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田鹿
在古典文学的人物长河中,出现于《西游记》、完成于《封神演义》的哪吒,绝对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异数。他因杀死龙王三太子,为不连累双亲而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哪吒死后,灵魂无所归止,母亲为他盖庙宇、塑金身,享受一方烟火,如此三年,就可魂魄坚凝。李靖不久闻知此事,当即烧了哪吒的庙宇,打碎了哪吒金身。要不是太乙真人以莲花化身拯救哪吒,哪吒就成了孤魂野鬼。重生后的哪吒端着火尖枪找李靖寻仇,千钧一发之际,太乙真人赶来,阻止了哪吒,赐给李靖一座宝塔,塔中层层有太乙真人的塑像,要哪吒拜塔为父,这才解开了这对父子的冤仇。
中国的文化,向来是强调“百善孝为先”的。它被纳入到“三纲”之列,成为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则之一;它也被写进法律,成为封建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被作为主流价值观念在社会上大力弘扬,成为判断品行高下的重要标尺。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中,竟然出现了哪吒这么一个端着武器找父亲寻仇的特殊形象,不但没有受到人们的抵制与厌恶,还被反复搬上舞台,以正面形象而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何以如此呢?
一是外来文化的影响。
哪吒这个形象,并非出于《西游记》的原创,而是来源于佛教。一般来说,就接受心理而言,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度要宽容一些。唯其是外来形象,人们才有以一种脱离“孝”的框架,而仅仅从故事情节、父子恩怨、人物命运的角度来欣赏这一形象的可能。
二是对神灵的恐惧。
哪吒原本是佛教的护法神,相貌凶恶,法力高强。随着哪吒的民间影响力越来越大,道教也将其吸收为本教的神祇,其形象也逐渐由凶神恶煞变成了一个小孩的样子。不过,身份、相貌虽然转变了,但其威力却没有丝毫降低。在科学不甚昌明、有神论普遍存在的封建时代,民间出于对神明的恐惧心理,对这样一个法力高强的大神,也必定不敢说三道四。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在于,它是对明清以来将孝文化推崇到不近人情的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思与反拨。
从源头来看,孝是出于对父母养育之恩而升起的一种感激以及回报之情。先秦儒家讲“父慈子孝”,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关系的相互性和对等性,这充满了理性精神。但是,在后来的封建时代,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而将孝不断扩大化并推向极端,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就把孝推到了一种不近人情的境地。
在这个意义上说,《封神演义》安排了哪吒向李靖寻仇的情节,并将其原因归于李靖对于哪吒的不公正待遇。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中国传统孝文化中几乎绝无仅有的一个异数,这是旧时代反思父权的先声,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当然,这个反拨的分寸感也还是把握得比较好的,作者还是为这对父子设置了重归于好的结局,否则,哪吒如果真要是复仇成功的话,那也就超出了中国人能够承受的心理底线,很难获得人们的认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