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研究生学术氛围提升研究

2021-12-29 21:04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术交流科研工作学术研究

张 罡

(大连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环境对于人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同样的,在现代高等教育当中,高校教育系统也希望借助校内环境,来构建良善的教学氛围,实现对于学生品质和素质的提升。其中学术氛围便是高校学术环境的体现,一般认为,学术氛围包含创新能力、道德、交流、协作和互动等多个维度,同时工科与一般社会人文学科不同,其更加强调创新精神和能力。但受限于目前的教学制度和学生情况,学术氛围不佳。

1 现阶段工科研究生学术氛围不佳的问题

1.1 科研创新整体热情不足

科研创新是工科研究生学术工作的灵魂,也是工科教学质量的表现。不过在针对工科研究生群体所开展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研究生本身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在研究生学习中的目标和发现,对于科研工作相对冷漠。观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普遍乐于将时间投入到休闲娱乐、消费应酬等层面,而能够沉下心投入到科研工作,或者希望能够在本专业科研中取得创新成绩的少之又少。其中尤以研一、研二的学生为甚,他们刚刚经历了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都与本科阶段有着明显区别,因此这部分学生并没有适应学习生活的转变,也很难形成参与科研的动力,最终表现为整体热情度不高。

1.2 高质量学术交流比较少见

工科本身的学科背景导致科研工作的开展必须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不断的学习交流当中形成创新能力。因此工科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形成,必须要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为主。但就目前来看,工科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交流较少,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则更为罕见。相关调查显示,国内大部分院校中,工科研究生参与过学术会议的数量占比不足10%,参与国家级乃至国际的学术沙龙的学生则更是凤毛麟角。另外,工科研究生所进行的科研工作,更多的依赖于导师的课题研究,主要的科研参与内容也集中在材料搜集、实验准备等工作,较少有参与高质量学术交流机会。

1.3 学术科研资源支持力量不足

目前学校能够为工科研究生提供的学术科研资源主要为师资力量投入和科研课程投入。其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选课辅导、学术道德培养、论文写作、实验操作指导、实践训练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都是研究生在科研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和挑战。部分学校还设置了“双导师”制度,分别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为主辅导师进行指导。这种师资配置和导师指导模式在近年来的工科研究生教学工作当中十分火热,其主要目的在于当前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环境对于工科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有所要求。不过,相较于以往的导师组的师资配置模式,双导师制度的实际指导效果来源于导师本身的科研能力。

除导师机制外,科研课程情况也表现在学术氛围之上。据了解,目前工科研究生无论在选拔还是在教学上,仍然以分数为考察核心,这也导致了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仍然保持着对于分数的重视。与之相对应的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与基础教育阶段、本科阶段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工科研究生在学习反馈中表现出极度不适应,超过五成的研究生表示需要自主进行材料的阅读和学习,学校课程所占学习只是比重不足五分之一。由此可见,工科所进行的课程安排在实际上造成了研究生面临学习压力,同时唯分数论的考核环境,也使得研究生很少愿意参与到科研创新当中来。

1.4 缺少科研创新激励

对于科研创新的有效激励是提高学术能力、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工作的前提。不过据观察发现,目前各高校对于工科研究生提供的科研创新激励整体偏低,同时研究生能够申领的国家基金也相对较少。工科研究生学术科研常见的成果激励主要包含学术论文发表、科研成果、专利技术成果等几个部分,国内各高校虽然在奖励情况上有所差别,但是整体相仿。其中学术论文的发表根据期刊级别的不等可以奖励数百至数千元,科研成果则根据级别、奖项,颁发数百元奖励,专利技术奖励则大部分集中在一千元以内。且该标准执行年限超过十年,整体激励水平波动不大。由此可见,针对工科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而言,能够提供的物质激励仍然较低。

2 学术氛围不佳的成因分析

2.1 主观因素

2.1.1 思想认知存在偏差

就目前教育整体环境来看,学历对于人自身的社会定位的提升效果仍然巨大,这也导致了大部分研究生群体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十分严重的功利化倾向。这部分研究生在思想认知方面很难形成对于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正确认知,而是希望能够更加迅速地毕业,进而对于自身的要求不断放松。因此在面对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时,研究生很难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和态度,一方面不愿意在科研工作当中投入更多精力,另一方面也很少会通过积极的学习、研究、实验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最终研究生在科研工作当中的实际情况也就变成了应付、敷衍,只求能够最快程度完成某一项科研任务。

2.1.2 学术科研基础能力薄弱

就当前工科研究生的整体环境来看,另一个制约工科研究生学术氛围的因素,在于研究生本身的学术科研基础十分薄弱。前述中明确,研究生阶段学生尚未摆脱基础教育和本科阶段的唯分数论的观念,同时研究生所进行考试内容范围交广,需要研究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准备。因此从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来看,他们极少有时间精力参与到科研实验的锻炼当中来,也很少进行学科相关的前沿文献阅读,无法真正做到学术经验的积累。这也导致了研究生因学术基础薄弱,难以真正参与到学术科研工作当中。

2.1.3 学术素质偏低

目前工科阶段研究生所需要进行的学术科研工作,伴随着项目要求的持续增高,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部分科研工作很难由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独立完成,而是需要一个课题研究团队来协作完成。而在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可能涉及到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研究生除了需要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科研实验能力,还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多方面的能力最终构成了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从相对宏观的教育体制层面出发不难发现,目前研究生阶段生源逐渐多样化,且伴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扩招问题,研究生整体水平高低不一的问题将会更加显著。招生方式中,公开招考与免推入学、硕博连读等方式,最终造成了研究生素质质量更为复杂。工科研究生群体当中,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无法进行团队协作等问题长期存在,也导致在研究生阶段这部分学生很难形成理想的学术素养。

2.2 客观因素

2.2.1 工科学术研究基础条件薄弱

学术条件支持是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的基础保障,现状当中所出现的学术资源支持和学术激励制度两个方面的情况,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学术条件的问题。其中科研管理层面存在缺失,已经成为目前工科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显著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了解到,研究生普遍认为,开展科研工作需要应当由学校的科研活动管理部门来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组织,其中常见的科研活动如科研设施配套、访学交流、奖金配置等,都应当有科研管理部门来进行调配和优化。但在学生的普遍反馈中,科研部门本身的支持主动性不高、整体满意度不足,从外在层面影响了学生参与学术科研的积极性。

2.2.2 现行工科教学制度侧重点偏离

在教学层面,教学本身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作用十分显著,一旦教学侧重点发生了偏离,就会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参与科研的动力。观察发现,目前工科教学环境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导师,都存在教学侧重点的严重偏离问题,其中以产学研计划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教学和以导师创办企业为代表的教学工作,最终都会引导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更加注重工作实践,更加希望从实践当中获得成绩。常见问题表现如社会兼职、学术应酬、创办企业等,实质上都将学术功利化发挥到极致,进而限制了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的参与程度。相关的社会实践虽然能够带给研究生就业能力方面的成长,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侧重,放弃了研究生最本质的学术研究任务。该情况在近年来极为普遍,且工科环境中最为严峻。

3 工科研究生学术氛围提升策略

3.1 制度建设

3.1.1 研究生招生质量把控

工科研究生的学术氛围的营造和提升,其主体在于研究生本身的学术热情、态度和参与度。而研究生本身的学术素养、能力的差异则会最终导致学术氛围环境持续恶劣。从制度层面来看,应当首先对研究生整体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把好研究生门槛,保持工科研究生的质量水准线。

具体来说,工科高校在进行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时,应当建立更为严格的准入机制。在质量控制当中,招生录取工作除了需要对学生的前置学历进行认真审查,还需要对研究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考评。因此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复试环节需要做到比重加重,复试环节是研究生录取的最后关口,复试老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评判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把好研究生质量的最后一道关。

3.1.2 建设以研究性为导向的考评机制

工科研究生的考评工作应当明确工科研究生学习的本质追求在哪里。在以往的工科考评中,考评很少对研究性工作有所侧重,导致研究生的学习方向也很少向研究性工作靠拢。因此要明确工科研究生本身所同样具备的研究创新价值,认识到学术创新所带来的长远发展的额能力,并在实际的教学和制度行动上形成对于学术创新的鼓励,引导研究生能够不断取得卓越的学术成绩。只有建立以研究性为方向的、导向明确的考评制度,才能够扭转当前工科研究生群体中学术研究参与度不高、热情不足的问题,改变学术氛围不佳的现状。

对于考评方式来说,一方面要削弱考分评价的比重,同时废除单纯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来评价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单一评价标准。研究性的考评制度应当以综合、全面、专业地姿态为研究生提供公平的考核评价结论,其中学术科研能力、创新水平、未来的研究潜力等,应当作为重点评价内容。利用研究性导向评价建立起评价指标,才能够真实反映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才能够对研究生起到振奋、鼓舞的作用。

3.2 资源支持

3.2.1 完善工科学术资源

工科研究生所参与的学术科研工作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研究生除了需要拥有丰厚的理论基础之外,在具体的科研项目当中还需要拥有完善、先进的实验器材和科研环境。具体来说,当前阶段工科教育中首要的人物是大幅度提升基础层面的硬件资源配置。工科学术研究主要以实验为主,实验中的大型机械设备、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装置等,都应当做到完备、尖端。一般来说,涉及到工科实验研究的硬件应当以系统化配置为基本原则,其中高标准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文献资源支持等是必备的硬件资源配套。对于学校来说,应当明确自身在硬件资源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拓宽经费来源,使建设经费投入总量可以加大,提高硬件配置水平。

3.2.2 提升对工科科研创新的支持和鼓励

首先应当提高对于工科科研创新工作的支持。学校科研层面应当为研究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独立课题研究机会,这些课题可以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自主选择,从而引导研究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科研工作当中来。学校则需要为学生提供学术科研平台,从小微的学术课题研究入手,不断锻炼,帮助研究生积累经验。导师则应当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工作提供协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建立起自我改进的意识和思维,使学生的学术研究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其次,针对工科研究生所开展的学术科研工作而言,应当在最大限度保障研究生的基础条件之上,尽可能地提高物质激励标准。近年来国内消费水平处于快速提高阶段,而针对学术科研成果所进行的物质激励却十几年未有变化,显然不够合理。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应当提高对于研究生的补助标准,针对工科研究生所作出的有价值的科研创新,应当加大奖励力度,使工科研究生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同时也能够收获回报。

3.3 环境创建

3.3.1 建立朋辈间学术关系

工科内部之间的朋辈交流和互帮互助对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成长而言直观重要。可以采用定期举办的朋辈间交流活动,为工科研究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和学术研讨环境,建构起良好的传帮带机制。其中高低年级之间、博士生和硕士生之间、学长姐和学弟妹之间,都可以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的学术关系,加深彼此之间的学术研讨深度,提高学术研讨的专业性,从而实现学术精神和学术科研参与的传递。这种传帮带式的学术联系,一方面能够起到研究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作用,彼此帮助、互相进步。另一方面通过学长姐的指导,能够在学弟妹、新研究生群体当中树立起榜样力量,产生师范作用,进而激发起研究生们内心当中对于学术科研的进取之心,利用自己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术工作当中来。从广泛的教育实践角度来看,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形式,是最为直接、影响最为广泛的环境创建方法。

3.3.2 开放校际、国际学术交流渠道

积极建构多水平的学术交流环境是丰富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机会、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的重要做法。学术交流机会的不断丰富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研究生,引导研究生形成更为浓郁的学术研究动力和创新想法。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大丰富、高端的学术交流当中,则构建起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层面可以采用搭建平台的方式,为研究生提供能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的空间和机会。相比于单纯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学习,学术交流能够帮助研究生更加宏观地把控研究方向,并不断形成学术研究的新思路。工科学校可以尝试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经验,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就与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多名研究生参与到出国访学当中,开拓视野、接触到前沿研究领域。同时学校还会聘请行业知名的专家教授来学校进行讲学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学术交流场景。对于部分高校而言,在无法进行高规格的国际交流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同类型高校的校级交流方式,为学生提供锻炼交流表达能力、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

3.3.3 突出学术前沿教学

工科领域的学术科研工作更加重视学术的前沿性,需要拥有大量的前沿成果进行补充。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导师应当引导学生形成获取一手资料、自主进行试验验证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在获取前沿学术资料的同时,了解当前学术成果,同时借助可重复的实验验证,避免盲从。学校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面向各专业的学术前沿资料,将这部分资料带入到课堂,供学生学习交流。在此过程中,导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发表自身见解,培养他们在学术科研当中的独立思考能力。

4 结论

工科研究生环境中学术氛围不佳的问题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既包括研究生本身的学术参与热情、能力水平的因素,同时也受到学校环境、教育机制因素的影响。工科研究生教育应当优先明确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从制度建设、基础性资源支持和环境引导三个方面,不断塑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引导研究生产生学术研究的动力和希望,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学术氛围。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科研工作学术研究
论研究生的学术批判素养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学术交流活动
辽宁兴城觉华岛历史学术研究综述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开放大学背景下基层电大科研工作困境与策略——以浙江省示范性基层电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