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河西走廊历史资源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2021-12-27 00:45宋华
甘肃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河西走廊历史教学

宋华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教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在简要分析河西走廊历史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如何应用河西走廊历史资源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历史教学;河西走廊;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1—0096—02

河西走廊的历史资源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其不仅仅是一种文明的符号,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河西走廊所代表的精神文化财富与河西地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感和群体认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应用河西走廊历史资源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情怀是十分必要的。

一、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内涵

1.河西走廊拥有较为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河西走廊拥有丰富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如,敦煌地区有汉代的玉门关、长城烽燧遗址、悬泉置遗址以及莫高窟等文化遗址;在酒泉市,有新石器时期到青铜时代的西河滩遗址。这些文化遗产既是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河西人民历史发展的见证。

2.河西走廊具有多样性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河西走廊自古就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足可见河西走廊的重要地位。在河西走廊仅国家级别的寺院和石窟就有十二处。耳熟能详的西凉马超,威震华夏的西凉铁骑都来自这里。著名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更是记载了昔日的历史。

3.河西走廊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地。战国之前,在河西走廊一带就曾先后定居过三苗族、塞种族、羌族等多部族的人群。战国和秦汉时期,乌孙族和匈奴人移入这里聚居,后来回纥、党项、吐蕃和蒙古等游牧人群来到这块热土,不同民族的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开放包容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河西文化。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熔铸中学生精神支柱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校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那学校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熔铸在价值观和世界观之中。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才使我们赢得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从而步入小康社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开始淡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无疑会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意义深远[1]。

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爱国主义包括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自觉维护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主权和独立等内容,只有公民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并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责任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社会信息也日益多元化,而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又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污染和蛊惑,进而做出违背社会公德和扰乱社会治安的不良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辨别真伪,并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责任。

三、基于河西走廊历史资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策略

1.利用互联网教学设备进行爱国教育。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河西走廊相关的历史文献较少,而河西走廊历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又是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以生动化、形象化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这一段历史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和熏陶。比如,在讲到初中历史教材中与河西走廊相关的“霍去病”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以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跟随卫青出城,随后经历了三次河西之战,将整个河西走廊全线打通,河西走廊从此并入中原版图,为西部地区的和平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其中便包含着霍去病心怀家国、胸怀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课前,教师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查找收集有关霍去病的图片、音频以及视频资料(以霍去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再结合收集资料的类型和教材教学的特点,将有关霍去病爱国主义情怀的资料剪辑整理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适时地将剪辑整理好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再重点展示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雕塑,从而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感染和熏陶[2]。

2.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历史科目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关于爱国主义的历史素材,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中要重点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但是通过调查和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对初中历史学科很难提起真正的学习兴趣,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初中历史教师在升学压力以及教学进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过于强调教学效率,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所以在涉及河西走廊这一部分内容的历史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指导学生探讨河西走廊所蕴含的民族内涵与爱国情怀,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讲到初中历史教材中与河西走廊相关的“丝绸之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在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历尽了千难万险。张骞虽为一名郎官,却志在为国分忧,勇于自荐率领随从西出长安前往西域。在途中面对匈奴人的威逼利诱,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先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小型的“丝绸之路”路线图,其中涉及到所经过的地区,比如,始发点长安、楼兰、大宛、玉门关等地标用小方块来代替,路途中的千沟万壑以及风尘沙漠用一些干草和石灰来营造。构建好情景之后,由学生分别扮演张骞和张骞所带领的随从,以及阻挠张骞出使西域的匈奴人,教师指导这些学生依据史料中记载的张骞与匈奴人斗智斗勇,为了家国大义始终不屈最终获取成功的情节进行表演。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角色表演与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更直接地体验到张骞出使西域时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以及面对危险,张骞始终心怀家国不放弃的深厚感情,从而使学生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得到熏陶和培养[3]。

3.开展河西走廊历史文化展活动,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幅员辽阔的国土,丰富多样的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数千年来,无论是外敌入侵还是历史上反动阶级的统治,都没有瓦解中华民族的斗志,更没有阻碍中华民族的发展,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河西走廊包含了我国古代大量的精神文明遗址,并承载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文明演替变化。因此,在学习关于河西走廊这一部分历史时,仅仅讲述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拓展更多的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比如,在学习与河西走廊相关的文学以及艺术作品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以“河西走廊文化展”的形式来设计本课,爱好绘画的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展示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其内容包括敦煌石窟的画面、飞天仙女的畫面、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等;爱好唱歌的学生可通过演唱相关的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爱好诗歌朗诵的学生可通过配乐诗朗诵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感慨。课堂教学这样设计,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准备自己的文化作品的时候通过上网检索等方式搜集与河西走廊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加深对这一段历史的认知;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欣赏这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展的时候,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关于河西走廊的历史风采,尽管那些奇幻风景和历史人物都已经远去,但是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则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萌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一种十分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中学生通过学习,从而认识、理解和感悟河西走廊这一段历史资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以一种新时代所特有的新形式去传承这部分历史所寄托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陈颖.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中旬),2017(09):6.

[2]姜兆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117.

[3]龙孙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数字故事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6(26):44-45.

编辑:孟刚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河西走廊历史教学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河西走廊戈壁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