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荣炳
(安徽省霍山文峰学校 安徽 237200)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高中生虽然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思维能力,但是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他们思想的扭曲,甚至出现道德败坏的行为。所以,班主任在这一时期给予适时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就目前高中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的情况来看,一些班主任对德育工作还不够重视,缺乏明确的德育目标,并且班主任的德育渗透方式存在问题,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班主任自身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水平高,会在学生之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进而服从班主任的管理,提高自身的素质。相反,班主任自身综合素养低,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班主任要要想很好的开展德育工作,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具体可以以下开展:一是,班主任要从自身做起,遵循日常班级管理的制度,不无故迟到、不无故旷课,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班主任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也会愿意遵循班级制度。二是,班主任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自身的言行以及穿着打扮。每个人都有一个爱美之心,高中生和班主任也如此。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家庭条件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追求名牌,穿名牌衣服、带名牌首饰,时间一长金钱观变得扭曲。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做榜样,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影响学生,改变他们的错误观念。同时,班主任也要注意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自身作则[1]。
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只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思想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而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才能够使德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目前,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德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品格。但是,就目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情况看,班主任并不明确这一目标,他们在实际德育开展过程中,没有比较系统的规划,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对学生启不到良好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高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德育教育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利用目标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德育活动,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高度。
沟通交流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只有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多说话,这样才能够更多的获得学生思想方面的信息,班主任也就能够有针对性的调整德育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在实施德育教育之前,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必要的鼓励,进而无形之中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务。同时,班主任也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并且渗透给家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2]。
理论联系实践是目前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只是讲理论而不让学生去实践,会造成学生空有理论而不会运用,进而思想水平也得不到锻炼。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具体活动如下:一是,主题班会。如,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等,要求学生课后为父母做一件感恩的事情,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二是,献爱心活动。班主任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福利院献爱心,为那里的老人、孩子做表演,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辩论赛。班主任可以根据目前班级一些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辩论,以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提高思想高度。例如,“电子游戏的利弊”的辩论赛,事前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并让他们在校园里展开实地调查,以作为辩论的材料,更好的展开辩论。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的管理班级,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高中班主任要认真分析高中生存在的德育问题,采取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增加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潜移默化的开展德育工作。同时,班主任要善于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轻松愉悦的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