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2022-01-03 11:43宋俊峰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宋俊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逐渐被尊重和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被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设计教学任务,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发展空间。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案例,提出贯彻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供广大语文教学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坚持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时代性,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健全人格,进行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同时要将语文课堂教学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以更好地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融会贯通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积累人文底蕴。

一、改变教师观念,转变课堂角色

想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转化固话的教学思维,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再适合当下的新课程改革潮流,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敢于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抛弃在传统教学中大包大揽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引导教学的角色,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将以生为本教育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强化。例如在教学《兰亭集序》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将教学计划编排的紧密有计划性,但是却没有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在新时代的教学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以提升学习效率为核心,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的教学转变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分析、理解知识,并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要敢于抛弃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展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一个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二、采用分层教学设计,兼顾每个学生的成长

高中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其语文的综合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千差万别,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以统一式的教学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兼顾到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鉴于此,教师要在语文课堂开展分层次教学设计,因材施教,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分层教学设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和个性特点有详细的了解,并据此合理对学生划分学习层次。其次,要针对以上的层次划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学习对应的知识,实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时,教师可以指定共同学习的教学内容,如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中心思想、文中作者情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失落不得意的社会现实,还要了解文中有关的文学常识等,对于这些較为基础的知识要求大家都要掌握,而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还要引导他们探究作者白居易的其他诗歌名篇,并通过网络或者查阅书籍对白居易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积极阅读有关《琵琶行》诗歌的书评、名人鉴赏,对该篇文章有进一步的认知,使他们的语文视野、语文思维得到拓展。最后,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摸底,并动态的调整学生的层次,实现教学的精准和高效。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和思维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吸收借鉴他人的观念或表达,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推翻、补充等,将一些不成熟或不完整的意见进行重新整理,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具有很强的优势性,有利于学生独特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举个例子,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教师在教学时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学习,学生在进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章中的很多亮点。对于刘姥姥的认识,学生的意见除了朴实、粗鄙等之外,还发现这个老人不仅会说话应酬,还很有见识,能够说出“遍地是钱,没人去拿”这样的话。可见,学生自身的潜力是很大的。

四、丰富语文作业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老师布置作业,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作业。而且老师布置的作业相对比较枯燥乏味而且题目对于基础较差的孩子有些困难,所以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所以就容易出现学生不能准时完成作业的情况或者未完成作业质量不高的情况,这样也就失去了语文作业本来的意义。但是如果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的话,就需要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布置之中去,使学生处于一个主动创造的地位,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布置的内容。在课堂练习和课下的作业练习中,教师要丰富作业的形式,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和他们的创新型思维。可以让学生根据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道题目,小组之间相互交换题目寻找答案,学生在设计题目的时候会充分运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设计出来的题目也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这项作业可以充分开拓学生们的思维,而且答题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题目,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实现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一大转变。

结语:

当前以生为本课堂的构建强调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传统的高中语文采用的是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存在难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问题,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对课堂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既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提高课堂组织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彩华.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2):11-13.DOI:10.13525/j.cnki.bclt.202112003.

[2]高文蓉.基于136教学法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1(49):21.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