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侠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2019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不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我国这个制造业大国、强国而言,办好高职院校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事关国计民生,可谓意义深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骨干力量,只有充分进行协同育人,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职能、工作内容、范围和所属部门虽然不同,但这两支队伍又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法和地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又都致力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所以,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协同育人,具备天然的协作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在高职院校的日常工作中,思政课教师的工作重心在理论研究和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其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通常比较少,与学生群体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在学生工作,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学生群体有着密切的接触,熟悉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但其思政理论基础通常比较薄弱。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两支中坚力量,单凭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也无法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只有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通力合作、协同育人,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工作做精、做细、做足,做深。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如今,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的弊端日渐显现。当今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是成长在互联网的一代,思维活跃,眼界开阔,他们对“填鸭式”的说教是天然排斥的。学生群体信息接受习惯的变化,使得部分思政课陷入了效果不佳、非常被动的局面。但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们长期接触网络,又极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不良思潮和信息的侵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更甚从前。与此同时,辅导员与学生群体朝夕相处,时刻帮他们破解着思想和生活难题,辅导员群体具备贴近学生的天然优势。这就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提供了一条明确的路径,即课堂联系生活,生活中的困惑去课堂解答。只要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充分沟通,实现联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必将实现飞跃。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虽然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但因其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所限,两支队伍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短板。辅导员虽与学生关系紧密,但其理论功底单薄,很难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输出。思政课教师虽掌握了丰富的思政理论,但部分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是脱节的,与辅导员也难有交流,开展思政课教学,就难以有的放矢。如果二者能开展协同育人,创造条件让辅导员学一学、讲一讲思政课,增强理论课的针对性,改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状;让思政课教师管一管、见一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育人工作中,增强育人工作的信服力,如此一来,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都将得到锻炼,开展工作也将更加得心应手。
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对提升思政教学育人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二者的协同育人工作却尚未完全显现应有的优势,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状很难令人满意。这既有客观存在的现实条件掣肘,也有主观意愿上的阻碍。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虽然有着共同的育人的目标,但其工作状态却是各司其职,双方“各自为政”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辅导员归口学生工作处管理,思政课教师归口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这种跨部门协同合作,本身就有很大障碍,非教师个人能解决,也降低了教师协同育人的意愿。如果学校管理层不能做出顶层设计,提供机制支撑,做出全局安排,为协同育人创造条件,那么,协同育人难以推进的局面仍将长期存在。
思想课教师是教学单位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中的构成要素,辅导员是行政单位中学生工作处的构成要素。[3]二者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承担着不同的职责,都有本职工作要完成,平时难有交集。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二者的方式和手法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辅导员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通过课堂开展教学,借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所以,在高职院校中,由于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岗位定位、工作内容和性质不同,导致了两支队伍很难协同,缺乏沟通与合作。
由于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岗位定位、工作内容和性质方面的差异,导致对二者工作成效的评价也有着不同的标准和侧重点。在现实生活中,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管理、安全教育、日常规范等层面;对思政课教师工作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论文、课堂教学等层面。这种评价机制,也加剧了两支队伍各司其职、各行其是、难以合作的局面,让协同育人的工作更难开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对高质量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摇篮,责任重大。因此,无论面临多少困难,高职院校都必须在协同育人的道路上科学规划、全面布局、勇于探索,为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积极的环境,打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的推进,最大障碍来自高校内部。如前所述,由于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成效评价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二者协同的现实壁垒,打消了二者协同育人的主观意愿,使得协同育人的实施困难重重,效果必然不理想。要破解困局,尽快推动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须由高职院校管理层统筹全局,进而建立合力育人机制,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和水平。
1.统一领导,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管理层应强化协同育人理念,建立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商议制定相关政策,对辅导员考核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安排和引导方面统筹,着力拆除障碍,促进融合,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创造宽松的、现实的、积极的环境。
2.解放思想,突破常规
高职院校管理层应设法把一部分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促成协同育人打下基础;也应设法调整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安排,让他们有机会去接触辅导员的工作,了解本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做好协同育人提供现实依据。
3.创新机制,优化制度
对参与协同育人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高职院校应灵活应变,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工资、评优评先、劳务报酬等层面做出合理调整,形成长期化的制度,以保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协同育人效果。
在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渠道,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为促进协同育人创造条件,为把协同育人落到实处,提供便利。
1. 教学协同,搭建互助平台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由于工作岗位职责差异,各具长短。辅导员贴近学生,而理论功底不足;思政课教师重学术,而与学生联系薄弱。在实施二者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可通过结对的方式,强化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联系。学校可安排辅导员去听思政课教师的课,提升理论修养,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可请辅导员担任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助手,针对班级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或调整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也可以从辅导员那里获取学生案例,用于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热情,进而提升课程质量。通过类似这些举措,实现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让协同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2. 活动协同,搭建交流平台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可以将第二课堂作为重要平台,二者从各自擅长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协同对第二课堂进行指导,保证学生的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活动内容积极向上;针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需求,高职院校也可定期组织学生案例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思政示范课等活动,促进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让辅导员能学习到最新的思政研究成果,让思政课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关心的话题,借此,为促进协同育人制定相应策略,提升育人实效。
3. 内容协同,搭建网络思政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当今大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是互联网和网生内容的重度用户,每天有大量时间消耗在网络上。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应该开展到哪里。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充分交流、掌握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思想特征、每个时期的热门话题等,联合推出短视频等思政内容。借助网络,可以极大地拓展思政教育的话语空间和传播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这是对传统思政手段的有益补充,也是引导舆论导向,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重要手段。
4. 研究协同,搭建学术平台
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提出已有时日,但目前仍无足够成熟的经验和工作路径可资借鉴,对该项工作的研究仍将持续。在开展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应鼓励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联合研究,联合申报各类课题,对实践工作做出深刻的总结和思考。此举既有利于协同育人工作走深走实,也有利于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互补互助。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受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特质的影响,也和育人的时间及开展育人的场所紧密相关。[5]每所高职院校都有其独特性,在探索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还应结合本校实际,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协同育人新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育人成效。有几种新模式,可供借鉴、探讨。
1. 班级“双师”制度
班级双师制度,即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由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授课。在制定课程内容和授课大纲时,辅导员和结对的思政课教师就开始合作,一起制定授课方案,双方各展所长,思政课教师提供思政理论支撑,辅导员结合本班学生案例和思想动态,给出合理化建议,二者通力协作,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主要讲授理论知识,辅导员则主要负责组织课堂讨论、班级活动、课后调研等工作。如此一来,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长项都将得到充分发挥,更能满足本校、本班学生需求。
2. 身份交融模式
这种模式的思路是,打破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边界,突破其日常工作的范围,让辅导员去讲一讲思政课,让思政课教师去承担一些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在现实生活中,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在于学生工作,他们深知学生的状况,学讲思政课,可以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带来新生力量。而思政课教师则注重理论研究和教学,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承担一些辅导员的工作,可以让他们从学生中发现真实案例,让他们的教学更加切合大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这种模式,既可以有效发挥二者的长处,也可以创造条件,补充二者的不足,可以显著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仍是个新课题,各高校仍在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经验。在此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归纳经验,实施效果评估,是提升协同育人成效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层应统一领导,打破常规,用新的思路来评估这项工作。对参与协同育人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工作的评估,应尽量摆脱二者所属部门的单一标准,不再以二者所属部门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推动评估工作向立体化、综合化转变,使得他们的工作受到更客观的评价。在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评定职称、职务晋升等环节,应该把他们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做出的贡献、探索和成果纳入考察范围,以此保护两支队伍对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协同育人意识。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6]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办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首先,高职院校的管理层、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都应对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必然性有充分的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绝不能让协同育人流于形式,落于空谈。其次,由于高职院校固有的管理体系、机构设置等所限,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高职院校管理层应做好顶层设计,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拆除壁垒,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增强激励,为协同育人创造工作氛围和机会,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提供工作抓手和着力点。再次,思政课难讲、学生思想工作难做,这是不争的事实,协同育人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提升工作成效、改革工作模式、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良机。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应牢牢把握这难得的机会,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敢于试错,不断探寻协同育人的方法和模式,不断总结工作成果,为把这项工作做精、做细、做深、做实,贡献智慧和心力。最后,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无一定之规,无前车之鉴。在探索的过程中,走点弯路,犯点小错都在所难免。高职院校管理层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都应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放开手脚,勇于探索,逐渐为该项工作总结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流程,逐步让协同育人发挥出应有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