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与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2021-12-29 22:27张笑笑
关键词:人际主观流动性

张笑笑, 张 奇

(1.深圳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2.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发展史。人类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获得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评价,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1-2]。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诸如良好的经济收入[3-5]、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如子女教养方式[6]、社会支持[7]),以及情绪稳定和外向型性格[8],等等。有研究表明,一些学习、训练和活动也能提升主观幸福感。例如,正念和希望等自我调节训练[8-9],参与积极的活动[10]和心理需要的满足[11],等等。

除此之外,主观幸福感还受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诸如职业每两年流动一次的员工比职业固定的员工对家庭、生活和婚姻更满意[12],搬家次数越多的儿童越容易在高中辍学、成年后收入更低、寿命更短[13],流动性较高的社区居民患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症的概率更高[14],等等。新近研究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探究了人类社会的关系流动性、人际关系掌控感对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拟详细阐释关系流动性、人际关系掌控感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建设良好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可行路径。

一、关系流动性、人际关系掌控感与主观幸福感

(一)关系流动性

关系流动性(relational mobility)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束旧的人际关系的难易程度[15]。通俗地讲,关系流动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人际关系变化的难易程度。在社会生态环境中人们越容易建立新的或结束旧的人际关系,关系流动性就越高;反之,关系流动性就越低。因此,它与社会生态环境中成员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个体活动的范围、职业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有关。与偏僻的山村居民相比,国际化大都市居民的关系流动性可能会更高;与长期宅在家里的人相比,经常外出旅游的人的关系流动性可能会更高;等等。由此可见,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与其能够进行自主选择的社会生态环境,都可能影响其对关系流动性的感知。与家庭保姆相比,新闻记者、医生、出租车司机、快递小哥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关系流动性可能会更高。换言之,个体所从事的职业特征是创设其感知关系流动性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他人的多样性和流动性是个体能够感知到其所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关系流动性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总之,个体在其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社会生态环境中接触到不同社会成员的机会越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机会也就越多,其关系流动性的水平就越高。除此之外,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关系流动性的感知。可以设想,一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的人,或者他人不愿意同他(她)交往的人,必然会降低其对关系流动性的感知。因此,就个体而言,其关系流动性水平的高低是由其所处的社会人际生态环境与个体心理和行为特征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二)人际关系掌控感

人际关系掌控感(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astery)是个体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体验到的心理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个体的人际关系掌控感越积极、越丰富、越强烈,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得越积极、越主动、越自信,由此也会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获得更强的愉悦感。人际关系掌控感还是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人际关系掌控感的获得能够预测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16-17]。也就是说,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掌控感得到了满足,就能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反之则会降低其主观幸福感。

(三)关系流动性、人际关系掌控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新近以中国人为被试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关系流动性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这是由多种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测得的结果所验证的结论。研究结果还表明,关系流动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人为创设的实验条件中,与低关系流动性的被试相比,高关系流动性的被试报告了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其次,无论是相关研究还是因果关系研究都表明人际关系掌控感能够解释关系流动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相比于低关系流动性的人际环境,高关系流动性人际环境中的个体有更强的人际关系掌控感,进而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15]。这些研究成果凸显了主观幸福感的社会生态效应,并有助于理解不同类型的关系流动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也为身处不同关系流动性环境中的居民提升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城市关系流动性水平的高低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高低,一方面说明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比较单一的小城市相比,国际化或多元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大城市更有利于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说明改善城市多元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主动创设高关系流动性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增进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提出改善我国城市多元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立人员流动机制和加强居民人际交往自身修养三项建议。

二、改善我国城市多元文化社会生态环境

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态环境主要是指日常生活所居住的社区、工作单位、学校以及街道、交通工具、旅游景区、商业和公共场所等。根据高关系流动性的人际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居民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原理,可以通过加强城市社区、街道、旅游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多元文化建设来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态环境,进而为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创造外部条件。

(一)建设多元文化的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是城市居民经常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区域。社区居民的成员结构、职业结构、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居民日常人际交往的频次、质量和水平。因此,提升城市居民的关系流动性和建设多元文化的人际生态环境首先应该从社区建设着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在社会地位、贫富状况、职业特征、居民来源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构成了不同的市民居住区和生活区,形成了社会等级鲜明、贫富差距明显和居民群体文化相互隔离的城市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区结构得到一定的改造。随之出现了以居民委员会为管理形式的“大杂院”、工厂大院、铁路大院、机关大院及部队大院等人员结构和人际生态文化环境比较单一的“大院”社区。改革开放后,除了个别作为历史遗迹被保留的之外,多数“大院”社区逐渐被拆迁或改造。原居民迁住于各种新式社区,形成了各种所谓的“动迁户”社区、“拆迁改造”社区、“廉租房”社区、“别墅”区和“豪华”社区等。个别城市还出现了所谓的“富人”社区和“农民工”社区等。这些按照居民来源、经济收入乃至社会阶层所形成的社区,其人际生态文化环境虽然不像原来的大院社区那样单一,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社区人际生态文化环境仍然比较单一,不利于社区人际关系流动性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进一步提升。

相比于以上这些人际生态文化环境比较单一的社区,建设多元文化的城市社区,即多种人口来源、多民族、多职业、多社会阶层的多元文化社区更能提高社区人际关系流动性,并能进一步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社会的和谐,进而提升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单一文化社区与多元文化社区在社区管理等方面虽然各有利弊,但是建设多元文化社区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利于社会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有利于社会监督和防止贪腐,有利于社会正确舆论的形成,更有利于居民社会阶层感的淡化以及民主、自由、平等等行为方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升居民的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因此,建设多元文化社区的利大于弊,更适应城市人际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要,应成为今后城市社区人际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之一。

(二)建设多元文化的城市街道

城市街道除了具有交通功能之外,还应该具有方便居民日常生活,促进多元文化的人际交流、旅游和健身等其他多种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街道建设具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文化隔离和功能单一的特征,出现了各种所谓的“官道”“府衙路”“洋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类街道得到了改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街道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功能多元、文化多元的国际化城市街道和各种仿古街、餐饮街和旅游文化街等特色街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开放,未来的城市都可能成为多元文化的国际旅游城市或兼容世界多元文化的历史、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城市。因此,建设功能齐全和文化多元的城市街道是街道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多元文化的城市街道建设要在保证和完善街道的多种功能以及保留历史和民族文化特色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城市流动人口的多元文化需求。首先要保证街道具有交通、安全、便民、服务、绿色、健身等多种功能,同时增加满足多元文化的人际交流和文化消费需要的功能,避免出现异族游客满城寻找民族餐饮店的尴尬局面。其次要在保留历史和民族特色街道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满足多元文化人际交流和文化消费需要的场所和设施,避免在餐饮一条街只能吃中餐而吃西餐要跑很远的不便状况。

在多元文化的街道规划和建设中,应该秉持满足主流文化需求,同时兼顾多元文化需求的原则:既要满足常住居民的各种文化消费需求,又要兼顾流动人口的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既要保留历史和民族文化特色,又要兼顾多元文化和现代化的特色;既要考虑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又要着眼于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通过功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街道建设,使其既能满足常住居民日常生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满足流动人口多元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如此,既能改变“千街一面”和“千城一面”的街容市貌,又能适当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人群聚集的状况;既能保留街道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特色,又能进一步促进多民族团结、多元文化融合和人际交流的便捷与顺畅。

(三)建设多元文化的旅游业、商业和服务业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既带动了经济发展又促进了人际交流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上目光短浅和观念滞后等原因,我国在旅游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错误做法,导致一些国内外游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甚至在旅游之后大呼“上当”“受骗”“被宰”“后悔”等,既降低了旅游业的声誉,也降低了旅游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改善旅游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社会生态环境,促进其健康繁荣发展,有必要明确多元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积极吸引游客并提高接待和服务质量,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声誉、经济和社会效益。面向全世界开放的旅游景区、旅游城市及相关的商业和服务业迎来的都是文化背景各异的八方游客。为了使他们都能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必须在旅游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开发、建设等方面遵循多元文化建设原则。多元文化建设原则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原则和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原则。

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原则是指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具体来说,首先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也称为保护“绿水青山”原则,即不能为了开发旅游景点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诸如劈山、毁林等。其次是和谐统一原则,即在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上不能破坏自然景观、历史和民族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诸如不能在自然景观中仿造国内外异地景观和建筑,不能肆意破坏和篡改历史遗迹和民族建筑风格,不能在历史和民族文化景区增建不和谐的建筑,等等。再次是尊重祖国历史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原则,即不能用国外或异族的名称给旅游景区的道路、酒店和公共服务建筑命名。旅游景观及景区内的配套建筑应该保持当地的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和谐统一。理由之一是,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是要一睹当地良好生态环境中的独特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而不是重复观看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的或复制的景观和建筑,是来领略当地独有的自然、历史或民族特色文化风情的,而不是来重复体验自己家乡的文化风情的。因此,我国的城市街道、旅游景区、商业和服务业建筑不能重复和照搬国外和外地的建筑和景观,而要开发、利用和凸显本地独有的自然景观、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让国内外游客领略当地独特的地理、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风貌。理由之二是,正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历史的和独特的才是世界的。没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和民族文化特色就失去了游客的追求和旅游的意义。

多元文化建设原则主要体现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原则上。多元文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原则指的是在接待、交流、服务和消费等方面为国内外游客创造文明、热情、便捷、舒适、优质和愉快的多元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使他们感受到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在生活、人际交往和消费等方面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甚至有受到特别尊重的礼遇和精心照顾的感觉。例如,当他们进入酒店时会得到其本民族礼仪和语言的接待,有他们需要并感到舒适和温馨的客房,有他们喜欢的可口膳食和饮品,有满足他们生活习惯的服务设施,有他们愿意购买的商品,同时在人际交流上使他们感受到顺畅和愉快。因此,在酒店客房、餐饮服务、商品购买和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多元文化建设主要指的是在接待、服务的质量和种类等方面的人际生态环境建设。通俗地讲,就是用不同的礼仪、语言、客房、膳食等接待和服务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诸如用藏族的礼仪和语言接待藏族游客,用阿拉伯民族的礼仪、语言和膳食接待该民族的游客,用佛教的礼仪和膳食接待信仰佛教的僧侣,等等。因此,这方面的建设需要从客房配置、膳食结构、餐饮方式、商品设计、言语交流、导游讲解和旅游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尤其是要从培养和提高酒店接待员、餐厅服务员、商场售货员、旅游服务员和导游的多元文化素质和服务质量入手。接待和服务的标准应以游客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也应该以此为评价标准。

多元文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安全、环保、卫生、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品质精良、诚挚热情、服务周全、突出特色、便于交流和兼顾多元文化的原则,要在小、巧、特、精、诚、全上发挥创造力。“小”就是指规模适度;“巧”就是指在结构、布局和设置上构思巧妙、新颖;“特”就是指突出地方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特色;“精”就是指商品质量好、文化品位高;“诚”就是指接待和服务要诚挚热情;“全”就是指文化多元,接待的礼仪、语言、客房和膳食有别,服务周全。其中,小、巧、特是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的动力;精、诚、全是提升游客主观幸福感、提高八方游客满意度和赢得赞誉的保证。因此,秉持多元文化的人际生态环境建设原则是中华民族宽广的国际视野、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真诚有信的营商之道、彬彬有礼的待客之道和特有创造力发挥的具体体现。

将多元文化的自然和社会两个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要在保护和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人文景观,精心营造真诚、热情、文明、礼貌、周到并能满足游客多元文化需求的酒店接待业、餐饮服务业和旅游服务业的社会生态环境,如此才能不断提高特色旅游及其服务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因此,旅游景观、景区、城市和街道等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原则或灵魂就是奇特和独特。由于客来八方、文化各异,为了使他们都能乘兴而来、旅游愉快、满意而归,与之配套的接待和服务等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就必须是文化多元的。其核心原则或灵魂是接待和服务好文化各异的游客。只有接待和服务是多元文化的和周到细致的,才能使他们身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方便如家的舒适和惬意,置身景区便能激发出真、奇、特、美等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审美情感,品尝当地特产美味会大饱口福、赞不绝口,购买当地特色商品会觉得物有所值、爱不释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旅游愉快、积极消费、尽情交流、流连忘返。游客们满意了,他们的幸福感也就提升了。接待和服务工作做好了,得到游客的赞誉,城市居民的自豪感、敬业感、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也就提升了。我国地大物博、地貌奇特,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各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和利用。只要我们立足于开发和建设真实而奇特的自然景观、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淳朴而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景观,适切地融入多元文化和现代化的热情礼貌接待和真诚周到服务,就会营造出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旅游街道和旅游城市,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光顾,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人际关系流动性,营造出多元文化的和谐社会生态环境,从而提升城市居民和八方来客的主观幸福感。

三、建立人员流动机制与加强城市居民人际交往的自身修养

除了建设多元文化的社区、街道、旅游业、商业和服务业之外,还可以在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建立员工和学生的流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员工和学生的关系流动性、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

(一)建立人员流动机制

1.建立员工流动机制

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员工流动机制可以提高工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流动性,促进员工在高关系流动性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提升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除了特殊的工作岗位和关系流动性较大的工作岗位之外,对那些在固定岗位上工作了较长时间的员工可以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轮换、人员调动、团队重组和学习交流等员工流动机制,提高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流动性,从而增强员工的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员工流动机制应该与满足工作和生产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以及员工的个人需求和意愿等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做到“一制兼顾”和“一制多效”。在员工流动机制运行过程中要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经济利益、家庭负担以及突发事件等因素,不搞“一刀切”,使员工流动机制具有一定的弹性,既满足工作需要又兼顾个人需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还可以建立国际和地域间的员工流动机制,进一步增强员工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

2.建立学生流动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流动性,可以建立班级内的座位轮换制、干部定期改选制和小组重组制;年级内可以建立转班制、班际交流制、班级互访制和班级重组制;学校之间可以建立学生转校制和交流制等。学生交流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关系流动性,还可以促进学习经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校际交流制可以打破学区限制,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增进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省(市)际、国际交流以及增加少数民族“内高班”的数量等途径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制订和实施学生交流制同样要在保证教学效率、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兼顾学生的个人意愿和个体差异。

3.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活动

城市的社区之间、企事业单位之间和学校之间应该开展多种文化内容和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文体娱乐活动以及参观、展示、互访和互学活动。城市应该创办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文化节和城市节等,并举办多元文化的文体娱乐活动和赛事。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要鼓励居民、员工和学生自发组织多种业余文体活动团体或协会,并为其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加强城市居民人际交往的自身修养

创建城市多元文化的人际生态环境、建立各种人员流动机制和开展多种交流活动只是为提高人际关系流动性提供了外部条件,居民能否从中获益,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为了更加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参与多元文化的人际交流活动,居民需要不断学习多元文化知识,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居民的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

1.学习和积累多元文化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学习多元文化知识创造了多种便捷条件,尤其是随着智能化手机功能的升级和普及运用使人们可以随时进行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多元文化知识的丰富程度和熟悉程度决定着个体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体现出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和文化底蕴的深浅。文化素质越高、文化底蕴越深,人际交往才能愈加深入具体;人际交往越深入具体,人们从中获益才能越多,由此获得的人际关系掌控感和主观幸福感才能越丰富、越深刻。所以,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既要广博又要精专。学习多元文化知识既要处处用心和日积月累,也要在人际交往活动之前(诸如旅游、出访和参加活动之前)充分做好各门功课,包括各种交际场合的着装、行为举止、礼仪、语言、交际方式、民族禁忌、民俗习惯和餐饮习惯等。

2.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在人际交往活动之前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礼仪和礼节之外,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最能体现个体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所以,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技能不但需要简单地学习和掌握交际用语、举止动作和面部表情,而且需要做到交际语言恰当准确,举止动作大方得体,面部表情轻松自然。因此,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掌握和具体运用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有一个深入学习、反复运用、深刻体会、不断调整、形成习惯和自然表达的过程。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观察模仿榜样在真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的具体言行表现。现代视听技术已经为反复观察模仿学习榜样行为创造了便捷条件。重要的是需要将多个不同榜样行为的观摩学习与适宜自己的榜样行为的观摩学习结合起来,在观摩学习和比较不同榜样的言行表现之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观摩学习对象。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还需要将其与文化内涵、交际原理的学习和运用紧密结合起来。人际交往技能中的言谈举止只是外部表现,如果与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交际原理相脱离,它就成了没有灵感的呆板动作。只有将言谈举止等交际技能与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交际原理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在适当的场合生动地表现出来,才能真正打动对方,使其印象深刻,并产生情感共鸣。

3.积极主动地参与人际交往活动

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都是人际交往活动前的准备,真正的人际关系掌控感是在实际的人际交往活动中获得的。人际关系掌控能力也只能在真实的人际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提高。所以,在做足了功课和各项准备之后,必须积极主动、从容自若地参与人际交往活动。活动后要总结经验、查找缺陷、弥补不足、矫正失误,从而更加充满自信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的人际交往活动。如此多次反复,才能逐步提高人际关系掌控能力,对人际关系掌控和主观幸福的体验才能愈加深刻。

猜你喜欢
人际主观流动性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后印象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搞好人际『弱』关系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