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思想的限制和制约,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过于重视学生自身的文化成绩,导致高中生自身背负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学习负担,这样一来他们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以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消除和缓解自己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提高他们自身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以及喜悦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堅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现阶段的教育教学需要明确心理素养的内涵,促使我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也有所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品质和品格的培养。心理健康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广泛的使用和应用在各个领域,其自身可以帮助人们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和感受,有效的降低人们自身消极情绪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提升人们自身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由于过大的精神压力,会让部分同学伴有焦虑、失眠、抑郁等现象的出现。所以,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构建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心理教育模式,确保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心理课程模式
所谓心理课程模式,即在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以调节心理健康为目标,侧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心理感受、个人体验、沟通素养等进行自我培养,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为同学们讲解相关知识,让其对于心理健康知识有着清晰的认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其积极参与到其中。其次,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加入情绪管理,让其通过正确的情绪教学,认识自我,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开心、难过的事情,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其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情绪变化,以此建立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寻自己的快乐,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愉悦的心情[1]。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其自身的心理问题,与其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以此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培养心理素养。
二、学科渗透模式
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和关系,强化各个学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科渗透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以其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和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心理素质和兴趣取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政治学科中,一方面可以产生积极健康情绪,最大限度发挥各个学科的学科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入到一起,使得其自身对于未来发展具有清晰、全面的认知。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到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让其在活动中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通过心理教育活动表达出来,使得教师和家长更加的了解学生,知晓他们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缺陷,及时的帮助、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完善自身的品格[2]。
三、咨询疏导模式
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自身的抗压能力,让其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在高中阶段信息健康教育中,很多学生因为学业繁重,产生较大的心理、学习压力,以此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可以为其定制肌肉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训练,缓解学习、心理压力,正确的指导他们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更好的学习其他知识。
并且现阶段的很多高中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和问题,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每一位同学都记忆关注和观察,正确的引导他们看待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转变自身的想法和观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知晓学生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和根源,从而更快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其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其形成自己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情况和状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提升心理健康水平[3]。
除此之外,咨询疏导式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建立心理咨询档案,针对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跟踪和调查,及时进行测评和干预,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提供更加具体的参考信息和数据,进一步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学生具体心理情况进行完成和优化,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和意义,有效的提升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缓解生活、学习压力,为后续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小琴.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46.
[2]潘瑾,耿希峰.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建议[J]. 决策探索(下),2020(07):67.
[3]林根火.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 品位经典,2020(0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