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芝
摘要:农村学校许多学生写作兴趣淡泊,词汇贫乏,词不达意,无材料、无主旨等。而且老师对作文认识不够、所下功夫不深。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提出相应的对策,切实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学生 课外阅读作文现状 目标管理 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我从事农村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了,深刻地体会到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为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切实提高农村学校作文教学质量我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 当前农村学校学生的作文现状
首先表现在作文题材的雷同、单一。农村学生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知识面狭窄。很多学生作文时题材雷同,内容较单一。比如以“我终于学会了……为题进行作文,超过一半的学生写“我终于学会了做饭”和“我终于学会了洗衣服”。全班近三十个学生,内容竟只限于二个题材,可见学生经历感受之单调、知识容量之匮乏。
其次,作文内容大、空、抄,缺乏真情实感。见识面的狭窄决定了学生作文内容的单调、空洞。学生的作文或者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亲身经历的,就存在空洞的弊病,如写事一类的文章,学生大多用流水帐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抓不住“六要素”,更难以写具体;或者照搬照抄作文书,无自己的亲身经历。长此下去,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再次,寫作技能差,语病多,不会标点,作文缺乏创新精神。
如大多学生只知道用三段式来写,无法把握怎样用过渡句、过渡段来加强文章内部的衔接;有的甚至一段到底,读来费解 、吃力。写人的作文,学生不知道怎样将人物写生动、写活,人物不会开口说话,语言描写只会“XX说”这样的干瘪模式。这样作文内容上很难妙笔生花,更谈不上作文的创新。同时,学生的句子虽是通顺的,但语病较多,方言也多。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存在诸多问题:什么地方都用上句号;不会断句;什么时候想起来就在什么地方点一下,以至写出来的话时断时续等等。
二、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一)强化目标管理,克服随意性。
作文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常常导致作文教学处在一种混沌状态之中。因此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科任教师为载体,对全校的作文训练制订严格统一的规定,从思想认识、数量规定、指导措施、批改要求、讲评方法等一系列方面进行宏观控制,微观处理。具体操作可从教师的思想认识、数量规定、指导措施、教学详细批改要求、讲评方法等方面,用量化管理的方法,限定内容、时间、数量,全体语文教师讨论一致通过后,坚决实施,不能打折扣。期中监督检查,期末追踪查询。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有自己的作文指导计划,并另设作文教案本。长期如此控制,就会形成作文序列化、规范化,使作文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强化环境管理,克服封闭性。
强化环境管理即要求我们在学校或班级,创造宽松、开放的作文环境,引导学生自觉投入作文学习,主动地“找米下锅”,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解除写作兴趣不浓、把写作当成负担这个包袱。具体操作:低年级作文开放,高年级作文收拢。所谓“低年级开放”,意思是每次布置作文,先让学生搜集整理借鉴各种有关的写作材料一周,再叫学生交作文本。克服长期以来那种把学生封闭在四堵墙的教室里,死限学生在短短的两节课时间里,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乱煮“夹生饭”的做法。所谓“年级收拢”,就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快速成篇,组与组比、人与人比,甚至班与班比,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利用激励,激发写作兴趣。
(三)强化素材积累,克服素材枯竭。
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
生活就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有如活水源头,泉涌不止。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波折,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品味,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同窗情,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社会的时常与留俗,世界的和平与冲突,这一切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点滴,产生共鸣。
2.用好教材作为写作范例。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熟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主动去探索;还要善于利用教材,用好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作文素材,提供写作范例,做到学以致用。
3.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用心记,用心思考。第二,用笔勾画、用笔记。第一种方法尤为重要。 因此,我坚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使其对信息的收集,整合,再处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真正爱上写作。此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归纳梳理,以便于在写作时运用自如。 归纳梳理好的素材,还需要进行加工整合。同一个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就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主旨,比如,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既可以用来论证开拓创业,又可以用来论证敢于实践,还可以用来论证不断求索。只要勤于动脑,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些典型素材进行分析和加工整合,就会发现,许多的素材都是多功能的,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主旨。
4.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素材
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以后,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素材。主要方法有:
1、将原本比较复杂的、比较长的故事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叙述,加以压缩。
2、对原来比较简短的素材加以扩展,使之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3、结合所需要表述的观点对所选用的素材加以分析,让文章的材料和观点结合得更加紧密等。其原则就是根据文章的主旨和材料的性质来予以选择使用。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彻底改观,因“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