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璐,任 强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叙事性课文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应合理地开发其文本的教学价值(1)王胜男:《小学记叙文文本解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18页。。叙事性课文范围广泛,第一学段以童话类为主,第二学段以叙事散文为主,第三学段以小说为主,因此对叙事性课文教学策略的探讨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统编教材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时采纳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备课、教学,都应该体现学科核心素养(2)温儒敏:《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核心素养——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两个前提》,《语文建设》2019年第19期,第4-7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5-7页。。王宗海老师从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探讨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包括语文过程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感)、语文兴趣、语文习惯、语文品格(4)王宗海,康贝贝:《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发展现状调查》,《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35-36页。。
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当前小学叙事性课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朗读指导不到位,没有发挥朗读对于语言积累的作用;没有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效果差;读写结合没有找到真正的契合点,学生既没有从阅读中学会写作,也没有通过写作进行更深入的阅读。
在本世纪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讨论中,语文课程应回归汉语言本体的呼声日益强烈,即主张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把握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如一汪清水进入语文教育研究者的视野。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的王崧舟老师是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他倡导语感理论、感性教育,是“诗意语文”的领军人物。
本文主要以他2007年的一个教学实录《慈母情深》为研究对象,王崧舟老师曾在2007年广西南宁“绿城之春”全国小语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此课(5)彭勃:《“诗意”因“语文”而扎实 “语文”因“诗意”而生辉——特级教师王崧舟〈慈母情深〉教学片断赏析》,《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10期,第7页。,后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均上过该课,并被2011年版《诗意语文谱》收录,现在仍是许多地方学习研讨的典型课例。
原人教版教材中《慈母情深》被编排在第六单元18课,是略读课文,没有安排课后习题,从这一点上看王崧舟老师当时的教学可能问题比较多,最大的问题是上成了精读课。而这恰巧符合统编教材修改成精读课文后的需要,且统编教材的作业系统吸收了此课例的不少成果。目前《慈母情深》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阅读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文主题是感受“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语文要素是“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6)温儒敏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71-75页。。
该课例出现的时间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但却是践行语文核心素养的优秀案例,彰显着王崧舟老师对“语文意识”的关注和探索:即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该课例生动展示了语文教学中的字法意识、句法意识、章法意识,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一脉相承,因此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7)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165页。。本文以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教学实录为例,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来探讨小学叙事性课文的教学策略:朗读法夯实语文能力;关键词法发展语文思维;读写(说)结合法整合语文品格。
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来看,如三年级上册语言学习的主要目标有: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第一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第二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第六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词句(第七单元)。要想在课堂上落实这些语文要素,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策略便是朗读。几乎每个学段第一条阅读课程目标都是: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将朗读教学与教师的分析讲解相结合。叙事性课文在情节上有更大的关联性,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对人物的情感把握更充分,对课文的语言感受更强烈。
语文核心素养首先集中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叙事性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的对话内涵丰富、场景描写生动、语言简练精当,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良好素材。王崧舟老师强调学生的语感学习,认为“语感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原点”,语感是“个体的语文修养”(8)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2页。。语感理论帮助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起点。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诵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语文教育研究的深入,我们汲取传统语文教育中一些因素的回归。以朗读为主,结合教师的讲解、评点,朗读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生发感悟,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朗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突破点。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着导向作用。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主要通过多种朗读指导让学生不断体会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拨讲解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王崧舟老师通过“鼻子一酸”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寻找鼻子一酸的原因,在学生找到“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到震耳欲聋的表现,接着创设情境:今天的母亲在什么环境下工作?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明天的母亲又将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去年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明年、后年、甚至再一个后年,母亲又将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学生自然而然地一遍又一遍朗读这一句,在反复的朗读中形成语感,丰富的情境使学生走进了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之中。
于永正老师认为,朗读让学生更喜欢语文,让他们有了悟性(9)于永正:《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于老师将备课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备课即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隐性备课是指通过不断的朗读感悟教材,研磨教材(10)于永正:《我这样备课》,《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1期,第6-7页。。
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突出特色就在于朗读指导,从首尾呼应地读好课题——慈母情深,到分层次地读好检查预习情况要填写的词语,重点抓住四个镜头指导朗读:广角镜头——“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慢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快镜头——“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特写镜头——“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11)汪琼:《给学生一双语文之眼——兼评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3期,第36-37页。。每处指导朗读方法都非常多样,或抓关键词语,或联系前后文,或创设情境,或调整语序,或引发想象,或替换对照等。如:抓住“震耳欲聋”的意思和引起的反应指导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又联系后文“我大声说”“母亲大声问”“旁边一个女人……喊。接着又对着我喊”“大声回答那个女人”等指导读;然后创设情境:学生一遍又一遍朗读这一句。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了优美的语言。再如抓住“立刻”这个关键词,指导学生从四个“立刻”中初步感知,引导学生读出这种迅速、紧张的感觉,进而让学生寻找“立刻”的近义词,放到文中进行替换,通过对比朗读,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在名师的课堂上,教师的有意点拨,学生朗读时就注意到了情感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方法指导,或联系生活体会、或情境创设、或激发学生想象、或让学生表演,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充分感受到作品语言的特点,形成良好的语感。
阅读研究专家詹森认为,阅读和理解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语义上的区别,因为没有理解,阅读就只是在追随书页上的记号(1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语文课堂的阅读必须是为了增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走进文本,而不是浮于文章的表面。朱自清说:“诵读这种写出来的话,得从意义里去揣摩,得从字里行间去揣摩。”(13)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页。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王崧舟老师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不断强调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让学生成为朗读的主体,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感悟,读出情感。王老师多次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如“说说你的感受”“你的反应、你的感觉是什么?”“塞是怎样的塞?”“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哪里是钱啊?是什么?”等,学生的每一次口语表达都是对文章情感的个人理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表达交流,抒发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感受从零星、模糊到具体、清晰。阅读是一种极具个人化的学习行为,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个人的思考感受,没有教师的引导,这些感受可能就会随之消散。因此,王老师的课堂始终重视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再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课文,这样的朗读是真实、有温度的。
学生的语文学习必须要进入到文本之中,“入乎其内”才能体会到作者在文本中的情感、思想,进而“出乎其外”体会作者在采用相应语言形式表达时的匠心用意,最终才能诵读得恰切(14)张心科:《论诵读的内涵、意义及要求》,《教育学报》2009年第1期,第60-65页。。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教学,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以理解文本内容为手段,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叙事性课文脉络清晰,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进而理解全文,是一种锻炼学生思维的简便高效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文章,这就是基于语言的关键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统编教材要求掌握的思维方法有:“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等。潘志伟老师提出“蚁穴溃堤”教学法,即抓住一个或几个重要词语进而吃透全文(15)潘志伟:《“蚁穴溃堤”教学法尝试》,《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8期,第39页。,也有人称之为“关键词教学法”(16)朱琳:《关键词与阅读课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第21期,第43页。。通过关键词语、关键语句把握大意的思维方法,是小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一部分。
王崧舟老师善于利用关键词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深入品味,同时在该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如何找到并利用好关键词,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验。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关键词生成多个排比句式,为学生设置丰富情境。排比语句的运用让学生迅速抓住关键词,在反复朗读品味中,结合想象,体味到语言文字之美。王崧舟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几个关键词语,就把母亲工作的环境、工作中的形象、对儿子的爱、儿子对母亲的理解等,充分展现出来。
在学习生字、词语的环节,通过“龟裂”这个词,王老师引导学生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王老师在抓关键词语的过程中,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品味、鉴赏关键词语。如品读“立刻”一词,就问学生:“立刻”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同义词?改不改?引导学生品味使用四个“立刻”好的原因。还通过排比式的追问:母亲能停吗?你(母亲)就不能喘一口气吗?你就不能伸一个懒腰吗?你就不能稍稍歇一歇,照顾一下自己吗?在每一次追问后,便让学生再读一遍“母亲说完,立刻又……”这一句。在一遍遍的品味中,学生感受到四个“立刻”背后饱含着母亲的深情,提升了审美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对语言文字进行阅读鉴赏活动,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提升。《慈母情深》的语言简单朴实,却深入人心,将母亲和我之间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王老师教给学生多种赏析品味课文美的方法,让他们发现语言美,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情感美、形象美。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学生语言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教学把“关键词教学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从检查预习的填空开始,就巧妙地把“震耳欲聋”“塞”“立刻”“鼻子一酸”等关键词语拎出来。首先让学生说说“鼻子一酸”什么感觉,马上要哭出来了。母亲已经给他钱了,他应该感到高兴,为何会“鼻子一酸”呢?又让学生反复读这个词。
然后把“鼻子一酸”作为课眼,整堂课都在探寻主人公“鼻子一酸”的原因。原因一:“震耳欲聋”的工作环境。围绕着“震耳欲聋”,学生们体验了母亲工作环境的一组广角镜头。原因二:三个“我的母亲”的反复。通过“我的母亲”不能放在前面的语序,不能删去第二个、第三个的简洁,通过母亲现在的“背”“脸”“眼”与母亲应该有的“背”“脸”“眼”的对比,母亲憔悴、疲惫的形象鲜明地立在学生面前。原因三:四个“立刻”的连用。通过换同义词比较读,通过师生分读“立刻”和其他内容,通过母亲不能停,要继续挣钱不能喘口气,得养活一家人不能伸一下懒腰等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感受这组快镜头所表现的母亲工作非常忙碌,一刻也不能耽误。原因四:“塞”。让学生把“塞”字圈出来,再读读“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体会母亲是怎样塞钱的:用力地、使劲地、迅速地、毫不犹豫地、坚定地,学生分别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间,一遍又一遍地读这个句子,从“塞”字这个特写镜头中读出母亲普通、无私、伟大、纯真的爱。
王崧舟老师正是恰当地选择出这些关键词语,通过学生对这些关键词的深刻感受及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入探讨,彰显了关键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又一魅力。
王荣生老师指出: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三条: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17)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7期,第84-91页。。
王崧舟老师在课堂上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如在指导学生感受母亲形象的时候,通过三个“我的母亲”的重复,让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王老师有意将三个“我的母亲”变成一个“我的母亲”,并且调整语序,把“我的母亲”放在句子开头,让学生比较,哪一句话能体现镜头感,哪一句话让我们对母亲的形象产生深刻的印象,再引导学生对母亲的形象进行今昔对比,那脸、那背、那眼睛,在对比中母亲慈爱的形象完完全全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其他处的关键词的学习,王老师也是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整节课如行云流水,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领悟到了慈母情深的内涵。
由此可见,关键词教学法使课堂脉络清晰,一气呵成。在今天这个多文本、多信息的社会,该如何有效地提取信息,提升自己的思维素养?抓住关键词句,进而达到对整篇文本思路的把握,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语文品格是语文的情感、价值观、审美和文化等要素整合在一起所体现出的气质、格调(18)王宗海,康贝贝:《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发展现状调查》,《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36页。。《慈母情深》是一篇关于爱和亲情的课文,文本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情感、形象之美,通过对母亲丰富形象的刻画,用内涵深刻的汉语言文化传达浓浓的爱的文化,教师通过读写(说)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多样的文字训练和语言鉴赏、情感品味,学生的语文品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学生要乐于表达。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学生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11、14页。。
王崧舟老师从词语学习开始就注意让学生用口语表达来鉴赏语言之美,如让学生描述“龟裂”:学生回答“妈妈的手洗衣服多了就龟裂了”“龟裂的手就是手上裂了一道道口子”等。如学生回来“鼻子一酸是一种什么感觉”:“好像感觉马上要哭出来似的”;“眼泪就要从眼眶里流出来了”;“觉得酸溜溜的眼泪要流出来”等。对字词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去体验、猜想,学生结合已有的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对字词理解、鉴赏,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王老师多次鼓励学生口语表达,如“说说你的感受”“你的反应、你的感觉是什么?”“你的心里什么滋味?”“你看到一个(张、双)怎样的背(脸、眼睛)?”“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母亲拥有一个(张、双)怎样的背(脸、眼睛)?”“这是怎样的塞?”“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哪里是钱啊?是什么?”等,每一次口语表达都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在鉴赏评价字词、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底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朱建军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语文教育研究中课程的阅读取向与写作取向的很多问题认识不清,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阅读教学省略了写作甚至“也是学习的手段”,而写作教学也仅仅剩下了“闭门造车”,然后“批改作文”这样简单的行为(20)朱建军:《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页。。刘永斋老师将读写结合分为三种类型:仿写型、评论型、感触型(21)刘永斋:《读写结合训练的三种类型》,《河北教研》1999年第4期,第16-18页。。
大多数语文课堂的读写结合以仿写型为主,停留在语文基础层面,而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则是通过感触型的读写结合,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感受,以此达到单元人文主题的目标。在这节课的最后,王老师让学生拿出笔,把内心独白写下来,可以写悔恨(自责、激动、幸福、决心、懂事)……但是不管写什么,“母亲”这词语不得少于三次。从交流来看,学生的表达非常精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理解鉴赏了语言文字,同时又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母亲”形象。
叙事性课文情感丰富,能够带给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但这种情感体验停留在口语表达上就会被遗忘。书面表达给了学生长时记忆的可能,在动笔的过程中会思考语言如何运用,如何精炼表达,从而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重视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营造丰富的情境,学生的感悟通过不同的渠道得到深化,而这个对主题深化理解的过程也是鉴赏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
“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决定语文课堂应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首先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实,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动口、动笔,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练习,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联系,更是学生从文本之外进入到文本之中传承优秀文化的必需手段。文化是蕴含在文本内的价值,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这种价值才能深入人心,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统编小学叙事性课文的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用朗读法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丰富语料;用关键词法让学生学会鉴赏语言的方法,形成语文学习思维;用读写(说)结合法使学生感受、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情感之美。统编版小学叙事性课文的教学要突出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阅读这一篇乃至这一类文本的方法,提高阅读叙事性文本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