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娟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化理念,根据地理课程主题内容,结合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情况,引入丰富多样的生活化资源,构建创新的生活化地理教学策略。主要策略包括:认识生活资源作用,搜集整理生活资源;创设生活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地理兴趣;引入实际生活案例,要求学生思考探讨;借助高考试题资源,进行生活题目训练。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落实以上策略,能够提高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高中地理;生活资源;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地理学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到天气与气候,下到海洋洋流活动,大到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小到个人发展与职业选择,都或多或少与地理相关。在高考地理中,越来越多地与生活化的内容联系起来,对于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改进地理教学方式,基于生活化理念创新地理课堂教学,通过运用与高中生认知相关的生活化资源,开展分析生活案例、解决生活问题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各类生活问题。
一、认识生活资源作用,搜集整理生活资源
基于生活化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生活资源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建立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更好理解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变化、经济与社会活动等,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地理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生活资源,建立地理相关的生活资源库,以便在具体的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1]。
例如,搜集与整理地理相关的生活资源,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在线上途径中,教师可以关注一些地理相关的新媒体账号,比如“星球研究所”“地球知识局”等,观看与剪辑《航拍中国》系列、《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视频,以及利用国家自然资源部数据服务资源等,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内容,整理相关生活资源。线下积累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旅行中的积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春捂秋冻”等词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等谚语;在旅行中拍摄各地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探访农业种植、风土人情等。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地理兴趣
基于生活化理念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可以先根据课程主题与内容,运用提前准备的含有生活资源的课件、生活微视频等,创设生活问题情景,在美妙的声音、生动的画面影响下,吸引学生的目光,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导入新的课程。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的《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农业区域的几大影响因素,掌握不同地域的农业布局,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等。根据这个要求,教师可以先展示祖国各地的农业景观图,如新疆吐鲁番的大片葡萄园、黑龙江三江平原的万亩水稻田、山东寿光蔬菜大棚等;接着再展示一段《舌尖上的中国》片段,介绍新疆吐鲁番葡萄制作葡萄干的内容;最后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不同?这些地区具有怎样的优势?为何新疆出产我国最甜的葡萄?通过创设这类生活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联系所学与实際生活,再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中导入本节课程。
三、引入实际生活案例,要求学生思考探讨
高中地理教材中以理论总结为主,引入的具体案例较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理论知识,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解答一些困惑,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入实际生活案例,讲解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引出一些思考题和探究任务,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与探讨。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总结相关知识点。
例如,学习了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地球上的大气》章节后,为了检验学生掌握季风相关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案例,结合生活案例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与探讨。首先教师出示318国道示意图,并为学生讲解:318国道是我国的一大景观长廊,途径三个阶梯和多个省市区;某市学校组织沿318国道的地理研学夏令营活动,要求成员携带轻便、实用的旅行用具,带上墨镜、遮阳帽与做好防晒措施,带上厚衣物;这个过程要穿越四川,四川有“巴山夜雨”“蜀犬吠日”“雅安天漏”的说法。然后结合这个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学校为何这样要求?该地区多阴雨天气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与探讨,阐述各自的答案。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与总结:318国道经过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地形崎岖,消耗体力大,太阳辐射强;本地区河流众多、水汽充沛,受到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影响,且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大。
四、借助高考试题资源,进行生活题目训练
在当前的高考地理试题中,越来越多引入生活背景资料,增加了更多的生活化试题。因此,基于生活化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还要借助高考地理试题资源,结合其中生活化问题,先引入让学生解答,之后进行讲解。通过开展生活题目训练,可以更好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3]。
例如,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一卷中,选择题引入了陕西延安黄土高原地区治沟造地的背景资料,说明与传统打坝淤地的方式相比,治沟造地具有诸多优势,能够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问题主要是:治沟造地更加关注什么?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更多体现为什么?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可能原因是什么?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分析与解答,之后进行讲解。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地的自然地理风貌,引入生活背景资源,创设类似题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运用地理知识可以解释自然现象与生活情景,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地理学习。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地理课程主题和主要内容,引入丰富的生活资源,将其与课程内容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理论,运用地理理论解答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地理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凌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70.
[2]曹徐平.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及应用[J].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6(1):31-32.
[3]刘军.浅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J].高考,2018(3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