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波,郭 郁,梁佳林,毛和祥
(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云南安宁 650302)
尿路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我国尿路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地区尿路结石的患病率为5%~10%,约1/4患者需入院接受治疗[1]。尿路结石与年龄、性别、代谢、饮食及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其高发病率及高复发率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有效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降低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安宁市位于云南中部,尿路结石患者较多,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尿路结石患者的发病相关特点,本文对安宁地区2018—2020年尿路结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区域性尿路结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经诊断并治疗的2 260例尿路结石的患者病历资料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已经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备案。
1.2 统计方法 自制统计量表,回顾性调查2 260例尿石症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资料、临床病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信息。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②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包括发病年龄的分布、身高体重指数(BMI)情况];③尿路结石在不同职业中的发病情况;④尿路结石患者乡镇、街道分布情况;⑤尿路结石患者发病时间分布;⑥尿路结石临床症状;⑦尿路结石患者结石部位分布;⑧尿路结石患者肾积水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2 260例患者,占该院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人数的49.3%。其中男性1 552例,占68.7%,女性708例,占31.3%。男女比例为 2.19:1。
2.2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①患者发病年龄分布。纳入患者资料中,发病年龄为16~90岁,平均发病年龄(49±14)岁;41~60岁为高发年龄段,所占比例达53.9%,小于20岁及大于8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少,分别为1.1%和2.3%,见表1。②患者BMI情况。本研究纳入患者BMI为17~42 kg/m2,平均BMI(24±4)kg/m2;其中超重患者670例(29.6%),肥胖患者443例(19.6%),过轻体重者147例(6.5%),健康体重者1 000例(44.3%)。
表1 患者发病年龄分布
2.3 尿路结石在不同职业中的发病情况 本研究纳入患者职业构成比中,以工人占比最高(22.2%),其次分别为农民(19.8%)、其他(13.2%)、无业人员(10.2%)、自由职业者(10%)、退休人员(9.7%)、公务员(5.0%)、职员(4.7%)、学生(2.5%)、专业技术人员(1.3%)、个体经营者(1.2%)、企业管理人员(0.2%),见图1。
图1 泌尿系结石患者职业分布图
2.4 患者地区分布情况 本研究纳入患者地区分布情况如下:八街镇占比最高(26.9%),其次分别为连然街道(16.1%)、金方街道(11.5%)、县街镇(10.7%)、草铺镇(3.8%)、禄裱镇(3.1%)、青龙镇(2.3%)、温泉镇(2.3%)、太平(1.8%);此外,市外人员也占有一部分比例(21.5%),见图2。
图2 患者地区分布图
2.5 患者发病时间分布
本研究纳入患者发病高峰时间为5~9月,见表2、图3。
表2 患者发病时间分布
图3 患者发病时间分布图
2.6 患者临床症状 本研究纳入患者的就诊主要症状
中,以腰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者1 905例(84.3%);因体检发现结石入院者81例(3.6%);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者41例(1.8%);血尿者19例(0.8%);排尿困难者25例(1.1%);II期处理结石者53例(2.3%);其他症状者136例(6.1%)。
2.7 患者结石部位分布 本研究纳入患者中,上尿路结石2 105例,下尿路结石106例,同时合并上、下尿路结石49例;不同性别尿路结石部位分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8 患者肾积水情况 肾积水检查以超声检查为参考标准,其中1 231例患者(54.5%)存在不同程度的肾积水,599例患者(26.5%)无明显肾积水、因未行相关检检肾积水情况不详430例(19.0%);肾积水患者中,轻度积水1 154例(51.1%),中度积水47例(2.1%),重度积水30例(1.3%)。
尿路结石是一种全球性常见多发病,我国该病发病率为2%~5%[2]。随着高分辨率超声、薄层CT等先进检查手段的普及和人群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许多无临床症状的微小结石得以及早发现。同时,人群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促使我国尿路结石发病率逐年增加。本调查显示,尿路结石患者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49.3%,高于湖北省地区结石患者占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比例(39.3%)[3],由此可看出安宁地区尿石症发病率较高。
本研究纳入患者男:女比例为2.19:1,与既往报道中男性尿石症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内容相符,但与既往研究[4]相比发现,性别差异正逐渐减小,这种性别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解剖结构、饮食结构、激素水平、工作环境、生活压力等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41~60 岁为高发病年龄段,与既往报道的相关结果[5]相比,本组调查对象发病高峰年龄后移10岁,这可能与人口老龄化有关。一方面,医疗保健的整体改善导致了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诸如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肥胖症等会导致结石危险因素增加的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更常见[6]。本研究结果显示,职业构成比中工人占比最高(22.2%),与国内其他地区调查报告的职业水平分布不相一致[7]。工人为尿石症高发群体,主要考虑昆明钢铁公司位于安宁,厂区职工人数占比较高,厂区工人长期所处的高温工作环境导致其出汗多、尿液浓缩进而引起晶体易析出,最终形成尿结石。本研究中肥胖患者占比19.6%,肥胖通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会导致尿液pH值降低,增加出现尿酸结石的风险[8]。同时肥胖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进而易导致尿结石的形成[9]。
本研究显示安宁地区尿石症发病高峰为 5~9月,这与既往研究中夏秋季是尿石症的高发季节相符。但本研究结果中,每年各个月份间差距较小,主要考虑可能因为多数工人常年处于高温环境致使结石形成季节差异不明显。
本研究中以上尿路结石占比最大,与上述报道结果相符。上尿路结石多于下尿路结石的原因主要考虑与上下尿路解剖生理差异有关,上尿路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致其易发生异常,如肾下垂、异位血管、输尿管狭窄、肾旋转不良等;不同性别在下尿路结石的差异,主要考虑男性尿道解剖特异性,易造成梗阻而诱发结石。本研究中54.5%的患者存在梗阻性积水,对于梗阻造成的积水,应尽快解除梗阻以有效保护肾功能,同时控制感染。
综上所述,安宁地区尿路结石患者的性别差异、高危年龄、结石高发部位及结石高发月份与既往报道类似,但也具有独特之处:安宁地区尿路结石患者职业构成比以工人所占比重最大,结石发病季节差异不明显,八街镇尿路结石患者占比较高。可见,通过尿石症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能进一步了解该地区尿石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于制定尿石症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该区域尿石症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