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鼗鼓是藏传佛教体系中的称赞类法器,为具有浓厚高原色彩的民族乐器。藏传佛教的鼗鼓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达玛茹、羌提午和觉扎姆,三类鼓构造区别不大。本文从雍和宫馆藏鼗鼓入手,重点讨论达玛茹,结合雍和宫历史脉络,探讨这一支文物的独特文化。
关键词:鼗鼓;达玛茹;御用;民族融合
一、缘起
鼗鼓最早可追溯到古印度教的湿婆神。湿婆是舞蹈之神,在神舞中他右手持鼓在节奏中创造世界。印度河流域的鼗鼓最早用猴子头骨制作,尺寸较小。后制鼓时用木料车成沙漏状鼓,绑上羊皮鼓槌,鼓面以整块羊皮绷紧。
鼗鼓传入雪域高原以后,受苯教影响开始用人骨来制作。苯教认为自然蕴含着巨大能量,以人的身躯发愿能与神明建立更强的联系,这种思想延续到藏传佛教密宗。早期瑜伽师被称为持颅骨者(梵语kapalikas),颅器被认为是空行母的象征。
公元13世纪,贡嘎坚赞的著作《论音乐》将藏传佛教音乐体系分为声乐(俱生乐、兰吉瑞莫)、器乐(缘起乐、弦金瑞莫)两种。鼗鼓是膜鸣乐器,属器乐的一种,又叫达日、丹木鲁、占巴噜、嘎巴拉鼓,汉语叫法鼓、博浪鼓。川滇藏区称敏杂库(minzzaku),意为猴子碗。
二、构造与分类
鼗鼓分为腔体、鼓面、腰箍、鼓槌几部分。腔体象征法身,腰箍代表意,鼓槌象征相与空的结合。
达玛茹(damaru)多为手鼓大小,它是印度教瑜伽母三大器物之一,代表身、语、意中的语(另两件为天杖、嘎巴拉碗)。两个底部相接,中间穿通的环状腔粘合在一起,另一侧以整皮包裹。粘合处有一圈带状装饰,称为腰箍。箍为缎或金属质地,以镂雕、錾刻和镶嵌,装饰宝石、贝壳和贵金属。配鼓槌多为一对,个别两对。部分腰箍嵌有金属活环和丝幔,方便使用时手持。有的达玛茹配鞔皮函盒或布函盒,或用丝缦飘带包裹。
人头骨为原料的达玛茹,腔体内刻经文,外不可见。硬木为原料的达玛茹多选用紫檀木、红木、槟榔木制作,腔体的黏合采取插入形式。象牙为原料的由芯部加工而成,以玉石制作时主要选用青玉。密宗认为用被处决者的头骨制达玛茹法力最强,其次是高僧圆寂发愿献出的头骨和象牙、玉等珍贵材质。
达玛茹腔体以皮蒙鼓面,包括染色的羊皮、棕红色的牛皮,或是蛇皮。墨绿色、青色的羊皮是将整张羊皮先浸泡,再多层薄涂墨绿色或青色的漆而成。一些等级高的达玛茹,在鼓面上还绘有藏传佛教的神明图像和吉祥纹饰。
达玛茹鼓面形状有两种:圆形(近正圆)和头骨形。头骨形是一端宽一端窄的椭圆。鼓面区别由腔体的形状决定。头骨质地的达玛茹,天然是头骨型。其他质地达玛茹在定型时会选择其中一种形状。两侧腔体从鼓面边缘至腰箍位置,呈向内收的V形,摆放时要立起来竖放,不能遮盖两侧的鼓面。
羌提午(cangte vu)的形状细长高挑,腔体多木质,主要用于日常供奉。鼓面呈圆形(近正圓),部分羌提午没有活环和腰箍。上下两个鼓面各打16孔,用整条皮绳依次串起来固定在腔体上,象征汇聚密宗大圆满。羌提午也被称为湿婆教达玛茹。
觉扎姆(gcod dam)即断绝鼓,体积较大,通体木质,用于在断行修行诵念“觉耷”(gcodrta)。断行是在夜间召唤空行勇士和空行母加持,各路精怪来吞食修持者身体,以断灭执有、执无,使用时右手击觉扎姆,左手持金刚铃。鼓面上绘有莲师八变、八大寒林图案。
雍和宫现藏鼗鼓130件左右,涵盖了达玛茹、羌提午、觉扎姆三类,都有使用痕迹。达玛茹为120件左右,羌提午和觉扎姆都是个位数。这批达玛茹,从材质上可以分为玉质、骨质、木质、铜质,木质和骨质数量最多。清宫档案记载有腔体为珐琅的达玛茹,这一类在雍和宫馆藏中未见。
三、来源
雍和宫馆藏达玛茹来源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清宫御用赐下,一类是为日常佛事活动成造。
根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记载,清宫御用达玛茹都与铃杵配套。玉达玛茹搭配玉铃杵,象牙达玛茹、骨质达玛茹搭配铜铃银杵或铜铃杵。御用的达玛茹,分为藏地进献、造办处成造、苏州织造成造三种。 济隆、阿旺班珠尔等多位活佛都进献过达玛茹。藏地进献的达玛茹,以骨为主。造办处成造的达玛茹,以骨、象牙为主,参考香山昭庙、热河殊像寺、布达拉庙的达玛茹。部分骨质坯选择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后处决的土司的头骨,由驻京呼图克图拣选可配对使用的制作达玛茹,无配对但可用的制作嘎巴拉碗,薄坏的弃用。乾隆帝亲自过问了腰箍制作,造办处几次改工。苏州织造成造的达玛茹,以玉、象牙为主。
馆藏一(标本91号,图1),乾隆年造款玉达玛茹,鼓身青玉,整材雕成。鼓身阴刻“乾隆年造”四字,鼓腔两端蒙以绿色鼓面,饰银镀金镂花嵌松石腰箍,手鼓另坠黄色丝质绳柄一个。腰箍缀蒙古卫拉特式十色带穗飘带,坠松石佛头、三角结子。此鼓附圆形皮盒一个,盒盖内衬有白绫签,从右至左上有墨书汉、蒙古、满、藏四体铭文。汉文曰:“利益玉嘎巴拉鼓一件。”藏、满及蒙古文意与汉文相同。盒盖签从上到下墨书“法轮殿”三个汉字。
馆藏二(标本89号)象牙达玛茹,象牙鼓身雕双龙戏珠纹。正圆鼓面,绿色羊皮,黄色云头飘带。
馆藏三(标本84号)达玛茹,骨质,鼓面绿色羊皮。银质腰箍錾刻卷草纹,嵌珊瑚、松石、琥珀,银活环,丝线鼓槌一对,飘带缺失。
馆藏四(标本115号,图2)金漆彩绘“十相自在图”达玛茹,木质,头骨形鼓面,棕地金漆彩绘十相自在图”。红缎腰箍饰水晶蝴蝶,丝线鼓槌一对,蓝地如意云纹飘带。
馆藏五(标本33号)达玛茹,骨质,绿色羊皮鼓面。银质腰箍錾刻卷草纹、法轮,嵌珊瑚、松石,有破损,银活环,金色云头,金色五鼓飘带,丝质鼓槌一对,鼓面失黏,骨坯内刻藏语经咒。纸签“法物展览,法字第八号”“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北平喇嘛寺庙整理委员会调查登记:噶布啦鼓,库字第卅号”。
馆藏六(标本97号)达玛茹,木质,绿色羊皮鼓面,正圆形,金色藏文咒。黄缎腰箍,饰贝壳、银法轮、珊瑚珠。丝质鼓槌一对。配橄榄核手串、珊瑚珠、小铜镜。
雍和宫作为清代蒙藏佛教在内地的中心,承担着统筹其他寺庙用器的重要职责,为日常佛事活动成造的达玛茹根据法器使用的安排来统计需求,统一交由内务府广储司瓷库准备。
内务府广储司瓷库是清代宫廷的服务性机构之一。广储司前身是十三衙门的御用监,康熙十六年(1677)改置,负责宫中的财务、库藏和收纳等事,下设六库七作二房。瓷库是六库之一,位置在紫禁城武英殿南,调度、查验和采买宫中所需物品,以瓷器为主,还包括金、银、铜、锡器。
“乾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1766年10月31日),雍和宫时轮王佛道场自初七日起派喇嘛一名,堆画坛城七日需用……把鼓十面,系瓷库成造;拨浪鼓一个,系瓷库成造。”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九日(1781年3月13日),本日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须弥福寿之庙念经应用等物行数目清单:成造丹穆鲁鼓一百五十分,鼓上缎飘带一百五十分。”
四、应用
达玛茹在雍和宫历史上的应用分三类,一是法会诵经、修行,二是作为圣物、信物,三是展览、宣传教育。
诵经,是出于对神灵的敬仰,对佛教教义的崇信,体现个体修行的执著精神。法轮殿经台上的龛内摆放着一件木达玛茹,诵经和法会时会用到。雍和宫住持图布丹上师开示:法会中,佛讲的经和密宗仪轨都没有音乐,称赞文有音乐。雍和宫诵经乐即细乐,蒙语称阿雅达古(ayadagu—)。只有住持喇嘛和领经师能使用达玛茹,和着僧人诵经声,右手持鼓,以食指执活环,中指、无名指、小指持飘带,转动手腕,有节奏地击响。
“乾隆十五年十二月初四日,和硕庄亲王等谨奏,每月初一、十五,诵经所用什物把鼓十面连槌、架鼓一面连槌、经袱二个、手鼓十个、放乌卜藏铁炉一个。”
达玛茹被称为天鼓,藏传佛教认为有德上师才能使用骨质达玛茹。这种珍贵性在世系传承、活佛转世的宗教实践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乾隆五十六年五月初六日奉上谕,保泰奏称噶勒丹锡呼图萨玛第巴克什在藏患病圆寂,朕心恻然,由此处亦赏大哈达一条、金刚铃杵一份、手摇鼓一个,于萨玛第巴克什庙前永久供奉,着交雍和宫等诸大寺庙,一体为之诵经。”
“光绪九年正月二十四日,西宁办事大臣李慎为转奏章嘉呼图克图呼毕勒罕谢恩事折,奉上谕,兹据理藩院奏,于雍和宫讽经,将三孩童之名入金本巴瓶中,于认前世章嘉呼图克图所用之物,认取佛铃、杵、小鼓三件。”
民国时期,雍和宫对外开放,蒙藏院在此成立喇嘛寺庙管理委员会,下设导观所,举办了“雍和宫法物展览会”,本着文化教化的目的向社会“介绍雍和宫内珍藏的文物”。在永佑殿展出的就有两件达玛茹,展品说明是“嘎巴拉鼓,占巴噜,玉质诵护法经时乐器”和“鼓,占巴噜,人脑骨制诵护法经时乐器”。民国十年(1921年4月)出版了《雍和宫法物展览会佛像物品说明册》,这两件达玛茹收录在法器部分。
1981年雍和宫恢复开放以后,馆藏的骨质、玉质、象牙质达玛茹在《藏传佛教与雍和宫》(1984年)、《雍和宫改寺270周年历史回顾展》(2014年)、《慧海瑞相——雍和宫法物法器展》(2019年)多个展览中展出。
雍和宫馆藏达玛茹,既有玉、象牙、骨质的官造珍贵,也有红木、槟榔木的日常版本。藏族纹饰以抽象、象形风格为主,沉稳;蒙古族纹饰,很多取材于自然,欢快。以藏族鼗鼓为蓝本,腰箍分银、丝、缎多种,镶嵌水晶蝴蝶,珊瑚、松石、琥珀、珍珠、青金石等多种宝石,飘带绣五毒纹样、蒙古卫拉特式飘带……表现形式的异彩纷呈正是民族交流带来的融合美感。
自王府改为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直属清廷管辖,具体由理藩院负责,扎萨克达喇嘛掌事,其上设雍和宫总堪布,由驻京呼图克图担任。乾隆帝时期确立金瓶掣签制度,藏区以东大活佛转世均以雍和宫的金瓶决定。藏传佛教在草原地区信仰深厚,清帝为了避免蒙古诸部与藏区来往过密,更好施行集权统治,在雍和宫设立了完备的寺院体系为蒙古诸部培养僧才。民国期间,雍和宫仍有僧人驻寺。新中国成立后,雍和宫重新开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框架内发展三境佛教。
达玛茹丰富的形制与装饰、多样化的来源和历史应用,正源于雍和宫自清至今独特的发展脉络,也见证了雍和宫作为民族交流的、融合舞台的重要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英] 罗伯特比尔著, 向红茄译. 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4.5.
2.罗桑开珠. 藏族文化通论[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6.2.
3.格多. 试论藏族传统乐器之膜鸣乐器——鼓[J]. 西藏艺术研究, 2009(04):23-31.
4.林欢. 乾隆御用嘎巴拉鼓研究[J]. 藏学学刊, 2019(02).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6.项坤鹏. 清宫内务府广储司瓷库相关问题探讨——兼及清以前宫廷瓷库考述[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12):71-83.
7.雍和宫管理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8条[M].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
8.雍和宫管理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12条[M].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
9.田联韬. 走向雪域高原:青藏高原音樂考察研究[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5.
10.雍和宫管理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第五册第95条[M].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
11.雍和宫管理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第十四册第77条[M].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
12.雍和宫管理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第十九册第42条[M].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
13.蒙藏委员会驻平办事处. 雍和宫导观所刊物[M]. 北京,1935.
14.黄夏年.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M]. 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9.
15.雍和宫法物展览会.雍和宫法物展览会佛像物品说明册[M]. 北京,1921.
作者简介:
何紫君,单位:北京雍和宫管理处