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方法

2021-12-30 01:53:14
科学咨询 2021年35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道德教育立德

刘 翠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校 重庆 400060)

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无外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的培养过程”。落实到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就要使学生朝着正确人生方向前进;“树人”,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虽然国家和社会各界及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深入推进道德教育,然而实际初中教学现状中,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道德教育成效与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同时凭借对自身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经验,我在此文中谈一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以及有效对策。

一、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及问题

(一)对中学德育工作的认识不足

认识决定实践。由于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长久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把眼光放在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上,生怕班级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活动开展不足,教育内容不够深刻;趋于形式,成效不显著,甚至有的教师仅仅是为了应付考核。

(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式单一,学生难以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

如今的初中学生已经不同于以往,他们能从各种渠道接收外界信息,思想也更为复杂、相对成熟。中学生正处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渴求被当作大人对待,而不少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说教过多或者直接批评,学生听不进去的现象很常见,有甚者还对班主任的教导感到反感,产生抵抗心理。这主要是班主任心理知识以及教育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班主任在校学习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虽然比较宽泛,但是真正带班时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却难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德育工作效果甚微,这种现象尤其在年轻班主任身上体现明显。

(三)忽视学生家长的作用,德育主要靠学校教育

有句古话叫孤掌难鸣。单靠学校教育,德育难以真正发挥实效。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发展影响极大。在家校合作共育学生时存在的问题有:部分班主任仅仅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对学生走出学校之外的行为却不够关注,导致对学生的认识片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够全面[1]。例如,有的班主任只看到学生在学校表现较为良好,对班主任的教育措施一般也是采取顺从的态度,却不知学生在家时不关心家庭事务。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的情况也很常见,例如,班主任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学生家长不予以积极配合,受到家庭方面的阻碍,学生道德素养提升缓慢;有的家长具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意识,但由于自身认知影响,教育方式不当,班主任对学生家长给予帮助较少;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足、合作不深入,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提升的具体策略

针对以上所提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我提出以下具体对策。

(一)提升初中班主任对“德育”的认识

班主任应加强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学习,仔细研读国家、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真正认识到自身作为班主任所需要承担的重任,教书是为了“育人”,不仅仅只是教授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进一步认识“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道德教育渗透进学科教育之中。

(二)丰富德育方式,深化德育教育内容

对当今的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不能再采取老办法、老手段,要紧紧抓住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的、丰富的德育教育手段来开展工作。班主任只有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需求什么,才能“对症下药”。班主任应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保证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学生处于良好的班级环境中,遇到问题时互帮互助,感受到班主任和其他同学的关爱,有助于塑造学生阳光向上的性格,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提升道德修养。

主题德育教育与学生个别德育教育同时展开,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以往有些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只有在发现学生问题时才会进行,或者是采取一些开班会的形式泛泛而谈,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因此班主任可以将两种德育具体形式创新性发展,进行深度的具体主题的道德教育,同时辅以对学生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以保证德育效果。主题德育可以在班会时间开展,要符合学生的“口味”,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变化德育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好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提升道德素养。例如,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模拟并亲身体验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感受他人的不文明行为给自己造成的困扰,使学生增强对不文明行为的认识,从而反思自己平日行为中有没有不文明现象。

加强家校合作沟通,帮助家长提升家庭德育效果。班主任应增强与学生家长的日常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更为全面地对在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扭转一些学生家长对德育的不正确认识,利用学生家长会、线上沟通等方式,对学生家长开展有关道德教育重要性以及家庭德育方法指导的交流会,让学生家长更为理解、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2]。此外,对学生家长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应及时给予帮助。

三、结束语

总起来说,德育是教育之本。新时代的中学班主任身负“立德树人”重任,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变革德育方式,才能真正符合新时代中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使德育持续发挥实效。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道德教育立德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师(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1:50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