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的“课堂小练笔”设计研究

2021-12-28 09:21符利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7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美术教育小学美术

符利娟

【摘要】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有限,注意的目的性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吸引。小学生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同时注意集中的深度也不足,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联系。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教育体系;课堂小练笔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先讲后实践,教师激情澎湃地给学生讲上15分钟左右,再让学生进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完全能集中,就算能完全集中,学生开始实践创作,往往将教师所讲内容抛诸脑后,以前怎么画现在还是怎么画,教与学通常是脱节的。课堂小练笔为教与学搭起了一座沟通桥梁,将重难知识点转换成“小作业”,即课堂小练笔。既解决了重难点,同时可以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绘画创作中,新旧融合,转换为自身的能力素养。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设计一些形式灵活的“课堂小练笔”能为课程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又能促进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可谓是一举两得。“课堂小练笔”不仅能使课堂安排得环环相扣,使每一个学生学、思、练相结合,大脑处于连续的、有起伏的思考之中,做到每一个环节不浪费时间,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做到温故知新、分层讲解、突出重难点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美术、运用美术,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在美术教学中编排了“小练笔”内容非常有必要,可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一、什么是“课堂小练笔”

课堂小练笔,是指立足课堂教学的一种微型练习训练点,以学案为练笔的基本形式,以解决重难知识点为目的,短时间内完成书面“小作业”表达的一种课堂练习形式。它是引导学生从“小作业”向“大作品”过渡的创作实践性活动,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绘画语言表达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转化为自身能力素养。

二、小练笔的设计与运用

案例一: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7课《漂亮的钟》为例进行课堂小练习设计。

《漂亮的钟》属于“设计·应用”课,让学生感受时钟的美,体验设计时钟的乐趣,增强时间观念。教师通过时钟国王举办设计比赛的情境导入和作品欣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积极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本课的重点是解决钟面形状和结构,难点是钟座的造型与装饰。通过课堂小练笔设计:1.选择你喜欢的一个钟面,两分钟之内完成钟面缺失的部分?这潜移默化地拓展学生对钟面形状的认识,同时唤起学生的生活經验,积极主动地回想、观察,学习总结时钟的结构认识,钟面包括时针、分钟、秒针、数字,以及每部分结构的特征,在规定的时间两分钟内完成学案1,渗透了学生的珍惜时间观念。在新授课过程中,加入这样一个课堂小练笔的动手实践活动,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课堂节奏更加有起伏,听与练结合解决了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问题,学生上课更加轻松,学习效果也更好。课堂小练笔也不是为了练笔而练笔,现在做的钟面将贴到作品卡,作为作品的一部分,为学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2.思考并写下时间的用途?这是在拓展阶段国王分享时钟的作用与应用完成的内容,是本节课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学生自己的思考总结往往比别人告诉他更加深刻、有用。

案例二: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8课《给树爷爷画像》为例进行课堂小练习设计。

《给树爷爷画像》属于“造型·表现”课,以“树木”为切入点,通过画“树”,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与创作,并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线描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线的不同表现方法。把树进行拟人化,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线性感觉认知启发,让学生展开联想,并欣赏、感受他人作品的构图以及物体质感的形式美。本课的重点是能运用点、线构成方法,表现树干的形态与纹理特征,难点是依据树的不同纹理,组织不同的点、线构成方法表现出树的美感。学案1:连连看,要求:用直线帮树爷爷连上相对应的纹理。简单的连线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树的纹理提炼到艺术表达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表达到纸上,掌握线的不同表现和排列组合方法,将看似难的重点纹理变得直观易懂。学案2:小练笔,要求:在树爷爷空白的树干上填一款你最喜欢的纹理?将纹理与树干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以致用。一种树干加上不同的纹理表达可以形成不一样的效果。小练笔所用的时间较短,作业量小,形式小,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在大作品上可以进行实实在在的运用,是一种连接知识与作品的好方法。

案例三: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5课《茂密的山林》为例进行课堂小练习设计。

《家乡的山林》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生活在大城市的“混凝土森林”,较少接触真正的野外大自然。因此,对本课的创作内容应有较浓厚的兴趣。此年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经验。然而,他们之前主要运用各种鲜艳的颜色进行对比运用,极少利用同类色进行创作,同时表达空间感的能力也较弱。本课以树爷爷的家乡为出发点,观看山林坍塌的震撼感,与茂密山林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引发学生的动手积极性。以2人为小组完成山林的建造,在探索中了解和掌握各种表现手法,在创作中体验小组合作活动的乐趣。因此,本课的主要重点是学习应用重叠组合的方法构成画面,初步掌握同类色的运用和应用遮挡手法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难点是运用遮挡手法来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课堂小练笔1.两人一组研究同类色,两分钟讨论解决问题,分别找出红色的同类色,绿色的同类色?同类色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通过讨论分类这样一个小练笔活动使学生更加轻松容易地掌握同类色,同时记忆深刻。找出的同类色并非是无用的,它可以用于作品中,层层推进。学案2.从红和绿两组同类色中选择一组同类色,运用重叠遮挡等手法在作品卡上进行粘贴,要求表现出山林的空间层次感?将其中一组同类色黏贴于作品卡中。黏贴的过程中,经教师简单的引导,学生可以非常直观且容易地掌握遮挡关系如何表达。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为创作作品做准备,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效、有价值的。如此,课堂小练笔的价值和意义就达到了。最后用添画法完成作品,所贴的树在画面中起了一个先导作用。学生在后面用添画法完成作品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前面的影响,不自觉地用上同类色知识,同时也会注意物与物之间的遮挡关系。

课堂作业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练笔的设计非常有必要,让教有节奏,不至于“满堂灌”;让学有起伏,让前半节听课与短时动手实践相结合,不至于枯燥,把所学的知识用起来,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教与学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三、“课堂小练笔”的教学价值

“课堂小练笔”的设计,可以是为了深化主题,为了解决重难知识点;可以是为了最终作品做准备,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是为了文化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选择性结合单元主题、美术要素、创作与表达、知识与能力、美术与生活等因素,考量“课堂小练笔”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为进一步认识“课堂小练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1.发现学生学习发展轨迹

(1)一、二年级学生属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较浓厚,但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持续性学习的能力较弱。其目标就是通过课堂小练笔引导一、二年级的学生在一静一动的多次转换过程中,逐步静下来、持续性地进行学习,同时将学过的知识点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经历长时间持续性地学习。

(2)三、四年级属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较强,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自满,我行我素,忽略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按自己惯有的表达进行创作。课堂中的“小练笔”内容与知识点有关,呈现出由“局部”到“整体”的“进化”过程。此外,自三年级开始,“小练笔”逐步渗透“联系生活、思维发展、清楚表达”等要求,努力使学生创作表达日趋生动形象。

(3)五、六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此学段的学生自主性更强,但由于课业负担加重,对于美术学习呈两级分化的趋势,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烈,艺术创作表达能力较强,另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较弱,只想学好语数英,其他学科应付了事。课堂中的“小练笔”设计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在一次次完成“小难度”的小练笔过程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形成美术能力素养。

2.动静结合策略的有效落实

小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是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安排了一些“课堂小练笔”,增加课堂教学动静交互学习的频率,发展学生美术综合的素养。课堂的小练笔架起学习和创作之间的桥梁,是教和学相得益彰的最好体现。

3.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學习意识”就是美术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是指主动探索学习知识,学以致用。在学生学习能力中,“自主学习意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制约着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练笔”一般都会设置具体的任务,明确具体要求,且在练笔中需要自主探索学习。基于这样的现状,学生在练笔之前的问题设置,必然考虑到教学目标、重难知识点的解决效果,从而逐步有意识地对“小练笔”进行规范化、准确化、形象化。当然,这一过程少不了教师的适时点拨与集中指导。

四、总结

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及一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美的认识、理解与感悟是通过简易而精炼的课题小练笔进行掌握,呈现出来的视觉化理解更加深刻而有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积累绘画语言、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是美术教学的真谛。而“课堂小练笔”训练,可以把这种绘画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创作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得,使绘画理解和绘画创作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范美华.“教学做合一”——培养创新型小学美术教师的实践与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7).

[4]朱冬梅.“小练笔”让美术欣赏课更加有“味”[J].中国美术教育,2017(6).

[5]刘家平.浅谈高中美术课堂设置小练习的重要性[M].新课程学习(中),2013(2):34.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美术教育小学美术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