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
摘要:我国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这也让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提高。新一轮课改提出,要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国家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改进。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度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数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点部分,广大师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很高,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推进的同时,教师也第一时间加强了对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优化和改进。但在长久的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的思想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顺利。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观念没有随时代变化而创新改变。新课改的深入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变化发展的潮流,学习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除了要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增长,还要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大部分教师已经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难以进行较大的改变和优化。
其次,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动力。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占据了主动,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枯燥的学习课堂让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降低,缺乏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度探究的能力。另外,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难题时,学生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没有进行合作与互相帮助的意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比较缓慢。这些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效果不明显,甚至教学的质量降低,不利于高中數学教学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其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的思想、心理已经在多年的教育当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对自己的理想目标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进行约束。但是,学生的身心毕竟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还是渴望休闲娱乐,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在比较枯燥的数学教学当中,部分学生能够约束自己进行学习,但是用生动创新的课堂来指导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学习效率,将部分没有把心思放在课堂上的学生的注意力拉扯回课堂,让课堂重新焕发活力,使得学生们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对较有难度的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增长,让学生的探究实践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以苏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与表示》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这个部分的教学当中要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明白常见集合的关系,并掌握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能够正确地表达和描述集合。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的环节,通过“介绍自己”的方式来将学生引入情境。教师可以用“我是教师中的一员;我是学校中的一员。”来介绍自己,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让学生意识到集合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像“家庭”、“班级”、“男生”、“女生”、“年轻人”“共青团员”这样的概念所拥有的共同特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并且总结出“集合”的概念。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大大提升了,能够让高中数学课堂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
(2)增加小组活动,开展多样的实践课堂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样的小组活动,以创新性、合作性的数学实践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堂的活跃性,让学生在合作与实践活动当中,思维与能力都能够获得培养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活动的是开展形式十分多样,比如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比如说,教师开展数学知识的实践验证,让学生从现象来验证理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苏教版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时,可以让学生探讨生活中与周期性相关的事物,建立周期函数的概念,并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课堂活动中,思维逐渐完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稳步提升。
三、结语
面对高中数学中的种种顽疾,教师要提高对此的重视,加强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教学水平,作为主导,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让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得到创新,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使学生的三观、人格、道德、能力都获得成长和发展,成为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贵明,胡典顺,柳福祥.论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落地生根:以人教版高中“对数”教学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6):46-50.
[2]吴琼,高夯.教师专业知识对高中数学教师各项教学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4):61-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