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01-08 05:35:02张婷婷徐霄霄田思军
大医生 2021年18期
关键词:活动期红斑狼疮免疫学

张婷婷,徐霄霄,田思军

(1.巨野县北城医院检验科;2.巨野县北城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山东菏泽 27499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关节疼痛、疲劳无力、发热、头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累及身体多个器官,如肾脏、心脏、大脑等,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研究认为,本病主要与免疫功能有关,机体免疫系统失衡是引起该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指标水平变化表现为免疫球白蛋水平异常升高、补体水平降低。临床多通过免疫学检验来测定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有助于判断其病情发展[1]。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成分C3(C3)、补体成分C4(C4)水平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典型指标。本研究选取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3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探究,以进一步分析免疫学检验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巨野县北城医院收治的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纳入研究组;另将同期于巨野县北城医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组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5.93±5.65)岁;其中活动期患者37例(活动期组),非活动期患者29例(非活动期组)。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27±5.14)岁。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巨野县北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研究组患者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2],并经临床检查确诊;对照组受检者免疫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伴恶性肿瘤;②伴精神性疾病、意识障碍、沟通障碍;③伴严重慢性疾病;④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1.2 检验方法 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待检;使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N ProSpec)及其配套品,并采用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检验IgA、IgM、IgG、C3、C4水平;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3 mL,离心条件同上,取上清液,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酶(ds-DNA)抗体、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SS)-A与抗SS-B的阳性表达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活动期组、非活动期组、对照组受检者IgA、IgM、IgG水平。②补体水平。比较活动期组、非活动期组、对照组受检者C3、C4水平。③免疫学抗体阳性表达情况。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受检者ANA、抗ds-DNA抗体、ENA多肽抗体、抗SS-A与抗SS-B的阳性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受检者免疫学检验结果比较 活动期组受检者IgA、IgM及IgG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受检者IgA、IgM及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受检者免疫学检验结果比较(±s,mg/L)

表1 各组受检者免疫学检验结果比较(±s,mg/L)

IgA:免疫球蛋白A;IgM:免疫球蛋白M;IgG:免疫球蛋白G。

组别 例数 IgA IgM IgG活动期组 37 3.92±0.73 2.69±0.4323.48±1.23非活动期组 29 2.16±0.24 1.58±0.3819.54±1.56对照组 30 1.18±0.14 0.86±0.2210.15±1.14 F值 283.220 219.725 878.138 P值 0.000 0.000 0.000

2.2 各组受检者补体水平比较 活动期组受检者C3、C4水平均低于非活动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受检者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受检者补体水平比较(±s,mg/L)

表2 各组受检者补体水平比较(±s,mg/L)

C3:补体成分C3;C4:补体成分C4。

组别 例数 C3 C4活动期组 37 0.49±0.10 0.16±0.03非活动期组 29 0.89±0.16 0.30±0.04对照组 30 1.28±0.18 0.44±0.08 F值 239.439 230.588 P值 0.000 0.000

2.3 研究组、对照组受检者免疫学指标阳性率比较 研究组受检者ANA阳性率、抗ds-DNA抗体阳性率、ENA多肽抗体Sm阳性率及抗SS-A与抗SS-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对照组受检者免疫学指标阳性率比较[例(%)]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治疗原则为早期、个体化治疗,尽可能阻止病情恶化,减轻脏器损伤。随着临床检测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检验逐渐成为本病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方法。有研究指出,单一免疫学指标检测的特异性较低,不能完全明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所以建议同时检测不同指标,更加全面地分析患者病情进展,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3]。

本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期组受检者IgA、IgM及IgG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对照组,其C3、C4水平均低于非活动期组、对照组(均P<0.05)。IgA在机体内可对局部黏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病毒入侵机体会影响IgA的保护能力,使其保护黏膜时形成的屏障作用被弱化,增加病毒感染风险,加重感染程度[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患病初期,由于机体对病毒的应答反应比较强烈,所以IgM水平会显著上升;IgG是机体抗病毒的主要抗体,当人体受病毒感染时,会诱导IgG水平升高,从而保护机体。在活动期疾病状态下,患者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可放大机体的免疫反应效应,从而引起IgA、IgM及IgG水平升高[5]。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会激活机体内的补体系统,使得补体消耗量增加,从而导致C3、C4水平降低,若C3、C4水平持续降低,则提示患者肾脏系统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或病情已经进入活动期[6]。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受检者ANA阳性率、抗ds-DNA抗体阳性率、ENA多肽抗体阳性率及抗SS-A与抗SS-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多出现以ANA为主的自身抗体谱,这也是其免疫学异常的主要表现[7];抗ds-DNA抗体属于特异性抗体,其浓度可反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度及肾损伤程度,对预后判断也有重要意义[8];而ENA多肽抗体亦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抗SS-A、抗SS-B多见于新生儿红斑狼疮或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所以通常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型。

综上所述,免疫学检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判断患者免疫状态及病情进展,为其治疗以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活动期红斑狼疮免疫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5期)2021-10-11 00:30:24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2期)2021-04-01 03:08:56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6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