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2021-12-29 12:49何丽贞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科新工科办学

何丽贞

(莆田学院 教务处,福建 莆田 351100)

2016年“新工科”应景而出后,教育部深入开展研究讨论,达成“新工科”共识,制定“新工科”行动计划,形成了“北京指南”,意味着以构建“新工科”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步入了新时期. 提倡“新工科”这一新颖的理念,是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新要求、贸易竞争新局势、人才培养新要求而提出的国家工程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理念、新形式、新策略. 在政治格局多极化、贸易全球化、知识多元化、时代数字化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工业革命、技术革新顺势而出,交叉融合学科增多,特色专业不断呈现,创新型技能层出不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已是国际社会寻求差异化亮点的创新策略[1]. 截至2017年,国家普通高校数量有2914所. 地方本科院校中有600所左右将逐渐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占比92%. 转型院校队伍规模庞大,在过渡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牵制要素,例如思维理念束缚、思维因循守旧、产教融合体系匮乏、管理体制缺陷和教学团队力量薄弱等. 在“新工科”大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建设情况,通过高效组织课程体系变革、打通学科脉络、营建产教融合培养体制、改善校内管理制度等,提升办学潜力,打造院校办学创新竞争优势,这是所要探析问题的必要出发点.

1 “新工科”的含义与特性

“新工科”中心含义为“工科”,趋向“新”. 要精确领会“新工科”的内涵,不可离开“工科”的性质,并且要掌握其“新”的特性. 换言之,“新工科”必须在工程教育整体框架之下理解它的概念,再不断拓展方有生存力. 但是,如何在工科结构中融合新的成分或单元,让它愈加适应学科专业进展规则,符合产业进展需求,为问题研究的核心.

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层面来讲,目前国家在深化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及“互联网+”等重要决策部署,努力推进体现以新形式、新标准、新品牌和新形态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结构动态调整,促进经济形态升级与行业创新改造[2]. 新时期技术创新与经济变革,推进社会资源再次分配与经济关系的再次构造,高校专业渗透交融日益紧密,新专业异军突起,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推动本科院校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体现科技进步、网络变革与支柱产业更新等时代特色. 因势利导,提前规划“新工科”的路线,不但要深入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逻辑含义与进展过程,而且应以发展的眼光建立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思维”,塑造高等教育地方专业的“新架构”,探求高等教育地方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得在科技枢纽区域上实现创新,满足未来生态群落的升级发展需求,助力新经济行业的建立. 所以,“新工科”不但要抓住市场方向,而且要突出战略重点.

从第四次工业变革层面来讲,“中国制造 2025”对标美国“工业互联网”与德国“工业 4.0”,面临国际经济结构的重组融合,意在建立体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性的工业创新体制[3]. 新型科技模式重新界定“工科”的含义,凭借经纪行业链的重组,替代各个学科各司其职,促进数字化和产业化深入融合,体现“重组交融”“智慧创意”的特性. 以“互联网+”为主要特点的新兴技术正迅速步入信息化建设领域,数字革新层见迭出,并创建可持续资源连接池,也预兆了制造、交流、消耗、运营一系列流程的转型升级,引导高等教育向横跨传统培养模式、行业界定的目标迈进,建立呈现新型架构的“新工科”类工业体制. 换言之,在当今的工程体制中融入新的含义来满足新兴工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就可界定为“工科+”. 按照信息论的解读,“工科+” 依然是一种由同一工科类体系组成的社会系统,然而这种系统各环节部分非独立生存,各组织间冲破空间束缚,进行整合升级,形成相互交融的组织逻辑[4].

新产业、新工科办学定位的前进历程是在符合人才培养逻辑的前提下,不停探究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历程. 国际上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与经济转型正驱使着新产业、新工程的演变与推进,世界贸易正处在持续调整的时代,“新工科”并不是一个狭义范畴、静态不变的词项. 所以,教育策略、经济形态与科技变革对工业型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是静止不变的. 从达成“新工科”共识、制定“新工科”行动计划到形成“北京指南”,体现了社会认知上的主观狭义性, 产业升级的历史印记制约着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的进程. 在初始阶段,出现了对“新工科”概念、特性、规范与界定认识模糊的情况,需要不断改善更新. 在构建“新工科”的历程中,需要按照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向,对人才培养的含义及范畴等实施顺应潮流发展趋势的组织调度.

2 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新工科”的制约性因素

在国内现有本科教育框架中,学科型高校培养目标比较清晰,但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社会标识”,遭受“双重碾压”,存在“高低不就”“趋同化”现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具代表性. 伴随我国经济形态变革与行业改造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工科”构建与实施过程中,部分高等工程教育体系隐藏于表层下的矛盾日益暴露,具体体现为:

2.1 思维理念束缚,人才培养认知片面化

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9月27日颁布的《2017-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名列第27位,是国际最具实力的新型工业体之一. 思维是活动的基点与条件,复合性、技能性、开创性及效益性是工程教育办学定位的基本特性. 但是,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导向上存在认知误差,实施学科式培育、工科式培育或实践式培育的模糊思想,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教育转型与战略选择,导致培养目标与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违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形态的“分离”,以功能主义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认知系统与实践育人模式的“停滞”,学科型办学定位对工科类培养方式的“掩盖”,协助引导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放松”等,特别是在理念价值、技能操作、改进思维、社会服务等领域仍有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5].

2.2 依附社会组织发展,制约了专业结构调整

地方本科院校独立办学水平偏低,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较弱, 引导地方行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感较差,不能应对市场结构改革,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调整培养规划和优化专业结构机制的能力较为缺乏,不善于判断经济改革与产业转型的新趋向、新要求与新特性,导致专业设置规划及改造转换落后于行业的转型升级,凸显了专业设置与行业设置吻合度过低,专业结构及培养定位和经济转型升级及社会服务的本质性差异大.

2.3 校内管理体制滞碍,形成了产教融合瓶颈

在校内管理体制上,地方本科院校按照学科、专业区分的“学校-二级学院-下属系部”进行机构设置,学校比较重视绩效考察及下属二级学院内部事宜,界限划定严格,不易施行学院或专业的办学目标和产业发展的协同适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企跨界融合. 在职称评聘体制上,侧重以学术论文为依据的测评体制,学术研究不能满足区域创新发展的要求,无益于引领地方经济发展,不利于地方院校同地方行业间的人力资源交流. 在绩效评议中,为地方经济贡献、创新技术实力等考核指标未切实落实.

3 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解析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整体性、繁杂性和跨界性. 依照“新工科”的概念、基础特性及“新工科”办学目标等基本特点,地方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须按照新市场、新行业、新工程实施的新需求,推进学科专业体系创新,消除管理体制弊端,建立自由和谐、适应发展、深入融合、有机转换、多方合作的工科类高等教育环境.

3.1 以数字融合为切入点,建立行业运行数据采集管理程序

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特点是 “区域性”,着眼区域、服务区域,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由行业而来,顺行业而推,伴行业而发”,是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历程的深刻反映. 教育家范·海斯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的宗旨是为地方经济服务”“高校的边境也是行政区的边境”的办学定位,是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最佳解析. 通过高等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社会机构等途径收集地方行业发展有关数据及专题拓展数据. 对采集的各种数据(如行业实施策略及进展程度、工科类人才供给度、行业已具备的能源信息数据等)作解析整理,掌握地方市场、行业转换升级的规则,评估它的进展走向,将反映的变换规则和地方院校的学科规划、专业设置等调整情况做全面对比,利用数学概论函数,作关联性比较,总结特性概念等,构建程序范式,探寻行业设置和专业设置的动态关联,分析总结论述,为地方院校战略发展提供参照[6].

3.2 以提升供给品质为目标,强化工程教育实践体系

不管新产业、新行业,还是新工程,都是一种界限交叉、行业交叉的含义,涉及范围较广. 新工业注重以经济链融合破解原始学科化管理方式,是多专业理论体系构成的聚集体,体现了理论与技能的融合性及交叉性,理论体系覆盖面广,不但体现自然特性,也体现了人文特性、市场行业特性; 不仅需要有针对性的学科精英, 也需要掌握工程实践技能的工科型精英. 地方本科院校应重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融会贯通的专业布局. 因此,首先要关注人文科学在工程教育总体框架中的根基地位及调节功能; 其次要关注体现工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跨专业培训与交叉融合素质培训,如设置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等集成多个专业理论的大工程教育学科; 再次要关注将行业新技艺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 利用大工程教育学科理论的引导,使学生具备处理工程运作的学科理论、实践技能和统筹理念、通识素养与创意思维.

3.3 以地方行业需求为依据,调整学科专业规划

按照办学规则,以行业要求为依托,以改进、整合、合作及分享为渠道,根据地方特色及办学优势,从客观情况出发提升专业顶层设计,致力建设“政府指引、院校主抓、行业协作与社会多重评议”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科规划和专业升级改造体系[7]. 通过采集地方产业运行及市场设置调整等有关数据,构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专业设置调整两者间互动的评议体制及评议方式,宏观评议工科类学科专业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的吻合度,降低专业规划及改造的自发性、不确定性. 逐渐构建和地方经济运行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体制,推进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行业模式的合理对接,让它体现“生态性、关联性、学科性、远见性与实践性”的特征,最大限度保障工科类专业的良性发展.

3.4 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介,改革产校家合作育人体系

在原始的产教融合培养结构中,家庭结构性主位匮乏,校、家协同模式整体上比较薄弱. 当今网络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培养客体、范式、条件及能源等一系列改变,打破原始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家协同培养模式革新. “数字化+家校协同”培养并非取代或摈弃原始校、家协同培养机制,只是通过运用其他的媒介或渠道推进校、家协同培养机制提升发展[8]. 在网络数字化潮流下,校、家协同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形态由单形态的口头交流演变为数字化语音、图形、面对面等多种形式,家庭与学校能够就学生各项成绩、参加活动等整体行为表现适时进行交流回馈. 利用网络数字信息化技术,改革产、校、家“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有益于提高家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动性.

3.5 以能源交流为重点,融通校内管理机制

理顺地方本科院校现有的学科专业规划设置,以“全面性管理”思想为导向,在校内体制各环节确立“自主性、职责性、共享性、综合性”的整体理念,按照定位与成效要求,适当调整管理层面与职权的设置分配,适时通过扁平化管理方式,缓解职能主义情况,确立以关注期望、成果、社会需求的目标达成为出发点的管理模式与考评体系. 在职权界限分明的前提下,保证信息贯通,拓宽交流途径,倡导专业之间发挥核心竞争力与深度协作,达到信息、数据及能源交流,确立综合性的人性化、创新化院校内部管理机制. 另外,应改善校内职称竞聘考评体制,动员专业与行业协同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踊跃参加政府、地方行业重要科研课题或者以地方新型经济转型要求为统领,推进产教协同培养.

3.6 以优势整合为抓手,提升创新竞争力

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讲,顶层设计是办学的根基所在,创造优势是办学的智慧型渠道. 每一个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沿革、团队力量、学生素质、地方条件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各院校顶层设计的内涵与措施都须根据区域产业经济与本科院校现有条件,认真研究办学目标,凭借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学科设置、专业规划、课程体系等方面关注市场与产业进展趋向,以及人力资源需求倾向,在学科架构、技能素养及人文底蕴等环节进行创新,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学校品牌.

4 结语

“新工科”是高校遵循社会产业转型升级、新老动能持续调整与行业结构改造转换的潮流趋势而提出的,是对高科技化产业发展阶段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深思. 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工科”内涵建设上应以经济发展要求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定位,以工程教育专业调整升级为手段,主动适应新挑战,确立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合作体系、管理机制与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等院校与政府机构、教育部门以及行业企业的通力合作、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工科新工科办学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