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 青
所谓思维可视化,就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可以紧扣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将思维鲜活化、可视化,激发儿童真实的内在思维,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内心的真实驱动,符合儿童言语发展内在规律的情感表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的能力。鉴于此,思维可视化的表达力培养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思维可视化理论为支撑,关注儿童思维,激活儿童真性表达,提升儿童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生仍旧以直观性、形象性思维为主。抽象元素对于他们来说缺少相应的感知,也无法真正激活他们内在的认知思维。因此,统编本教材的课文中大都配有与内容和主题相关的图片,旨在借助图片与语言文字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除了运用教材中配置的插图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内在认知的特点,创造性地拓展图片,借助图片定格和直观的特点,将文本语言进行融合,形成图文并茂的效果,从而在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在描写爬山虎脚时,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一个原本不容易被人所关注的脚描写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图片的映衬,仅仅是阅读文字,学生就会缺乏感性认知,从而导致对感知爬山虎脚的特点理解得不那么深刻。鉴于此,教师专门拍摄了爬山虎脚的照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图片进行对照。首先,了解爬山虎脚的基本构造,并相机教学生字“柄”;其次,圈画描写脚的关键词语,从“鲜红”感知脚的颜色,从“六七根细丝”感知脚的数量,从“蜗牛的触角”感知脚的形态。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在阅读、观察、对照中,思维意识被激活,表达欲望也被点燃,教师就可以顺势组织学生进行表达:观察图片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并介绍爬山虎的脚。
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进行机械的训练,而是要鼓励学生在熟悉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思维,让表达训练在水到渠成中自然形成。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语言这一载体,但其本质与思维意识息息相关,如果对学生大谈特谈所谓的思维,就会给学生云山雾罩的感觉。教师要转变形式,寻找能够让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的思维形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内在的联系,并让内在的思维不断清晰化、可视化。
三年级上册的《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经典的科普类童话,以叙事为主线,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复述故事作为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载体。但教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之后直接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这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只能茫然失措。追究其根本原因,面对一篇相对较长的文章,三年级学生往往只能停留在感知的层面,而复述则要求学生在理解之后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是另一个层级的思维意识。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红头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形成思维逻辑导图:玩耍—嘴里—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回到嘴里—被喷嚏喷了出来。利用这样的思维逻辑导图,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故事情节发展,明确复述故事的主体性思维,同时还需要将导图中的每一个节点作为这一板块的中心点进行具体的复述安排,丰富故事讲述的内容。
有了这样的思维导图,学生就有了复述的抓手和依托,就能与具体的故事和语言描述进行联系。将课文中丰富的语言材料源源不断地送到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有内容可说。
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思维可视化的方式也更加趋向于多元,可以从原本的静止状态转向动态。而这种可视化的思维状态不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动态信息资源进行捕捉、选择,并在必要的归类和统整思维下,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如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麻雀》一文是出自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述了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与猎狗进行搏斗的过程。其中,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吓退猎狗的一段堪称动作描写的典范之作。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老麻雀的心理入手,结合角色内心感受到了一系列动作背后所蕴藏的真实内涵,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随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孔雀开屏的视频,组织学生在观察时尝试将孔雀开屏划分成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提炼出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词语。随后,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将孔雀开屏的整个过程有序、准确地运用一系列动词展现出来。
在这一案例中,看似与常态化的随文练笔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细加考量之后就会发现,视频播放后,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直接进行习作,而是尝试对视频进行了必要的归类和划分,这种提炼的关注,就是将表达思维进行可视化转变的过程,并与阅读教学部分所形成的表达期待进行了有效的对比,形成高效的表达特点。
思维可视化的另一个呈现载体是活脱脱的事物。图片再真实、视频再形象、导图再鲜活,都是经过了艺术加工和处理之后的产物,实物是以其最真实化的状态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有助于教师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将教学的关注点直接指向所要关注的事物上,在真实物体感知下,呈现鲜活的实物载体,激活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提升表达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就以诗一般的语言展现了秋天雨的典型特点,其中很多语言既值得学生品味积累,又适合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迁移运用。为此,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秋天的雨还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来写秋天的雨,你还会描写哪些内容?”此时,正值秋季,秋天的雨正绵绵而下,真是天赐良机。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而是组织学生一起走出教室,感受秋雨的特点。有学生自上而下地观察着,雨的形态一览无遗地呈现于面前;有学生静静聆听着秋雨的声音,别样的声响敲击着他们的心灵;有学生不只听和看,还将手臂伸出走廊,感受秋雨的温度,享受着秋雨带来的抚摸……随后,教师并没有过多地指导写作方法,而是让学生交流了自己对秋雨的感受,激活了学生内在的真实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状态中进行了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思维可视化思想的运用,引导学生将学习关注点从“知识”维度转移到“思维”层面,关注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规律及思维特点,在唤醒学生表达趣味和动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语文的规律、语言的特点,用更理性的方法学习语文,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