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课程在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12-29 10:17刘佳龙廖华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悟师德德育

刘佳龙,廖华平

(乐山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教育讲话中多次强调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高尚的师德是合格教师的首要前提,加强师范生师德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2020年初,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为进一步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重要指示,我们结合师德课程特点、前期建设基础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尝试了“自主·对话·体悟”在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一、“自主·对话·体悟”的建构基础

在传统的高校德育教学中,“独白”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1]。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很多德育教师仍采用传统文科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课堂成了教师“独白”的专场,原本鲜活的德育知识与案例变得枯燥乏味,单一的知识灌输与绝对化的知识观,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厌烦与抵触情绪。2019 年,我们对全校520 名师范生进行了调查,68.65%的学生认为传统德育课程具有“道德说教和灌输”的特点;56.73%的同学认为传统德育课程“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于此,我们以自主学习、对话教学、体验式教学为基础,建构了依托信息网络技术的“自主·对话·体悟”在线教学模式。

(一)自主学习

在多元信息知识纷繁交杂的时代,自主学习已成为学生乃至成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能力。在教育学领域里,我们一直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重点目标来实施。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维列鲁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的过程[2]。自主学习强调的是一种内生力,一种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德育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及他人经验内化为自我的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能动性,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否做到自我指导和自我监控就尤为重要。网络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借助信息交流平台发布自学任务,并做好监督保障措施,积极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基于信息网络的在线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变革的回应,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时代挑战。

(二)对话教学

世界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曾提出“教育是一种具有对话性的活动”。“对话”的前提是爱、平等、谦逊与信任。所谓对话式教学就是通过师生之间平等而富有启发性的交流,以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有所发展的教学方法[3]。对话教学所秉持的是“人文关怀”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德育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共鸣,单一德育知识的灌输和绝对化标准答案的禁锢,只会使德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教师与学生应打破传统的“教师德育知识讲授主体,学生德育知识输入客体”的模式藩篱,建构以平等的地位和角色进行德育知识经验的对话与交流模式。网络交流平台(诸如QQ 群、微信群等)是一种虚拟的、不需要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畏难和恐惧心理,学生可以更好地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因此,这种“隔空式”的对话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我之间对客观存在的德育知识经验的深入剖析与交流,是不同主体之间心灵智慧的碰撞,也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

(三)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4]。体验式教学强调情境的营造和学生的自主体验,即在教师的指引下,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情感,在师生相互配合下共同营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体悟和共鸣,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与经验的吸收与内化。德育教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要学生能够认同教师传授的道德价值观,在认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身道德认知的觉醒、道德情感的融入、道德意志的坚定以及道德行为的实施。在网络教学中引入师德标兵和教育纠纷的案件视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事件的真实情景,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对鲜活而真实的师德案例的体验、感悟与反思。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体验式教学既有利于有德育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更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动性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落实。

二、“自主·对话·体悟”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参与“自主·对话·体悟”在线教学模式的学生主要是我校2018 级师范专业的学生。这些师范生之前都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因此具有一定的教育知识的积淀,在看待师德范例和分析教育纠纷案例时,基本能够联系前置基础知识,从教育科学的视角着手分析问题。由于这些学生分布在各个学院,由理科生、文科生和艺体生构成,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学院的学生对教师职业认可度和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这门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不足,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不高。为了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每个教学班都划分了若干学习小组,指定一人作为小组长,教师每次布置的任务都由学委和小组长负责任务分工、组织协调、监督完成等。

(二)教学内容梳理与分类

自2015 年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考生加入到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大军之中。“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这门课程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两门课程合并而成。该课程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即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前两个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分析具体的教育教学事件,从而促进师范生高尚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最后一个模块要求学生在识记、理解具体教育法律条款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具体的教育法规案例,进一步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每个模块的教学,除了教师对核心知识点的讲解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在学生全程参与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1.自主学习环节

自主学习环节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学什么、学多久、如何检验自学效果的问题。按照在线教学的设计,我们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按照我校安排,一次大课上课时间为90分钟,中间有10分钟休息。考虑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基本上安排90 分钟的课连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主要是依据课程内容而定,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新一章内容的学习,教师一般会提前布置自主学习资料,比如在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这一章之前,教师会让学生提前阅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术文章,每个学习小组负责收集相关的案例和视频等;另一种是对于课上新知识的具体学习,教师一般会安排15-20 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这一期间学生主要是根据学银在线相对应课程章节教学视频的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思考教师提前发布的问题,又要做好知识笔记。为了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我们布置任务时,要求学生先自学、后小组讨论学习,彼此交流学习心得,查漏补缺。一般在开展自学之前,教师会根据学习内容提前布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什么是爱国和爱国主义?在和平时期,我们该如何爱国?对于自学效果的检验,主要是通过在线随机提问和问题的深入讨论来完成。学生回答问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度和信度。

2.对话交流环节

借助于信息网络平台的对话交流是“自主·对话·体悟”在线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线对话交流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将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话题有效开展下去,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还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经验的积累和积极地思考并参与。对话交流环节的开展并不是独立割裂的片段,而是在前面学生自学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延伸。这一环节持续的时间大概是30-40 分钟。具体对话的过程如下:

(1)师生对话。学生花15-20 分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会对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视频效果进行检验。同样以“爱国守法”这一节为例,教师首先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教学视频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是爱国主义?”

生1:爱国主义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与祖国荣辱与共等表现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生2:爱国主义是将爱国的种种行为上升到理论层面,是一种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生3:爱国主义是个人心中的一种信念,不做损害国家的事,拥护热爱祖国。

教师总结:谈到爱国主义,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词“认同”,我们心理学中应该学过这个知识点。所谓认同(identity),回答的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自己归属于哪个群体”的问题。所谓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生4:老师,我其实不是很理解“主义”一词。

师:我们可以把“主义”理解为一种理念、思想、信念,“主义”往往是人们推崇的理想观点或主张,比如“共产主义”。

生4:清楚了,这样理解就具体很多啦。

这一环节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给学生解惑,给学生及时进行点评、总结和升华。

(2)生生对话。在对话期间除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意义更为深刻。如教师在抛出:请大家继续思考,关于爱国,社会中的哪些现象是“真爱”?哪些现象是“假爱”呢?

生1:真爱就是付诸行动,把爱国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网上乱发牢骚,不干实事是假爱。

生2:你说的没错,我理解的真爱就是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平凡人都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假爱就是,嘴上空喊口号到处批判,自己毫无行动趋炎附势两面三刀。

教师总结:大家对爱国的真与假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但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对于我们同学来讲,看待问题和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特别是大家处于青春年少的阶段,一腔的热情不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消息所误导,网络给我们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浮躁。大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站位,要有大局意识。

(3)生我对话。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生我对话经常会被忽视。生我对话是学生思考问题时扪心自问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根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学知识相交融的一种价值判断。生我对话之于学生既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又是一种对自我信念的坚守。例如请大家思考,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初衷是什么呢?

生1:想跟娃儿们在一起永远年轻,保持一个年轻的心态,和最单纯心的相处,和最年轻的血液融合等。

生2:想去支教,因为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淳朴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因为老师曾教会我知识与道理,总觉得自己也有这份义务与责任将其传承下去。

生3:和年轻人待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年轻吧,慢慢看着学生成长还挺有意思的。

教师总结: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正因为我们热爱所以我们才会选择。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看似这一问题是师问生答,实则是我们(指学生)对自己的一种内心追问,别人不能够代替我们做决定,我们将来的选择与决定一定要走心,也就是说要按照我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做。

3.体验感悟环节

如果说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对师德感知的积淀,对话交流是一种学生对师德理解的内化,那么体验感悟则是一种学生对师德领会的升华。由于课程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领会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真实的师德案例作为支撑,如师德标兵、最美教师、中国十大感动人物等等。例如在讲授“爱岗敬业”这一节内容时,我选择了悬崖小学支教教师——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老师的电视访谈视频,让学生提体验和感悟。

生1:真的是难以想象,是什么信念才让李桂林老师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呢?太让人感动了。

生2:我知道这个学校和老师,我就是凉山州的学生,我们那大山里条件的确很艰苦,李老师的事迹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以后我也会回到大凉山做一个好老师。

生3:李老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老师,我想他是真正的热爱教育事业,真正的喜欢教书,更热爱大山里的孩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

体验感悟环节是“自主·对话·体悟”在线教学模式中的升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的死记硬背和被动的认同与肯定,而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赞同与心悦诚服。因此,在这一环节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贴切课程的主题,同时在案例的选择和观看后的交流也要符合课程内容的自身逻辑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一,这一部分案例的选择与收集必须要与授课内容紧密相关,一定要是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例,在观看之前,教师要点明主题,布置好相关观看任务。例如根据视频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观后感,手写,严禁抄袭等。第二,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观后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会与感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升华感悟,从而达到师德知识内化的效果。

三、“自主·对话·体悟”的实践反思

在疫情防控期间,深入贯彻国家“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精神的背景下,“自主·对话·体悟”在线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拉近师生交流距离、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但从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来看,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教师层面

首先,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要与时俱进,尽量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束缚,积极探索在线教学的理念与思路。特别是受这次疫情的影响,使我们教师不得不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信息媒体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其次,教师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能否驾驭好课程,除了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充分熟悉所授课程内容之外,还要不断收集和学习相关的学术文章、教学案例等课程资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游刃有余。再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在线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常规的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提问和质疑能力、分析和总结能力等。最后,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身心都具有极大的压力,加之繁重的课程学习压力,学生往往会出现抵抗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课程的教与学。

(二)学生层面

在线学习模式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学生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重要因素。首先,学生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式”学习惯性。“自主·对话·体悟”在线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尊重。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要积极克服自由散漫的学习环境带来的惰性,在没有教师和同学监督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因此,学生要在了解自主学习意义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其次,在对话交流环节,学生不要急于回答教师抛出的各种师德问题,而是要思考教师的提问和课程内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教师提问的目的又是什么。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取长补短、接纳不同意见,积极思考自己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有什么异同,不同答案的思考视角又是什么。最后,在体验感悟环节,要求学生要善于联想,思考案例视频与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存在什么的联系,思考教师设计这一环节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同时学生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师德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自主·对话·体悟”在线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可以规避传统师德课程教学的灌输、独白、枯燥的弊端;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话能力和感悟能力。尽管这一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我们相信在不断地探索、实践、改进、完善的过程中,一定会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体悟师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懂,才能得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