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骨再生术技术在重度牙槽嵴萎缩牙种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1-08 05:35:02曾达红
大医生 2021年18期
关键词:骨组织牙槽骨牙体

曾达红

(台山市中医院口腔科,广东江门 529200)

急重度牙槽嵴萎缩患者多伴随严重的牙体缺失,随着其缺损牙体周围骨组织承压力的不断下降,其牙槽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度、宽度变换,同时增加口腔神经受损的可能性[1]。传统骨移植手术应用于骨缺损量较大者的修复治疗中难以长期维持美学效果。为避免牙种植术中骨组织缺损对远期修复效果的影响,应恰当采取有效促进新骨形成的修复方式。研究指出,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能够利用生物学材料来增加缺损牙槽嵴生理结构稳定性[2]。本研究就该项技术在重度牙槽嵴萎缩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台山市中医院进行重度牙槽嵴萎缩牙种植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牙种植修复)和观察组(34例,采用GBR技术)。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9.08±12.39)岁;牙体缺损时间0.7~5个月,平均牙体缺损时间(3.73±1.12)个月。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9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8.58±12.54)岁;牙体缺损时间0.6~5个月,平均牙体缺损时间(3.48±1.0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经台山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治疗前患者经锥形束CT检查显示患侧牙槽骨单面骨壁缺损高度>5 mm,单个牙体近远中骨缺损至少2个牙位,属于Ⅰ-Ⅲ类骨质[3]。排除标准:①具有异常咬颌关系者;②种植区域局部牙槽骨发生肉芽肿、炎症、残根等病理性改变;③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扁平苔藓者或其他原因所致口腔炎症患者。

1.2 修复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方式,根据患者CT检查图像评估牙体缺损情况,然后将人工牙根植入受损牙槽窝中,植入高度需低于牙槽嵴顶部。术后予以患者复查并拍摄口腔锥形束CT(CBCT),调整测量界面分析成骨质量。

观察组患者在修复治疗中应用GBR技术,行局部浸润麻醉后作梯形切口,翻开黏骨瓣膜,使缺损牙槽骨及牙槽窝充分暴露于术野,刮净牙槽窝内牙体碎渣及残留牙周膜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牙槽窝。于牙槽嵴顶沿牙槽窝偏鄂部方向钻孔,逐级扩张成型,植入适合长度、直径的种植体。若植入体放置后其根方周围被牙槽骨包绕的高度为3 mm左右,则符合GBR初期稳定性要求,可应用此项技术进行修复。首先使用小球钻于牙体缺损区钻出适量小孔或凹槽,可见骨表面有新鲜血液渗出。接着于将小牛骨粉颗粒(福州万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25 g)混合此前搔刮的少量骨组织混合物制成复合骨粉,填入种植体裸露部位,填充厚度>3 mm。填充后于骨表面覆盖正海生物海奥口腔修复膜(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460386,规格:1.5 cm×2 cm),膜体覆盖区域直径需>植骨材料2~3 mm,覆盖膜尽量延伸至创口边缘处骨膜下方。充分减弱黏骨膜瓣张力后严密缝合切口,术后根据患者恢复可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约1~2周拆线。拆线后义齿行粘接桥临时修复,盖嵴部留出充分间隙以促进创面愈合,根据成骨质量选择冠修复方式。

1.3 观察指标 ①牙体修复效果:以创面完整且无感染、覆盖膜无渗液、二期手术可见牙槽嵴新骨结构完整或部分覆盖植体愈合帽为修复成功,未达到以上任意一项标准则视为修复失败;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骨移植材料流失、生物膜渗漏,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③术后1、2月的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PES从近远中牙乳头、软组织颜色共7个方面对种植义齿修复区域周围软组织美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各项目按照美学水平由优良到差依次计2分~0分[4];④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患者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分别参考锥形束CT、X线影像结果进行测量,各项目测量次数不低于3次,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取3次测量结果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取远近边缘骨水平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牙体修复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2.73%(χ2=3.887,P=0.04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均高于对照组,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比较(±s)

组别 例数 牙槽骨高度(mm) 牙槽骨宽度(mm) 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术后1个月 术后2个月 术后1个月 术后2个月 术后1个月 术后2个月观察组 34 5.78±0.29 5.86±0.23 4.74±0.20 4.87±0.18 0.42±0.10 0.44±0.11对照组 33 5.10±0.21 5.19±0.25 4.29±0.16 4.46±0.13 0.58±0.11 0.62±0.13 t值 10.965 11.422 10.151 10.661 -6.233 -6.12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PE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P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PE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PES评分比较(±s,分)

PES:红色美学指数。

组别 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2个月观察组 34 8.63±1.52 9.24±0.64对照组 33 6.41±1.35 7.53±0.96 t值 2.440 4.286 P值 0.037 0.016

3 讨论

重度牙槽嵴萎缩牙种植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填充牙槽骨缺损带、促进种植体与原有口腔结构形成良好融合。既往临床采用的牵张成骨、游离骨移植等方式对原有牙体结构及骨组织数量要求较高;考虑到部分骨组织丢失程度较严重者的修复需求,临床倾向于采用既能够适用于多种缺损条件又可提升骨组织承压力的修复方式[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GBR技术进行牙种植治疗后,患者牙槽骨高度及宽度、边缘骨水平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该项技术可对重度牙槽嵴萎缩患者牙槽骨生理结构的改善产生积极作用。缺损骨组织愈合情况会受到种植体表面结构、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等因素影响,GBR技术通过生物膜的屏障作用为骨面成骨细胞的增殖、扩散提供了较充分的生长环境,利用骨引导、骨生成等生物学机制促使种植体表面引导性组织与成骨细胞达成有机结合,同时阻断牙龈上皮细胞向牙槽窝内生长的路径,从而促进骨基质分泌[6-7]。通过为骨组织创造相对封闭的生长环境,可有效减少外部组织对种植体负载、细微动度的不利影响,促使种植体发挥功能性负重作用,逐渐增加骨接触范围。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修复治疗后,其牙齿美观度改善情况优于单行常规修复治疗的对照组,提示GBR技术可提升重度牙槽嵴萎缩患者牙种植后牙齿美学水平。术前根据锥形束CT影像明确骨缺损位置,可顺应实际解剖结构来保护原有牙槽骨形态。术中彻底清除残留骨渣可提高天然骨面与移植体接触紧密度,避免结缔组织增殖影响愈合效果;采用海奥生物膜所含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对骨组织愈合产生良性刺激,可利用其高亲和性促使骨组织实现良好愈合,促使美学效果最大化[8-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牙体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GBR技术可作为重度牙槽嵴萎缩牙种植的有效手段。该项技术从促进骨愈合、引导骨新生等方面全面提升牙种植质量,符合重度牙槽嵴萎缩牙体修复需求。

综上,在重度牙槽嵴萎缩牙种植中应用GBR技术可提升患者牙体美观度,牙体缺损修复效果值得肯定,安全性较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骨组织牙槽骨牙体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硅+锌+蚕丝 印度研制出促进骨组织生成的新型材料
山东陶瓷(2019年2期)2019-02-17 13:08:24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骨组织中HMGB1、RAGE、OPG和RANKL表达的影响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