT 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其参照组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Barthel 评分、NIHSS 评分、TT、APTT、PT 对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NIHSS、TT、APTT、PT 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NIHSS、TT、APTT、PT 比较(±s)
注:* 和治疗前比对,# 和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时间Barthel 评分(分)NIHSS(分)TT(s)研究组(n=35)参照组(n=3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0.21±4.18(63.94±0.37)#*50.25±5.22(56.21±0.31)*13.21±2.52(7.21±0.51)#*13.2±3.21(9.21±0.28)*17.11±2.92(23.51±0.15)#*17.21±2.91(19.21±0.20)*APTT(s) PT(s)32.21±2.52(42.32±0.31)#*32.5±2.61(38.21±0.25)*12.11±1.82(16.21±0.14)#*12.34±2.11(14.32±0.25)*
急性脑梗死实际上是因脑血供发生突然中断后导致脑组织出现坏死的疾病,大部分是因脑部血液供应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者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局灶发生性急性脑供血的临床常见疾病[5-7];现阶段,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争取救治时间,能提升治疗效率,但大多因不能在溶栓时间窗内进行及时溶栓治疗,导致增加疾病病死率,因此选择有效且科学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8-11]。
阿加曲班属于新型的一种凝血酶抑制剂,结合凝血酶(因子Ⅱa)能达到灭活作用,也可以有效抑制凝血酶导致的纤维蛋白形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其高凝情况[12]。 静脉注射阿加曲班1~3 h 后具有稳态的血药浓度,并且于停药后2~4 h 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恢,具有较短半衰期[13-14]。
氯呲格雷和阿司匹林均为常见的临床抗血小板药物,当目前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15]。 氯呲格雷实际上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一种,能选择性结合血小板受体、二磷酸腺苷,能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介导中的糖蛋白复合物的活化作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但能依据不同途径达到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能保证预后[16-17]。
该次结果计算表明,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42%高于参照组,Barthel 评分(63.94±0.37)分、NIHSS 评分(7.21±0.51) 分、TT (23.51±0.15)s、APTT(42.32±0.31)s、PT(16.21±0.14)s 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刘君等[18]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联合用药后,患者NIHSS评分(9.90±3.47)分低于对照组(12.68±4.76)分,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 孔伟等[19]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BI 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与该次研究一致,表明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且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联合氯吡格雷和阿加曲班治疗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与阿加曲班单独治疗相比较呈现出更突出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