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莹(安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 安义330500)
产妇在分娩后通常会有严重疼痛感出现,且疼痛程度多数是以剧烈疼痛为主,产妇在面对疼痛感的时候,会有严重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分娩后的康复效果,且会有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对于产妇分娩后早日康复产生不利影响[1]。镇痛泵属于缓解切口疼痛的有效方式,在使用期间,会有发射信号自行发出,在启动控制器后,予以患者药物进行止痛,可以起到快速镇痛的效果,属于较好的止痛方案,可帮助产妇缓解分娩后疼痛感,帮助分娩产妇迅速恢复身体健康,但在使用镇痛泵后极易有不良反应出现,因此需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2]。鉴于此,本次纳入61例剖腹产产妇,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1例剖腹产产妇。对照组31例,年龄18~45(31.51±4.51)岁;研究组30例,年龄18~45(31.51±4.51)岁;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病情检测,出现异常问题立即处理。研究组:优质护理:(1)正确使用镇痛泵:在镇痛泵使用前,应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镇痛泵的正确使用流程,保证患者和家属可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正确使用镇痛泵,以为产妇做镇痛处理。(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产妇身体情况、受教育情况、经济收入等开展心理护理,尽量将患者不良情绪消除,并对交感神经兴奋进行抑制,以达到镇痛的效果。(3)环境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病房定期做紫外线消毒工作,确保室内温度及湿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好产妇保暖工作,尽可能保障窗帘为淡紫色或者淡蓝色,在室内可以摆放一些无刺激、颜色鲜艳的植物,定期做好室内卫生处理,确保病房内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4)评估患者实际情况:评估镇痛泵对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反复开展评估工作,反复为产妇讲解使用镇痛泵的重要性,确保产妇对自身疼痛状况可正确认识,护理人员可以对分娩产妇的镇痛泵使用情况有着清晰的认识与直观的了解,便于医护人员可以适当的调整镇痛处理方案,以确保镇痛效果得到提升。(5)不良反应护理:使用镇痛泵时,观察产妇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对其立刻处理,若产妇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现时,及时通知医师,为其进行处理。①腹胀便秘:告知患者在肛门排气之后再进食,不可进食豆浆、牛奶等产气食物,协助产妇翻身,并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且适当的进食高纤维、新鲜蔬菜与新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②恶心呕吐:护理人员让产妇了解恶心呕吐属于常见的不良反应,从而确保缓解产妇恐惧、紧张情绪,平卧体位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因呕吐发生窒息,当产妇有呕吐症状出现时,护理人员应保护产妇切口,避免增加腹内压引起切口裂开,对呕吐物及时清理,确保床单、口腔清洁,按照产妇身体情况尽量缩短禁食时间,分娩后指导患者进食。③尿潴留:术后24h尽早拔除尿管,诱导其排尿,如听流水声,穴位按摩等。尿管在位期间,行会阴冲洗一日二次,减少感染的风险。④皮肤瘙痒:协助产妇早期下床运动,针对出汗多且卧床的产妇每天进行温水擦浴,对衣物、床单及时更换,确保床单及衣物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出现皮肤瘙痒可以按照医嘱要求使用相关药物。⑤生命体征监测:产妇术毕返回病房,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监测产妇的脉搏、呼吸、血压,血饱和度,并观察其神志。针对存在嗜睡症状的产妇,护理人员需经常唤醒产妇,以对产妇睡眠时血氧饱和度与呼吸情况进行全面观察。
1.3 临床观察指标 (1)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产妇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含:整体健康、躯体健康等,各项满分100分,若是患者生活质量优,分值更高。(2)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情况评估,10分为满分,疼痛越严重,则分值更高。(3)不良反应:内容包含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情绪角色评分、躯体健康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整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整体健康对照组研究组n 情绪角色躯体健康生理功能心理健康31 30 t P 61.33±2.01 90.37±2.01 56.413 0.000 62.33±2.31 91.37±3.03 42.182 0.000 65.31±3.03 92.33±1.51 42.182 0.000 66.41±2.01 90.91±1.03 59.606 0.000 67.61±3.01 91.91±3.37 29.725 0.000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VAS评分对照组研究组n 31 30 t P 6.33±1.12 3.01±0.51 14.815 0.000
剖腹产手术属于有创伤的一种手术方法,术后疼痛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的感受,也有潜在的危害性,所以为产妇开展有效的镇痛非常重要[3]。镇痛泵属于产妇自我控制的一种仪器,其主要是按照产妇实际的镇痛需求,把镇痛药物适量、个体化的输注至产妇的身体当中,镇痛时间较长。分娩后使用镇痛泵的产妇逐渐增多,但是因为产妇缺少对镇痛泵使用方法的认识,进而导致镇痛泵的使用效果明显降低,所以需为使用镇痛泵产妇开展有效护理,以帮助产妇提升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4]。
虽然产妇使用镇痛泵可以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其具有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产妇可以自由活动等优势,但是使用镇痛泵也会为产妇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对患者全面观察,对镇痛泵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及临床更加贴近,确保患者在治疗及护理中更加具有安全感[5]。通过为使用镇痛泵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将护理效果明显提升,同时也能明显减少产妇分娩后镇痛泵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产妇镇痛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6]。通过为产妇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深入到产妇病房,积极和产妇及其家属交流,通过和产妇密切联系,并对其生命体征做好全面监测,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为产妇做好并发症护理干预,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得出: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产妇分娩后使用镇痛泵时进行优质护理,可减少产妇分娩后的不良反应,并能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