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伟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第一中学 青海西宁 812100)
随着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不断革新与优化,不仅在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要求进行观念和方法上的转变,还要求教师以此为基准对高中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有效培养与发散。其中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渗透中,对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做了五个维度的划分和精细化制定,要注重对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能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培养。通过多角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拔高和发展,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化学学科内涵核心内容的把握,在深化学生对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理论掌握程度的同时,实现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教育革新与优化。
对于高中化学学习而言,同学们在解答一些化学题目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些化学题目的内容抽象、结构复杂以及关系凌乱等,正因为如此,高中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不尽如人意。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化学教师应该从五个维度,帮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将琐碎的知识系统化、深入化。如在学习无机化学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无机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无机流程、化学用语等充分融合,注重相互之间的联系,发挥自身的学科素养,灵活应用,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这样一来,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就能利用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手段,将化学知识化难为易,对化学知识进行拔高学习。
在对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关注常规教学任务的圆满落实,以此为基准,为学生后续化学学科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进行培养和发散,以实现对于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教学“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课程展开过程中指导学生对物质结构进行深层次剖析,以元素、原子或分子以及化学物质等多个层面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构建元素周期表和周期率的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对元素及物质进行分类探讨,并针对物质的多样性指导学生在知识框架和学科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在不断培养并发散学生化学思维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发展高中学生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求高中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创新性较强的学科,在课程展开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常规教学内容的教授,还要注重对学生化学观念和化学思想的培养与树立。因此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助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上的有效教授,对于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进行培养和引导。指导学生在深入参与到学习与调研活动中来,通过自主掌握方法技巧,应用方法技巧,对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变化的规律及条件进行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实现学生化学观念和平衡思想上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条件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认知培养,指导学生在对反应计量关系以及综合化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计算的过程中,能够以区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本质的平衡思想和变化观念,对于化学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在高中化学教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当的给予学生留出空间,由学生根据方法技巧自主设计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从而有效推进高中学生良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2]。
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设置来说,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理论性,这也使得在对于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进行培养和锤炼。因此,在高中化学课程展开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组织开展实践研究,由学生自主动手做验证性的实验,对于教材中的概念和定义进行验证,有效锻炼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发散型实验探究,由学生以证据推理和模型构建等多元实践活动形式,设计相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究环节有效发挥了高中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并在立足于教材基础之上,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并发散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由学生自主操作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使学生能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以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不断进取,继续奋斗。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五个维度对于学生发展规律进行综合考量,创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以进阶式的培养过程,有效发展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