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文
(东莞市道滘镇中心小学 广东·东莞 523170)
相比较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着更加大的自由性,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去进行阅读书籍的选择,去选择以合适的阅读方式来开展,并且反馈出对应的阅读结果。从整体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角度来看,课外阅读的效能是不容忽视的。由此积极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归结,正确审视实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改善方案,可以使得课外阅读更好的发挥其多维度效能。
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效益集中体现在:其一,可以使得学生语言认知能力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课外阅读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切实的感受文本中的语言,这是正确灵活使用文字的基础性步骤,也就是说这样的感受和体验,会使得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得以发展和进步,继而使得基本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其二,可以使得学生语言实践素质得到不断锻炼。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历程,在课外阅读中读者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依靠反思批判等理性思维,使得自己的阅读感受得以表达,由此实现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其三,可以使得学生文化素质得以培育。课外阅读中,作品的类别是多样化的,学生可以在多样化的信息格局中,实现文化意识的塑造,正确看待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尊重和理解的心态,这样可以使得多元化文化选择的能力,文化理解的能力得以发展。
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历程进行归结,与众多小学高年级学生和教师进行交互,获得对应的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集中反馈在:
在询问课外阅读兴趣的时候,超过七成的学生都反馈自己比较喜欢课外阅读,但是很多学生阅读经验比较少,没有形成对应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内容上,学生多数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大部分都是直观具体的内容,如果抽象性强一点或者内容稍微深奥的读物,都难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在类别上,学生们选择的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中,卡通动漫类型的排位第一,这种书籍图的内容比较多,文字比较少,作为阅读消遣有着比较好的效能,但是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未必能够发挥理想的效用。此时就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尊重学生的选择,推荐此方面的书籍,发挥好在此方面的效能。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时间不是很充足,每天能够做到一个小时读书时间的占比不到十分之一,这与新课标中对于阅读提出的总体要求之间有着很大差距。新课标中提出,在课外阅读中,需要确保自身能够初步理解对应内容,能够鉴赏文学作品,能够感知到对应高尚的情操,可以依靠这样的阅读活动实现个性的发展,确保自身的精神世界朝着更加丰富的方向进展。在量化目标上,需要不少于100万字的阅读量。但是对于很多高年级小学生而言,这种要求是没有达到的。
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多数语文教师采取的是放养的方式,也就是说多数都是学生会自主去进行。但是要想确保课外阅读的系统性,还需要有着明确有效的阅读计划,但是从实际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少学生会制定对应的阅读计划,都是随意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阅读模式可能难以保证进入到理想的课外阅读格局。再者,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会使用精读的方式来进行,能够综合运用精读或者略读,浏览阅读方式的学生,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的高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阅读方式是比较单一的。
课外阅读活动多数是在家庭环境下进行,此时家庭是否有着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对于孩子参与阅读的态度,在实际阅读方面的投入等因素,都可能对于实际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践调研中发现,有部分家长比较重视课外阅读,但是在课外读物购买的时候,还是以教辅资料为主导;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部分家长认为但凡是与课文不关联的,不是教师推荐的,都是杂书,是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阅读的;家长在学生阅读指导中的行为比较少,有时候孩子想跟爸爸或者妈妈交谈阅读中的感受,但是都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甚至没有反馈,这样就可能对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造成不良影响。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格局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学生认知,教师认知和家长认知的结果,也反馈出在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不足,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树立优化意识,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去改善:
课外阅读环境需要达到理想的状态,确保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实现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为此就需要从不同维度入手,做好合理的规划,确保课外阅读条件可以得到不断优化:
(1)社会要积极发挥对应效能,使得课外阅读条件得以不断改善。首先需要就是改变每年进行水平测试的格局,不要将阅读也演变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确保在贯彻执行减负政策的背景下鼓励学生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增加课外阅读的教育专项基金,在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实现图书馆设施的完善,确保阅读活动宣传机制对构建,依靠读书交流会议,学者开设讲座,读书相关的文艺活动,使得实际的读书氛围得以营造。
(2)注重学校效用的发挥,确保课外阅读有着更加充分的空间。学校要改变以往课外阅读的观念,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工作的开展,将其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举措。强调给予学生更加多的阅读时间,将其安排到日常的课程体系中去,比如将午自习中抽取20分钟来进行课外阅读,每周会安排1-2课时来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发表自己阅读的感受,由此使得课外阅读活动朝着日常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3)要注重家长效用的发挥,确保可以给予孩子课外阅读工作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氛围。正确看待读书的价值,在家里带头去进行阅读,确保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在书目选择的时候,要听取学校教师的意见,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听取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交互。
合理科学的推荐书单,也是提升实际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
(1)以课标为基础点,确保搭配营养均衡的文体读物体系,可以将童话类型的,将寓言类型的,将故事类型的,将诗歌散文类型的,将文学名著类型的,都融入进去,由此使得实际的阅读读物能够覆盖多个文体,不同的领域;
(2)在选择读物的时候,要坚持以教材为基础,以单元为导读,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之间关系的优化处理。比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语为:重温革命随缘,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牵涉到的文本有《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灯光》,教师结合这样的单元主题,还将如下的课外读物引入其中:《清平乐·会昌》、《清平乐·六盘山》、《西江月·井冈山》和《沁园春·雪》,很明显这些与第一篇文章在文体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使得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进展,学生在这样课外读物中可以对于实际主题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
(3)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还需要注重选择不同版本的读物,做到读物朝着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方向发展。在实际选择的时候要坚持序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需要尊重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需要尊重儿童身心成长的规律,需要尊重认识活动的顺序。当然可能同一部著作,其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水浒传》就有很多版本,有的是儿童版本,有的是青春版本,有的是经典版本,此时就需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合理的推荐。
在阅读内容界定清楚之后,还需要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依靠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实际的课外阅读活动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在此环节,需要将实际关注的节点放在:
(1)要在开展阅读之前设定对应的问题,确保学生树立阅读意识,带着阅读问题去进行阅读,可以使得其阅读的聚焦点得以塑造,这样才能够进入到更加理想的阅读格局中去。
(2)积极传授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阅读计划的制定。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什么是浏览,并且可以在实际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有效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要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确保计划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进展,最好可以细化到每一天需要阅读什么,并且形成定期撰写阅读感受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得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交互起来。
(3)要重视阅读反馈机制的构建,确保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展现出对应的成果,这样的成果可以与同学,与老师,与家长进行探讨,由此使得课外阅读的评价格局得以构建,这也是引导实际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举措之一。
对于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而言,还存在很多认知上或者实践上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懂得正确看待实际成因,然后采取有效的举措,确保实际课外阅读活动的规划性,课外阅读的规律性,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得以呈现,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加理想的课外阅读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