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诚 李卓尔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逐步转变,以及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不断加强和改进,导师制作为一种辅助人才培养制度在我国各类院校中得以盛行。本科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本科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它也已经成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和“双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1]。然而,本科导师制在实际运行中也不乏问题,如部分院校流于形式等。基于此,本文将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例,从学生、导师和组织三方面,深入分析本科导师制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本科导师制的有效实施提供管理建议。
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运作机制和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2]。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成功与否也将直接影响我国公共部门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及公共服务质量的好坏。具体而言,实行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导师制的主要意义如下:
第一,提供学业支持,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导师通过知识讲授、疑难解答、课题参与和论文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论知识、认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运用能力等。此外,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导师有效了解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从而高效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并优化知识结构。
第二,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导师“亦师亦友”,除了关注学生专业学习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倾诉等支持。这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胜任力、建立自信和身份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互信、合作和光怀,进而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塑造积极心理,勇于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逆境。
第三,提供角色榜样支持,构建发展蓝图。导师可以作为“模板”,供学生模仿学习,减少学习和生活中的焦虑,明确自身学习生涯发展方向。这将带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观摩和效仿,学习导师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另一方面,通过与导师的日常交流,对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行、生活态度、言谈举止等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尽管本科导师制是全面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定的困境[3]。本文将从学生、导师和组织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学生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学习意愿不强。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自我发展规划和自我监管,主动求知意愿不显著,导致导师不愿意指导。第二,主动性弱。在导师关系中,学生更多被动等待导师的指导,而缺少主动性。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意愿低,另一方面可能是缺乏相关的沟通技能,对导师存在畏惧心理,不敢主动联系。第三,专业知识薄弱。相较于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显得较为薄弱,基于指导成本和收益分析,导致部分导师不愿意指导。
导师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角色模糊。本科生培养中,除了导师外,还有辅导员、教师班主任和学生班主任等角色。这容易引起角色之间的责任界定不清或任务分工不明,导致导师未能起到有效作用。第二,导师指导意愿低。一方面,部分导师可能由于注重追逐个人绩效或缺乏服务精神,主观上不愿意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导师自身面临较大的科研和教学压力,客观上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指导;第三,缺乏指导技能。部分导师没有及时更新理论知识,导致专业技术水平滞后。此外,部分导师虽然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但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不能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指导关系。
组织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缺乏师徒搭配的双选机制。部分院校为了简化管理过程直接进行师徒搭配分配,可能导致师徒个性和价值观的不匹配以及不良指导经历的发生。第二,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诸多高校在实际运行中,缺少对导师和学生的监管与考核,对不履行指导义务和缺乏学习意愿的学生未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导致本科导师制流于形式;第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学校在运行本科导师制时,只明确导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4];第四,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如固定的交流场地、办公设备和专项经费等,也是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必要条件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国外本科导师制的先进经验,管理者需要从学生、导师和组织制度本身三方面提供优化路径。
学生方面的优化路径如下:第一,注重学生学习意愿的提升,增加其学习内在动机,提高主动学习意愿;第二,强化学生主动性教育,调动学生主动向导师寻求指导的意愿;第三,针对不同学生能力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第四,加强学生沟通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促进和谐师徒关系构建。
导师方面的优化路径如下:第一,明确导师角色责任,区分其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岗位的职责,使得导师在学业支持、社会心理支持和角色榜样方面提供帮助。第二,建立健全导师选拔机制。虽然诸多院校存在严重的师生比失调情况,但也不能因此放宽导师遴选条件。不能唯职称、科研水平、年龄等条件而论,应重点选拔德才兼备,即专业技能扎实、富有责任心和服务精神的教师担任导师。第三,重视导师指导培训。除了加强导师理论知识更新外,还需要注重对导师的利他主义、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
组织制度方面的优化路径如下:第一,建立师徒双选机制,促进和谐关系构建。在师徒搭配过程中,减少组织硬性安排,征集导师和学生意愿;第二,重视过程监管,建立动态考核机制。组织管理者可以不定期地抽查指导记录,举行座谈会,了解指导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不合格的导师和徒弟,及时予以惩罚,解除指导关系。第三,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调动导师指导积极性。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给予导师少量的指导费用。另外,可以评选“优秀导师”“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增加非物质激励。在本科导师制中取得优良成绩的导师和学生优先获得各项奖励和先进的评选资格;第四,构建稳固的后勤保障平台,如建立固定的指导室等,方便师生进行交流。
本科导师制是提升高校本科生培养质量以及推动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对于注重公共部门人才培养的公共管理专业尤为突出。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导师制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学习意愿,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和意愿,建立健全各项遴选、考核、激励和后勤保障制度,从而提升本科导师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