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左高超
作为部编版教材中的“常青树”,经典篇目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常被一线教师作为解读文本的依据和凭借。然而,不管多么丰厚的教学价值,被无数人反复咂摸、品味,也难免走向食之无味甚至变味的结局。无味的课堂,言人之所言,死气沉沉的“同质化课堂”难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无视语文教学的规律,将文本的原生价值随意延展、肆意解读,包罗万象的“泛语文课”的课堂常被人称为“异质化课堂”。
要避免经典篇目“异质化”和“同质化”的倾向,就需要教师开拓文本解读的视野,向文本教学价值的宽度、深度、精确度迈进。教师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借题发挥”“围点析缘”“按图索骥”三种“文本细读”策略,以期有助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
文章的标题是阅读的起点,但是很少有教师对标题进行深入解读,大多数都将它作为导入新课的跳板或线索,比如,有的教师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围绕“谁是烛之武”“为何退秦师”“如何退秦师”三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虽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这对文本的解读仍然不够。标题作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进入教材的那一刻起,便附加了相应的教学价值。尤其是经典篇目,正文的教学价值几被“挖掘殆尽”。一线教师如能仔细揣摩、探究标题的教学价值,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探究标题的意蕴
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学生在通读全词后,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作者通篇没有提到“长沙”,上片写了湘江的秋景,下片借景抒情;按照词作命名的规律,这首词似乎命名为《沁园春·秋》更好,比如《沁园春·雪》。笔者引导学生从词作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情感等角度来分析,发现“长沙”可以体现空间的广阔,而“秋”只着意于时间概念,整首词展现的是青年革命家们在广阔的空间大展身手、改天换地的胸怀抱负,因此,用“长沙”命名更有意蕴。
2.比较不同标题的优劣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的另一个标题是《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标题的优劣。经过一番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这个标题不好:
①“吟”是诗歌体裁,类似“歌”和“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形式,不可去掉;
②从诗歌内容和情感来看,整首诗不是写送别,而是表达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求,没必要凸显离别对象。
也许学生的结论并不完美,但是这种探究的过程可以引领学生品读作品、提升思维。
3.修改标题,训练思维
带领学生进行标题修改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用意,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发展思维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本文出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一节,但是这个标题的对仗不够工整,如果改成“林教头逞凶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会更好。面对学生的质疑,笔者予以肯定并让全体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学生达成共识,认为作者之所以用“风雪”,可能有以下原因:
①渲染氛围,点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雪”贯串全文;
②“风雪”也有动词的意味,尤其“雪”字有“一雪前耻”的意思;
③“风雪”有一定的深意,恶劣环境寓意着现实的黑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而因果推理又是逻辑思维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基于此,笔者总结出一种培养学生因果推理能力的方法,即围点析缘。在这里,“点”指标点,“缘”指缘由,围点析缘就是围绕标点分析缘由。
标点是书面语言的有效辅助。郭沫若在《正标点》里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标点不正,则言不顺;文不正,则事不成”。由此可见,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经典文本的标点符号进行了以下探索。
1.品味有内涵的标点符号
以《祝福》的教学为例,小说第一段“我”回到鲁镇,文章写道:
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笔者引导学生品味“四叔”一词中双引号的含义。有学生认为这就是普通的强调;也有学生认为这是反语,蕴含着作者对鲁四老爷的不满,从后文“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四叔”是不认可的,“四叔”是作者讽刺的对象;还有学生认为,“四叔”一词有深层寓意,“四叔”就是“四书”的谐音,因为从全文看,四叔是深受四书影响的封建卫道士,他的书房摆设、言行举止、思想境界都是证明,并且作者经常采用这种命名手法,比如《药》里的“华”“夏”两家寓指华夏民族。
2.删减有“疑惑”的标点符号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课的第五节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对此,笔者提出:把三个逗号删除,连成一句话。这样结构紧凑,读起来一气呵成,会不会更好?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认为,三个逗号不可删除,理由是:
①停顿可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表现了刘和珍是自己主动前往请愿的,展现了刘和珍追求正义和进步的“真的猛士”形象;
②三处停顿可以凸显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也对应了上文“我实在无话可说”和“我还有要说的话”;
③三个逗号,读起来一词一顿,加强了语气,更能表达对流氓文人和反动政府的无比痛恨。
“图”是指教材中的文本插图,“骥”喻指教学价值。这些插图或是对文本言说对象的部分呈现;或是对文本叙写内容的局部摹画;或是对文本故事发生背景的客观补充。因此,透过插图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是经典篇目“常教常新”的有效手段和必要尝试。笔者认为,插图最大的教学价值在于其能引发读者的思想碰撞,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以《荆轲刺秦王》为例,本文最精彩的环节在“廷刺秦王”,因此,教材插图也是对这一内容的呈现。《史记》在描述这一场景时,写得惊心动魄、精彩纷呈,然而却有一处漏洞——作为荆轲助手的秦武阳在做什么?荆轲以命相搏,秦武阳无动于衷,这不合常理。
观察仔细的学生通过插图发现:秦武阳正长跪在地。有学生认为,秦武阳被吓破了胆,长跪在地表示恐惧;也有学生认为长跪在地的不是秦武阳,理由是跪地之人是成年人,而文中明明写道“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
一阵沉默之后,有学生反驳说,跪地之人就是秦武阳。“年十二”是指秦武阳第一次杀人时的年龄,而不是刺秦时的年龄,太子丹不可能让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充当荆轲的助手,去完成刺秦这样一件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许多学生对此表示赞同。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反对。他们认为,从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来看,太子丹负主要责任。太子丹做事心急,不够理性,这一点从他不停催促尚未准备充分的荆轲入秦可以看出。如果秦武阳是十二岁的话,正好可以进一步验证太子丹的幼稚。
紧接着学生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太子丹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荆轲的冲动易怒(不待客至而发)、剑术不精才是刺秦失败的重要原因;而秦武阳的拙劣表现也是荆轲刺秦失败不可忽视的一环,从原文可以看出,刺杀秦王本是荆轲和秦武阳共同完成的事情,现在由荆轲独自完成,最终导致失败。
由此可见,刺秦失败的原因不只在太子丹。退一步讲,即使太子丹考虑不周、做事草率,也不可能指派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协助荆斩刺秦,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跪地者就是秦武阳。
由一幅插图引起的这场争辩,在教学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笔者认为,思考的过程才是重要的,因为这是教学价值生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