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丽 王金竹 解涓 刘成龙 李冰
牙周炎是成年人口腔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影响成年人的生活质量。牙周炎会造成牙槽骨吸收,附着丧失,常见症状有牙龈出血,严重时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影响口腔功能。磨牙牙根形状复杂,根分叉处不易清洁,容易堆积菌斑,加重局部牙槽骨吸收。本文拟采用CBCT方法检测成年牙周炎患者磨牙根根分叉结构和局部牙槽骨吸收的关系。
纳入2015~2017 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确诊为牙周炎并进行CBCT检查的患者291 例,年龄20~90 岁,男性185 例,女性106 例。
纳入标准:CBCT清晰显示磨牙及牙槽骨,牙体组织完整。
排除标准:一年内进行过牙周系统治疗,磨牙进行过牙体及修复治疗,不能清晰显示根柱结构。
研究共纳入磨牙1 167 例,其中上颌磨牙600 例,下颌磨牙567 例。
CBCT成像系统(西诺德, 德国)。
1.3.1 图像重建 用Mimics软件重建CBCT图像。
1.3.2 数据测量 用Mimics软件对图像进行三维分析测量。每例磨牙选取矢状面,测量根柱长度,将磨牙根柱长度分为:A组:根柱长度<根长的1/3;B组:根柱长度为根长的1/3~1/2;C组:根柱长度>根长的1/2;D组:融合根。记录牙槽骨的骨缺损模式:水平型牙槽骨缺损——邻面骨嵴顶的缺损呈现为同一水平;凹坑状牙槽骨缺损——骨嵴顶中央与龈谷相对应的部分破坏迅速,而颊舌侧牙槽骨仍保留,形成凹坑状缺损;斜形牙槽骨缺损——邻面骨嵴顶的颊侧、舌侧或颊舌侧的骨缺损较重,骨嵴顶呈现不规则的骨缺损。记录水平型骨吸收的程度:Ⅰ度: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颈1/3以内;Ⅱ度: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但在根长2/3以内;Ⅲ度:牙槽骨吸收占根长2/3以上。数据由两位经过培训的牙周专业医生完成,每位医生重复测量2 次。
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根柱长度与牙槽骨缺损模式之间采用K-W检验。根柱与牙槽骨水平型吸收程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值检测测量者之间的重复性。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见图1。
Kappa值检测测量者之间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共统计600 例上颌磨牙,其中53 例具有2 种牙槽骨缺损模式,1 例具有3 种牙槽骨缺损模式。上颌磨牙根柱类型与牙槽骨3 种缺损模式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表 1)。
表 1 上颌磨牙根柱与牙槽骨吸收模式
Tab 1 Root trunk and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patterns of maxillary molars
根柱牙槽骨吸收类型水平型凹坑状斜型合计A114313130B3222226370C104210116D313539合计5713054655
共统计567 例下颌磨牙,其中65 例具有2 种牙槽骨缺损模式,1 例具有3 种牙槽骨缺损模式。下颌磨牙根柱类型与牙槽骨3 种缺损模式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表 2)。
表 2 下颌磨牙根柱与牙槽骨吸收模式
Tab 2 Root trunk and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patterns of mandibular molars
根柱牙槽骨吸收模式水平型凹坑状斜型合计A150119170B2891550354C633571D170017合计5191974612
共统计571 例牙槽骨水平吸收的上颌磨牙,上颌磨牙根柱类型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表 3)。
表 3 上颌磨牙根柱与牙槽骨吸收水平
Tab 3 Root trunk and levels of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leve of maxillary molars
根柱牙槽骨吸收水平Ⅰ度Ⅱ度Ⅲ度合计A69387114B2081059322C632714104D1514231合计35518432571
共统计519 例牙槽骨水平吸收的下颌磨牙,下颌磨牙根柱类型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之间有相关关系(P<0.05,表 4)。其中根柱A和B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根柱C和D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根柱B和C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有相关关系(P<0.05),根柱A+B和C+D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有相关关系(P<0.05)。
表 4 下颌磨牙根柱与牙槽骨吸收水平
Tab 4 Root trunk and levels of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level of mandibular molars
根柱牙槽骨吸收水平Ⅰ度Ⅱ度Ⅲ度合计A116304150B221653289C3324663D104317合计38012316519
磨牙在咀嚼功能中主要发挥研磨食物的功能,与口腔咀嚼效率密切相关。磨牙位于口腔中靠后的牙位,咬合力大,牙根形态复杂多样。在慢性牙周炎中,磨牙区的牙槽骨缺损程度相对较重[1]。磨牙常见三根、双根和融合根。根分叉区的形态利于菌斑的形成和滞留,阻碍个人和专业的菌斑控制,引起牙周组织破坏[2-3]。牙周病中根分叉的患牙比无根分叉的患牙预后更差。牙槽骨吸收形态有水平型、凹坑型和斜型。在矢状面上可以观察到水平型和斜型,在冠状面上观察到凹坑型。了解根分叉结构和局部牙槽骨缺损的形态和程度,对评估病因,明确病变,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在成年牙周炎患者中发现不同长度的根柱与牙槽骨吸收类型之间的无关,这可能是因为牙根形态与牙槽骨之间的关系复杂,不仅是根柱长度,还包括牙根融合的形态、根分叉宽度和角度[4]、釉突、根面凹陷结构等因素[5],再加上患者本身的易感性,口腔卫生维护的状况,牙槽骨的密度、宽度和形态[6],局部的咬合,是否有食物嵌塞,邻牙是否缺失等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研究中,在下颌磨牙根柱与水平型牙槽骨吸收程度之间的关系中发现,在根柱较短的A组和B组间,及根柱较长的C组和融合根之间,水平型牙槽骨的吸收程度未见差异。而在短根柱的A、B组和长根柱的C、D组之间,发现长根柱和融合根中,牙槽骨吸收Ⅱ度和Ⅲ度的比例也会增加。在上颌磨牙中未见此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上颌磨牙的根分叉结构较下颌磨牙更为复杂,对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下颌磨牙的近远中牙根与牙槽骨的关系相对简单,在A组与B组中,根分叉位置较高,牙槽骨发生吸收后,容易显露,利于清洁,局部牙槽骨吸收容易控制;在长根柱的C组和融合根组中,由于根分叉的位置低和根面凹陷等细微结构使牙槽骨吸收后不易进行局部清洁,造成菌斑进一步堆积,牙槽骨吸收程度加重。有研究表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第一磨牙的较短根柱与牙槽骨吸收存在相关性[7]。
影像学检查是牙周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牙片可以在二维上反映牙体和牙槽骨的结构,无法显示磨牙根分叉和牙槽骨吸收的细微结构。CBCT在检测各种牙周缺损的影像学检查中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8-9]。CBCT在三维空间上更加全面的展示磨牙根分叉结构和对应的牙槽骨形态,尤其是牙片所不能提示的牙槽骨凹坑状吸收类型,进而从各层面进行观察和测量,与传统牙片相比,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指导临床治疗[10-11]。
CBCT能够清晰反映磨牙根分叉形态和局部牙槽骨吸收模式及水平型牙槽骨吸收程度,下颌磨牙根柱长度与牙槽骨水平吸收程度具有相关性,磨牙根柱长度较长会促进牙周炎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对牙周病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