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在儿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21-12-31 13:16俞文超
科技视界 2021年35期
关键词:查体病案内科

顾 勇 俞文超 王 燕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儿科,安徽 芜湖 241001)

0 引言

儿内科学是一门非常需要临床实践教学的学科。不同于别的临床学科,儿内科学具有特殊性,在临床上,儿童往往无法准确描述其症状、病史,同时有在部分患儿查体无法配合、家长不理解不信任等问题,这对儿内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都是一个较大的考验。目前,提高儿内科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儿内科医生,是儿内科教学工作者共同研究、探讨的问题[1]。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在临床教学中那些经过标准化正规培训后的正常人或病人,能依据疾病的发生发展准确表现出患者的症状以及实际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并参与到评估和教学中,它是医学模拟教学与实践中重要的组成[2,3]。

以下是在临床教学中SP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的数学方法的实施体会。

1 遴选合适的S P

SP文化程度越高,记忆力、注意力就越好,同时要求SP具有可靠的时间保证,这样其培训周期会明显缩短[4]。皖南医学院院已经建立一支成熟的SP队伍,SP可模拟患儿家长,如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角色,主要承担家长代患儿主诉的任务,他们具有较为专业的知识,对待教学工作积极热情,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可以随时参与SP的培训及教学任务。

2 培训S P

选用合适的培训素材、病例等,要能体现问诊的技巧性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培训可由本院儿科高年资医师负责,重点在于强化SP的职责,使学生学习相关临床知识,如培训病种的临床症状、病史、体征等,可以通过授课,反复观看视频,并定期组织排练,尽量做到贴近临床。按照临床疾病的学习要求,使SP熟悉问诊的过程和详细思路,学习问诊的技巧和沟通能力。SP应尽量避免主观性过强的表演或言语,以避免对问诊人员产生诱导,从而失去SP的意义(SP应尽量模拟真实临床情景,避免由于主观对病案的了解而对受试者产生诱导)。SP应对自己所培训的病案十分熟悉,并针对不同临床受试者的表现可以随机应变。

3 结合其他教学方式,撰写培训的案例及剧本

结合儿科学大纲,可选取合适的病例作为案例文本,包括简要病史、一般情况、查体、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剧本需要充分体现所选疾病的临床特点及问诊技巧。编写案例要注意言简意赅,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5],可以选择临床中实际遇到的案例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编写和加工。要充分考虑到剧本的临床真实性,语言尽量口语化,避免过多医学术语加入导致导向性过强,但在关联到诊断的部分时必须语句明确,避免误导。

4 制订评分标准

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制订各项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包括问诊的各项细节、沟通能力、整体表现。问诊细节包括问诊前的自我介绍、病人的一般情况、病史包括患儿症状开始时间、诱发因素、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就诊历史、既往史等,并按照诊断思路适当拓展问诊项目,并针对病人家属的问题做合理的解释和回答,问诊的技巧体现在有条理地展开各项提问,不做诱导性提问,也不能任由病患“自行拓展”,把握整体临床思路,针对性提问,这些均体现在问诊技巧的评分中。整体表现体现在受试者的言语沟通熟练、对待病患热情体贴、临床思路清晰、问诊有条不紊。同时也可以针对SP的表现制定相应评分标准,以帮助完善SP。

5 引入S P

在讨论案例前引入SP,让学生在与SP的问诊交流中得出病案,这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问诊技巧。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模拟医患沟通的情景,借助道具查体的方式深化学生对病例的认识,在问诊与查体结束后指导教师可以进一步就学生与SP互动的过程进行指导,最终学生得到完整的病案,可以与模拟查体得出的病案对比,以发现问诊中存在的遗漏点。同时SP也在学生的互动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演技能,以期更加准确地描述患儿的症状,更好地模拟临床情景。

6 S P在儿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与展望

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快速发展的教学需求,众多医学教育者也开始探索更多新型教育方式,如网络微课、课堂翻转、情景模拟式教学、团队式教学、案例教学。儿科作为临床医学课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发展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新型教学项目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质量。国内各大院校和教学医院都在陆续开展SP参与的教学方式,并在随后的教学临床应用中展示出多种优势。首先,SP的应用解决了儿科日常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如病种不全、患儿不配合、家属难沟通等导致的教学资源缺乏、临床带教困难等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直接进入临床角色的机会,由于面对的是SP,并不用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与家属的沟通上。其次,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对传统理论式教学的有力拓展和补充,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让同学有接触到临床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发现很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存在较大的欠缺,有了SP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建立更全面的教学模拟与评价机制,使学生成绩和能力共同发展,理论与临床并驾发展。同时,SP仍旧有一定局限性,模拟查体依赖模型,并不能完全模拟临床真实的患儿查体,与病患的沟通仍旧与临床存在差异,很多时候高度依赖SP本身的素质和灵活性,同时SP的培训需要较大的教学投入。

未来希望能在学龄期儿童中寻找合适的标准化病人,如医护人员的子女、医学院校教职工的子女、及其他对医学有兴趣的家庭子女,年龄范围大概在小学阶段,招募后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重点是如何扮演好小患者,根据儿童SP接受情况以及病例选择情况,可选择家长陪同,共同扮演SP角色,定期组织排练,尽量做到贴近临床。目前从儿内科临床教学实践来看,建立儿童标准化病人队伍还是有其必要性的,另外从操作上看其也有可行性的。

目前,SP参与的临床教学模式已经在儿内科逐渐广泛开展,但在运用方式和经验上依旧有很多需要改善和提升之处,开展此次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运用SP,在儿内科授课并进行临床实践,从而建立较完善的教学与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查体病案内科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