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正思路清,文雄佳作成
——浅谈高考作文技法章法及写作策略

2021-12-28 12:44安徽曹文斌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论点议论文

安徽 曹文斌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说:“夫饰言者为文,编文者为句,句积而章立,章积而篇成。篇目既分,而一家之言备矣。”说明写文章就是组字成句,组句成章,组章成篇。这讲的就是章法问题。诗有诗律,文有文体。写文章要遵循文章最基本的格式、章法。高考作文是应试作文,写作时不仅要迎合阅卷者的心理状态和阅卷习惯,还要考虑结构布局、论证方式、素材语言上的一些技法章法,这些技法章法并非羚羊挂角,虚无缥缈,而是有法可依,有迹可循的。纵观历届高考优秀作文,笔者总结出这些佳作在技法章法和写作策略上的一些共通之处,分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结构清晰,条理井然

1.标题需切中肯綮

大部分高考作文都要求考生自拟标题,因此,无论是哪种作文形式,都必须拟一个简洁明了的标题,让阅卷者眼前一亮,激发阅读兴趣。

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算是切中肯綮呢?如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修身直行为大道,取义成城酬初衷》,标题立意明确,句式整齐;还有一篇优秀作文标题是《修身正心,迈步向“义”》,观点鲜明,句式齐整,富有节奏感与美感。2021年全国甲卷优秀作文《做可为之事,成有为之人》,用了对仗式的短语,朗朗上口,中心明确;另一篇优秀作文《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巧妙地化用苏轼诗句中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富有文化内涵,又揭示了“时代青年心怀天下,立志报国”的主题。又如2020年全国卷Ⅱ优秀作文《聚团结之火,燃未来之灯》,除了句式工整之外,还将作文主题用“灯”“火”意象巧妙地表达出来,富有美感。

2.开篇结尾要精妙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有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即文章的开篇要奇句夺目,引人入胜,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彩;文章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文章的结尾要转出别意,宕开警策,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可见,好的开篇结尾,是文章“成龙成凤”的必备条件。

什么样的开篇结尾,才能称得上是高考作文的“凤头豹尾”呢?笔者认为,文章开篇宜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字数在一百字左右。优美的开篇能吸引阅卷者阅读,如2018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处可为时代,立有为之举》的开篇: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段峥嵘岁月,化为起伏变化。铸落的历史光影,如风景在身边闪动,成就百年风华,锦绣河山。我们耳边响起的是《义勇军进行曲》,嘴里诵读的是《沁园春·雪》,心中装的是我们敬仰的革命之士李大钊、陈独秀、杨靖宇。

考生巧妙地把国歌、红色诗词和革命先烈联系起来,行文富有韵味。不仅开篇这样,结尾也要给人一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如2021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论生逢其时》的结尾:

故世无不逢时之人也,此盖命题者之意乎?

考生以反问句结尾,既加强了语气,又引人深思,效果绝佳。

3.分段自然勿冗长

在雕琢出精妙的“凤头豹尾”后,需要进一步谋篇布局的就是“猪肚”部分。既然是“猪肚”,就需要内容翔实,包罗万象,这样才能达到高考作文评价发展等级“丰富”的要求。因此,从文章结构上讲,分段要均匀,避免冗长。高考作文考查的是思维的深度,这是通过思维的层次感体现的。这种思维的层次感外化到文章中就是段落的层次性。多分几个自然段,并保证每个自然段都言之有物,既与中心主题保持一致,又与上下文之间有明显的意义区别,如此行文,方能使文章一转再转,思维越来越深,读之如攀爬险山,层峦叠嶂,不仅是极好的智性挑战,还让人回味无穷。

在段落字数分配上,段落太长或太短都不好。有的文章段落字数太多,有两三百字,给人以沉闷感;字数过少,两三行一段,给人以零碎感。笔者认为,如果是议论文,有分论点则把分论点单独成行,可以让人一目了然;论证部分每段两百字左右,这样可以使文章错落有致,不仅符合阅卷者的习惯,也使文章具有建筑美。

二、论证有力,文体鲜明

1.分论点使用恰当

90%的高考作文要求写议论文。议论文除了中心论点明确外,要做到论证有力,最好还要使用分论点。并列式和递进式是两种常见的分论点组织形式,如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外记者,对责任担当的分析采用的就是“一总三分”的并列式布局,他说:

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

又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以体锻志,育弱成强》,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

吾等青年应挺身而出:傲视命运之坎途,直面天行之无常,不囿弱冠之体,育成强大之变。

然后用了三个递进式分论点:

图南天行未可料,变化微茫有鲲鹏,奋斗不息弱致强;

弄潮击水中流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矢志不渝强益强;

人逢无常方有常,道法天地合自然,与时俱进强永驻。

分论点的使用细化了中心论点,使行文有序,条理清晰,既增加了思维的厚度,又让文章一目了然,读之有条分缕析之感。

2.分析点睛不可少

在通过分论点的设置勾勒出议论文的主线逻辑后,若想做到论证有力,则需对作文材料和作文主题进行进一步分析。作文材料的内涵有深有浅,有隐有显,考生必须明确分析内容,把握作文主题。任务驱动型作文虽然提供的都是事实材料,但是绝不可就事论事,一定要就事论理,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事实讲道理。所以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举例后一定要结合题目材料,围绕中心论点,找到“事”“情”“理”之间的契合之处,层层递进,细致分析。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强弱之变,可权未来》,论证第二个分论点“强而扶弱达共赢”时,列举了苏联自恃其强,疯狂进行军备竞赛最终由强转弱的例子,也列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不骄不躁,稳扎稳打,最终以弱胜强的例子。正反对比,段末作者分析到:“强弱之变权未来。一时之强大,故一世之雄也,然自恃其强,逞强凌弱,多行不义必自毙,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围绕分论点精当分析,效果颇佳。

3.文体特征当鲜明

高考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一定要明确,千万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因此,考生一定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在下笔之前就选择适合的文体进行写作。从功利的角度讲,议论文体较为稳妥,这是因为议论文一般能够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物,符合高考写作的要求,所以颇受阅卷者青睐。纵观历届高考优秀作文,也是议论文居多。如果文章能够夹叙夹议,议中有情,则更能获得阅卷者的青眼。如果选择记叙文体,则结尾处一定要卒章显志,用明确的语言表明主旨。

三、素材得当,文采斐然

1.素材使用要得当

要在考场上完成一篇丰富深刻的优秀作文,除了深刻的论点、有力的论证以外,还需要翔实的论据。论据来源于我们平常积累的素材。素材从哪里来?从生活实践中来,从阅历中来,从对生活的反思中来。单独而零散的事例只能称为事例,如果要上升到素材,则需要考生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想进行整合,思考事例背后的意义并提炼其价值。

但是这些素材是否就已经是考场上翔实可靠的论据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素材成为论据,还要根据题目对素材进行精心裁剪,首先保证素材的切题性,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典型性,只有“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才能对论点进行最有力的支撑。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做到新颖。

2.联系实际很必要

写作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高考是为了选拔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发展密切关注的人才。所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加大了考生对社会现实关注度的考查,因此,考生在行文时,一定要对材料中涉及的社会热点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明确自己的态度。

在写作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使用鲜活的素材,切忌空喊口号。如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理想之行,且进且明》的结尾:

在奔赴理想的道路上,愿青年人都有底气、有毅力享受终点处日出扶桑的辉煌,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站在青年人的角度,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抒情,这样才能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又如2021年北京卷考场佳作《论生逢其时》的结尾:

感谢这个时代,允许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让我们生逢其时。愿所有的青年都可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所有的青年都可以咏一句“生逢其时”。

“让我们”三个字就是在联系自身实际发表议论、抒发情感。

3.优美语言吸眼球

优美的语言最能吸引阅卷者的眼球,精妙的修辞更能让文章的主旨表达得清晰流畅且富有美感。所以考生在平时备考训练中,应有意识地使用排比句、对偶句,或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名言警句,一旦在考试中使用,就会有画龙点睛之功、锦上添花之效,使文章读起来文采斐然,颇具文味。

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优秀作文《运墨收笔皆有道,一撇一捺写人生》,文章从《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管子·乘马》的“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到《史记·商君列传》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再到南宋理学家张栻《论语解·序》的“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最后到《少年中国说》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作者信手拈来,语言精巧凝练,既有效表达了文中之意、题中之旨、理中之趣,又展现了不俗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积累。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思维导图的运用
议论文阅读专练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强弱之辩——2021年江苏高考作文述评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