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俞伽 涂斯婧 邵 凯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200)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与关联性的课程互相作用、整合而成的有机体。课程体系有广义层次和具体层次之分,通常,广义层次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编制体系是指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本价值选择,在编制课程体系过程中,格外注重课程开发设计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关联性;具体层次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则具体到了实践技术的安排与课程要素实施。此外,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由相对独立且互相联系的课程科目组合而成,课程结构安排也更为合理。
从整体结构来分析,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生课程目标、研究生课程内容、研究生课程教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培养策略、课程评价、研究生课程组织、上课时间、上课空间、教师、学生等。其中,研究生课程目标是在立足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总目标之下将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科目细分为不同的子目标,与此同时,不同学习过程中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要促进这些目标的有效对接。此外,在制定各课程目标时,应坚持三项人才培养原则:第一,动态开放原则。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和变化,为了适应一系列变化,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则需要坚持动态开放原则,加强高校与外界的联系,及时吸收先进的技术与课程信息,根据各种变化及时调整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满足需求原则。该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确保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市场人才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要满足研究生个人发展需求。第三,层次性原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容实现,因此,要坚持层次性原则,层层推进,促进各项子目标的有效连接,最终实现总目标。研究生课程内容特指硕士研究生学科领域的概念、知识原理、实践方法与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课程安排(一般情况下,研究生专业课程科目在5到7门之间),同时,课程内容的组织也是确定研究生课程内容的范围与顺序。研究生课程教材是将研究生就读专业学习内容以纸质版书籍资料或者数字化信息的形式呈现给研究生群体,这些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课本、教学大纲、报刊论文与案例、数字影像教材、音频教材和参考读物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依据课程教学内容与活动来安排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法,培养模式的选择和课程目标密切相关。研究生教育培养策略主要是指研究生培养程序的选择和培养课程资源的利用,它和研究生课程学习活动直接相关,属于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评价主要是客观评估研究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课程目标的完成效果。研究生课程组织由班级授课制、线上授课制和分组授课制组成。上课时间不仅是对不同专业课程和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而且涉及到了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升教学效率。上课空间有教室、研究生实验室、合作企业会议室、报告厅以及车间等。
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开发资源库,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师应协同高校依次组建课程制作模板资源库、课程开发案例模板资源库、课程开发故事资源库、课程开发图片资源库、课程开发图形资源库、课程开发大纲资源库、课程开发测评资源库、课程开发内容资源库,这些资源库在相对独立的同时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完整,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努力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全面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理应定期对教学质量展开客观评价,这就需要健全研究生课程评估体系,量化评估指标,综合开展考试测评、教师考评、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工作。评估结果出来后,理应对优秀教师和研究生予以奖励,以此弘扬严谨、和谐的研究学术氛围,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教学方案,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于21世纪的信息时代,传统课程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需求,因而,要结合新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全面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通过开设线上课程来满足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同时,线上课程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需要的课程知识。
综上所述,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应协同高校细化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内容,组建完善的课程资源库,健全课程评估体系,做好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工作。另外,应结合信息时代发展特征,为学生开设线上课程,使学生能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学习需要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